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国人爱喝热水都传到国外去了”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网友讨论:为什么中国人大多习惯喝热水,而很少见外国人喝呢?
在中式语境里,“多喝热水”不仅是一句关心,还是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
近日,“中国人爱喝热水都传到国外去了”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网友讨论:为什么中国人大多习惯喝热水,而很少见外国人喝呢?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多喝热水到底是指多少度的水。
受访专家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 温长路
为什么很少看到外国人喝热水?
感冒、痛经、嗓子不舒服……面对这些症状,最简便易行的治愈方法可能就是“多喝热水”了。国人喝热水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远古时代:万年前,陶器底部有烟熏火燎的痕迹,陶器内部可以看到残留的水垢,表明该时期的陶器已用于烧水,以及人们已经喝上热水的事实。
公元前5世纪:《黄帝内经》中有了关于“病至而治之汤液”的记载,此时人们对热水的认知,已从日常饮用过渡到医疗保健。
宋元时期:社会上出现了茶坊、茶馆等服务机构,甚至还出现了用于保存热水的暖水壶,也称“暖水釜”,用于小贩走街串巷卖茶。在北方的一些地区,还有将白开水称作“茶”的说法。
民国时期:西方的细菌学说传入国内,相较于直接喝生水,当时的政府倡导民众喝热水,以减少肠胃疾病发生。
20世纪30年代:1932年,全国大范围暴发霍乱疫情,饮用水是传播的主要途径。当时我国的经济能力无法建造西方的直饮水系统,因此政府号召民众将水烧开后饮用,是一种经济且易于操作的防疫措施。
20世纪50年代:喝热水的倡议甚至深入到幼儿园,老师们要保证每天喂孩子3次热水,以帮助孩子们从小养成喝热水的习惯。
外国人之所以很少喝热水,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历史文化:在西方文化中,对冷饮接受度更高,并且以咖啡、葡萄酒为代表的传统饮品一般不需要加热,咖啡多以冷萃后稍凉饮用为主;葡萄酒则适宜低温下饮用。
医学观念:西方医学在饮水方面没有特别强调热水,而我国由于受到中医理念的影响,更重视喝热水。
喝热水比喝冷水更养生
《孟子》中曾记载“冬日则饮汤”,这里的“汤”指的就是热水。我国传统医学提倡多喝热水,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
这里的“热水”并非指烧沸的开水,而是沸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形成的温水。经常喝,主要有以下好处:
1.帮助消化
经常饮用凉水或冷饮,容易导致脾胃虚寒、湿气过重,出现怕冷、手足不温、脘腹冰凉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形成虚寒体质。
饮用热水可以平衡水的寒凉之性,还能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新陈代谢等。
2.驱散寒气
体质虚寒、脾胃虚寒、肾虚和生理功能不健全的人群,如儿童、老人等,都适合常饮热水。
比如,风寒感冒的患者可以通过多喝热水或热姜汤,来加速血液循环、抗击病毒,还能补充水分,帮助退热、驱散风寒。
3.促进血液循环
痛经的女性在经期多喝热水、热汤等,可起到活血化瘀、缓解疼痛的作用。
此外,根据多项研究,经常喝热水还有助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睡眠,减少负面情绪。
不同场景下,水温要求有差别
提倡多喝热水并不代表水越热越好,过热的饮食或水会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引发慢性损伤和炎症。
普通健康体质:推荐饮用35℃~45℃的水,与人体内环境温度相接近的水,会让胃肠道更舒适。
怕冷人群:可以选择饮用温度稍高的水,但最好不高于50℃。
热性体质:经常口干咽燥、眼睛干红、小便发热、小便黄、大便干结等症状的热性体质人群,或患有热性疾病,如中暑、肠热便秘等的人群,适合饮用25℃左右的常温水,以免加重症状。
此外,吃药、喝茶等需要饮水的场景,对水温有具体要求:
1.服药:水温不超过40℃
部分药品遇热后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影响药效。服药时,应以温开水(口感稍暖)或凉开水(25℃左右)为宜,尽量避免喝温度过高的水。
服用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酶制剂、维生素类和止咳糖浆类药物时,更不宜配合温度过高的水。
2.煎药:分两次,首次不超过60℃
首次煎时,将配伍好的中药放进砂锅内,加水(不同药物对水温要求有区别,一般不超过50℃~60℃)先浸泡20到30分钟,再添水加热至煮沸。
药材煮开前,用强火;煮开后用弱火,以微火维持20到60分钟,滤出药液。然后进行二次煎煮,加水于锅中煎煮20到40分钟,滤取药液。
3.泡茶:嫩茶80℃左右
绿茶、黄茶等较为鲜嫩的茶,建议用80℃左右的水,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否则茶芽会被闷熟,泡出的茶汤黄浊,滋味较苦,维生素也被大量破坏,即“熟汤失味”。
泡饮各种花茶、红茶、乌龙茶和黑茶时,要用100℃沸水冲泡。如果水温太低,渗透性不够,茶中有效成分浸出较少,茶味难以挥发,显得淡薄。
来源:掌上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