“蛇”我其谁!

360影视 2025-01-13 21:15 2

摘要:在让人害怕或厌恶的动物评选中,蛇往往位于前列。究其原因,一来可能是因为部分蛇类有毒,人被蛇咬伤后会受伤甚至死亡,二来可能因为蛇类是冷血动物,且身体细长容易藏匿,多出现在隐秘之处,容易惊吓到人。

CFIC导读

在生肖文化中,蛇与龙密切相关,被称为“小龙”,代表着力量、智慧和祥瑞。蛇年即至,我们来看一看,蛇到底有何独特之处?

“无足而行,无鳍而游,不翼而飞”,这句谜语准确而精炼地概括了蛇类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式。

在让人害怕或厌恶的动物评选中,蛇往往位于前列。究其原因,一来可能是因为部分蛇类有毒,人被蛇咬伤后会受伤甚至死亡,二来可能因为蛇类是冷血动物,且身体细长容易藏匿,多出现在隐秘之处,容易惊吓到人。

在我国的成语或谚语中,与蛇有关的词往往也没有好的寓意,例如杯弓蛇影、龙蛇混杂、蛇蝎心肠、蛇头鼠眼、牛鬼蛇神、封豕长蛇、画蛇添足、人心不足蛇吞象,等等。

不过,在生肖文化中,蛇与龙密切相关,被称为“小龙”,代表着力量、智慧和祥瑞。

这是《乙巳年》特种邮票图稿,左图名为“蛇呈丰稔”,右图名为“福纳百祥”。新华社发(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蛇年即至,我们来看一看,蛇到底有何独特之处?

1 世界蛇类有多少?

在生物分类学上,蛇指的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的动物。目前认为,最早的蛇类可以追溯到1.4亿-1.67亿年前,在英国、葡萄牙和美国都发现了其化石标本。恐龙灭绝后(约6500万年前),蛇的种类可能迎来了一个大爆发。

根据爬行动物数据库(The Reptile Database)的数据,地球上的现生蛇类有4145种(截至2024年8月)。学界对一些新种的划分尚未达成一致,不同数据库收录的种类数并不太一致,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亚种也逐渐提升为种,蛇的种类整体呈增加趋势。

蛇类几乎遍布除南极洲以外的各个地区,从高山到峡谷,从荒漠到雨林,从内陆到海洋,从乡村到城市,都有其身影。我国是蛇类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在王江等(2023)发表的《中国蛇类形态、生活史和生态学特征数据集》一文中,收录了312种,目前这一数字也呈增加趋势。

热带雨林 亨利·卢梭(Henri Rousseau, 1844-1910) 绘。

专业的生物分类体系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可能过于复杂,对大多数人来说,可以根据是否有毒,将其分为毒蛇和无毒蛇两大类。其中,毒蛇大约有600种,来自眼镜蛇科、蝰科、穴蝰科以及部分游蛇科的种类,其代表有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竹叶青蛇、蝮蛇、响尾蛇等。其余3500余种都属于无毒蛇,例如体型巨大的各类蟒蛇和体型纤小的各种盲蛇。

2 奇特的蛇

世界上最小的蛇类是卡拉细盲蛇(Leptotyphlops carlae),平均体长仅有10厘米左右,目前已知最长的个体也仅为10.4厘米。此外,我国境内也有分布的钩盲蛇也属于最小的蛇类之一,体长5-10.2厘米,但也有15厘米长的记录,因此在最小的蛇类评比中只能屈居第二。这两种盲蛇外形和蚯蚓类似,几乎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

最长或最大的蛇目前尚存争议。分布在亚洲的缅甸蟒(Python bivittatus)、网纹蟒(Malayopython reticulatus)、印度蟒(Python molurus),南美洲的森蚺(Eunectes murinus)、北方绿森蚺(Eunectes akayima),非洲的非洲岩蟒(Python sebae),澳洲的澳洲灌木蟒(Simalia kinghorni)都可以参与竞争这一荣誉。这几种蛇类体长都有6米左右的可靠记录,部分种类还有7米,甚至10米左右的记录(绿森蚺,9.8米;网纹蟒,10.05米),但可信度存疑。

单以长度而言,眼镜王蛇或许也可一战,其有5.85米长的记录。但如果以体重来衡量的话,也只有森蚺和网纹蟒可以PK了,这两种巨蛇都有100公斤以上的可靠记录,其他几种基本上就退出了角逐。

在日本东京的蛇咖啡馆内,顾客拍摄餐桌上的蛇(2015年8月14日摄)。这家咖啡馆内展示有20个品种35条无毒蛇,顾客可以花上1000日元(约合人民币46元)挑选一条蛇摆放在餐桌上,还可加钱近距离触摸它们。新华社/路透

爬行动物中,大多数类群都是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例如龟鳖类、鳄鱼,但蛇类所在的有鳞目,则有卵生和胎生(含卵胎生)两种繁殖方式。

蛇类的卵生和胎生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明确。相对来说,卵生的种类更多,且卵生属于原始性状。卵生的雌蛇产下未孵化或半孵化的卵,让卵在体外继续孵化,幼蛇发育完全后会破壳而出。卵生的蛇类中,部分种类产卵后并不会照看卵,而是利用植物腐烂产生的热量将卵孵化,而有些种类则有类似于鸟类的孵卵行为,例如蟒蛇、眼镜王蛇等,靠蠕动身体产热为卵提供热量。

胎生的种类大约占20%,主要是水生的蚺、海蛇、美洲的水游蛇,以及响尾蛇和绝大多数蝰蛇等,小蛇出生时全身包裹在一层透明的卵膜中,卵膜很快破裂,小蛇就可以直接接触外面的世界。

3 人类为何怕蛇?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40万人被蛇咬伤(含毒蛇和无毒蛇),其中中毒病例180万到270万例,每年约有81410至137880人因蛇咬伤而死亡,还有约三倍的人因为蛇咬而截肢或留下其他永久性残疾。在历史上,最有名的被蛇咬伤中毒而死的人当属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有种说法认为她是被屋大维俘虏后,利用毒蛇自杀。

蛇通常不会捕食或主动攻击人类,除非受到惊吓或受伤。除了大型蟒蛇外,无毒蛇对人类没有威胁,若不幸被咬伤,则可能造成感染和组织损伤,危害比毒蛇小得多。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人类对蛇的恐惧到底是后天的经验积累还是先天的本能呢?在以婴儿、成年人以及猴子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的图像测试实验中,实验对象基本上都能更快地发现有蛇的图像,并引发更强烈的大脑反应。对此,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怕蛇可能是演化出的自我防御机制之一。从古猿到现在的人类,我们演化的不同时期几乎都会与蛇有交集,我们学会通过趋利避害获得生存优势从而更好地繁衍后代。因此,在一代又一代的演化中人类将对蛇的敏感性写入了基因。

捕蛇者 英国画家查尔斯·多伊利(Charles D'Oyly, 1781-1845)绘。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害怕蛇。在印度、中东以及埃及等地,有各种耍蛇的民间表演,耍蛇人基于对蛇类习性的了解,做出很多大胆的逗蛇动作。此外,还有些蛇类成为人类的宠物,深得爬宠爱好者的喜欢。常见的宠物蛇以黄金蟒(白化缅甸蟒)、球蟒、玉米蛇为主,人工繁育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4 毒蛇的一体两面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开篇:“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白话文简单翻译一下为:“永州之地产一种奇特的蛇:它有着黑色的质地和白色的花纹,奇毒无比,如果碰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人被该蛇咬了,几乎只能等死。然而,捉到后晾干把它做成药饵,却可以治愈麻风、手足屈曲不能伸展、脖肿、恶疮,去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等。”从柳宗元的文章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毒蛇对人类不利和有利的两面。

根据后人考证,《捕蛇者说》中提到的“异蛇”应该是剧毒的尖吻蝮,即五步蛇。毒蛇之名来自其分泌的蛇毒——由不同的蛋白毒素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主要作用是制服猎物。

蛇毒的种类可以分为神经毒素(如眼镜蛇科的大多数种类)、血液毒素(如蝰科的绝大多数种类和眼镜蛇科的部分种类)、肌肉毒素(主要为海蛇)、细胞毒素(大型蝰蛇以及喷毒眼镜蛇等)以及其他毒素。正常情况下,毒蛇不会将蛇毒作为防御手段。

治疗毒蛇咬伤,注射抗蛇毒血清是最有效的方式,但在世界上蛇咬伤多发的不发达地区,抗蛇毒血清并不容易获取,亟须开发一些替代疗法。

柳宗元所描述的毒蛇的功效,真实性尚存不确定性。不过,蛇毒中的几种化合物确实已经被应用在临床上,比如从矛头蝮、西伯利亚蝮、尖吻蝮等蛇类中提取的蛇毒血凝酶用于手术中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此外,蛇毒还作为治疗或预防疼痛、癌症、关节炎、中风、心脏病、血友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潜在药物被研究。此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中,以一些毒蛇或无毒蛇的身体部位入药的药材或制剂也有数种,最常见的是使用蛇胆汁的蛇胆川贝软胶囊或者是胶囊、液、片、散等,其他的则有各类蛇的蛇蜕等。

5 文化中的蛇形象

长久的相处,让蛇这种古老而神秘的生物,在不同地区的神话和传说中有着不一样的角色和象征意义。这体现了世界各地的人类对自然与神秘力量的敬畏和理解。

在我国,神话中的伏羲和女娲都有着人首蛇身的形象,民间故事《白蛇传》也广为人知,北京“四大仙儿”中的青大仙儿便是指蛇。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可能都会有“蛇有灵气”的民间故事。在生肖文化中,蛇与龙密切相关,在一些地区被称为“小龙”,代表着力量、智慧和祥瑞。

唐伏羲女娲像页绢本 出土自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在西方世界,蛇在古希腊神话、北欧神话等神话故事,以及宗教故事中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有时代表邪恶,例如古希腊神话中的九头蛇、美杜莎,北欧神话中的耶梦加得,伊甸园中诱惑夏娃吃下苹果的蛇;有时代表正义,例如医神的蛇杖(如今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标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摩西制作的铜蛇等。

在印度、埃及和中美洲的文明中,蛇也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印度教各大主神如毗湿奴、湿婆等的画像中都有蛇被驯服的形象,以此彰显主神的强大神力。

在古埃及,眼镜蛇被视为王权和神圣权威的象征,印加文明中的羽蛇神被认为主宰着星辰,发明了书籍和立法,并给人类带来了玉米,同时也是祭祀的守护神。

印加文明中的羽蛇神(右)。

6 我们该如何与蛇相处?

如今,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中,平台方往往以引起公众恐慌或不适为由,对含有蛇类图片或视频的内容不予推荐或者直接屏蔽,这一做法严重影响了蛇类的科普。而另一方面,一些蛇类误入人类活动区被捕杀的情况也屡被报道,一些错误的理念因此得到广泛传播。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300多种蛇类中,有4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5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还有257种入选了《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即三有名录)。如果见蛇就打,很有可能涉嫌严重违法。

大泽诛蛇 清代画家任薰(1835—1893)绘。

从生物学和生态学的角度来说,谈蛇色变,见蛇就打都大可不必。

相比于蛇类可能带给人类的伤害,人类对蛇的危害更大。有很多蛇类因为人类的口腹之欲而被捕杀,有些蛇类的栖息地也因为人类活动的干预而逐渐减少。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捕食者,蛇类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控制鼠害方面,蛇就是一把好手,相当于间接保护了人类的粮食安全。

作为一个从事过多年野外动物学研究的人士,笔者在这里建议大家,见到蛇时,尽量退后绕开,这对人和蛇来说都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可以不喜欢蛇,但请不要伤害蛇。

参考文献:

1.Kawai N. The fear of snakes: Evolutionary and psychobi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our innate fear[M]. Springer Nature, 2019.

2.Uetz, P., Freed, P, Aguilar, R., Reyes, F., Kudera, J. & Hošek, J. (eds.) (2024) The Reptile Database, http://www.reptile-database.org, accessed [2024-12-20]

3.陈婉蓉, 郑芳, 魏恩焕. 蛇毒血凝酶联合维生素K1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4,17(35):36-38+41.

4.刘炳林,刘海燕,李新涛.蛇毒血凝酶单独与联合生长抑素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蛇志,2024,36(02):132-135.

5.刘凌云, 郑光美. 普通动物学(第4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刘露露, 黄圣东, 许继华. 白眉蛇毒血凝酶辅助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4,22(16):150-153.

7.马克·奥谢 著,蒋珂 等译. 蛇类博物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

8.苏翔, 钟云川, 颜韬, 等. 钛夹止血联合尖吻蝮蛇血凝酶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J]. 西部医学,2024,36(07):1068-1072.

9.王江, 赵一凡, 屈彦福,等.中国蛇类形态、生活史和生态学特征数据集[J].生物多样性,2023,31(07):152-158.

10.薛晓源, 胡运彪. 生肖日历2025:金蛇献瑞[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24.

本文来源:瞭望智库

作者: 胡运彪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态学博士

《风险预警·金融版》简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安全事关国家、区域企业发展大局,需要对金融风险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科学应对,防范于未然。

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出品的《风险预警·金融版》在政府权威部门指导下,依托先进的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和专业的分析师团队,对金融业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风险舆情进行总结梳理和分析研判,为金融监管部门、要素市场、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行业协会、各类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提供权威、专业、实用、及时、有效的金融风险舆情监测、研判、预警与应对建议。

1.8万/年,每周一期,每周五发布。

最新报告:

【2025年1月第2期】总第159期:近百人落马!2024年金融反腐大盘点

【2025年1月第1期】总第158期:新规引领,消费金融走向何方?

【2024年12月第4期】总第157期:IPO“新常态”,企业、券商机遇何在?

来源:陆家嘴金融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