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体育工作会议 | 典型经验交流②:厦门湖里区多措并举促发展,体教融合健体魄

360影视 2025-01-14 11:47 2

摘要:1月11日,2025年全省体育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大会回顾总结了2024年福建体育工作取得的成效,全面部署了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会上,厦门市体育局、湖里区、晋安区、连城县、秀屿区代表依次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本期让我们一起了解厦门市湖里区的典型经验。

全省体育工作会议

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2025年

1月11日,2025年全省体育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大会回顾总结了2024年福建体育工作取得的成效,全面部署了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会上,厦门市体育局、湖里区、晋安区、连城县、秀屿区代表依次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本期让我们一起了解厦门市湖里区的典型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湖里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在省、市体育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按照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总体部署,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不断优化体制机制、探索实践方法路径,努力提升体教融合发展工作质量效益。

通过多年的努力实践,湖里区少年儿童的竞技体育水平跻身全省先进行列。近年来,湖里区向省、市训练单位和高校运动队输送了大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从湖里走出了1名世界冠军、1名世界季军,荣获国家级前三名奖项300多人次,省级前三名奖项900多人次,市级前三名奖项2000多人次;录取到全国985大学、211大学等高校就读的优秀运动员达40多人。在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上,湖里以961.5的总分(69枚金牌、46.5枚银牌、49.5枚铜牌)取得全省83个县(市、区)排名第四的好成绩。

注重机制创新形成合力

不断强化体教融合组织领导

体教融合是“双减”背景下,推进青少年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推进体教融合工作走深走实,湖里区在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方面积极探索实践。

一是优化部门领导体制。区文旅局与区教育局深度合作,共同推进体育课程设置、体育师资力量建设、体育赛事组织等工作,共同履行青少年校内外体育运动教育指导职能,形成了校内体育锻炼和校外体育活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是突出抓好区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建设。配齐配强少体校队伍,28名在册在编人员配齐满编,在全区中小学中,建设有区级业余训练合作基地校45所,市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校13所,市队区办训练基地校1所。

三是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体教融合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学校体教融合的中坚力量作用,积极推动棒垒球、射箭、击剑等体育项目进课堂,增强学校体育课堂的趣味性、特色性;加强社会面宣传引导,积极发挥社会、家庭对体教融合工作的重要作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才的良好风尚。

突出资源共享持续发展

不断强化体教融合经费场地保障

场地资源问题是体育锻炼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为确保体教融合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湖里区努力在发掘各方资源,加强场地建设和资源保障上下功夫、求实效。

一是突出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重点。湖里区高度重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校的建设发展,每年给予财政专款和体彩公益金等经费支持。2020年以来,湖里区给予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校的运动项目经费补助近500万元。湖里区积极实施“体育设施升级计划”,确保全区中小学校都能满足基本体育教学和训练需求。近三年,湖里区财政经费投入各校体育设施改造的经费约1600万元。

二是共享“社区-学校”体育资源。湖里区积极推动“社区-学校”体育资源共享,依托“厦门i健身”线上平台推出湖里区体育类公益课,可线上便捷预约报课。仅仅2024年,就在辖区22个社区志愿服务驿站共开展轮滑、无人机足球等课程15个,约500课时,近万人次参与。利用社区体育中心、公共健身设施等资源,为全区青少年提供多元化的运动空间,确保体教融合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家庭。2022年至2024年,湖里区共投入5302.02万元,利用全区公园绿地、街边空地、闲置用地、桥下空间、小区广场等场所,建设了多门类的大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2021年的1.29平方米提高到2024年底的3.58平方米,有力保障了青少年的校外运动空间。同时,积极推动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2018年以来,共投入经费约1504万元,提升改造符合条件的25所学校向市民开放,持续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共享。

三是积极引入社会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开展搭建多元化的体育教育平台,引入专业协会、体育俱乐部等优质资源,丰富体育课程种类,如冰雪运动、旱地冰球、棒垒球、手球、击剑等特色项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体育项目选择,增强身体素质,提升体育技能。同时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体教融合的激励机制与规范标准,促进体育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推动体教融合向纵深发展,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青少年体育教育的良好局面。

着眼优势互补多方合作

不断提高体教融合质量效益

湖里区注重充分发挥区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在体教融合发展中的牵头示范作用,把它作为全区开展体教融合工作的重要支撑,鼓励它发挥自身优势,多方开展合作,探索实践提升体教融合质量效益的方法路子。

一是与“名校”合作办学。充分利用区属名校知名度高、资源优势广、设施条件好、影响力强、优秀生源多等特点,在区属名校建立业余训练合作基地,少体校与合作校互派专业教练团队或师资团队,实现师资力量和管理力量的优势互补。

二是与“名俱”合作办学。充分利用辖区一些专业体育俱乐部专业退役运动员聚集、号召力强的特点,聘请一些俱乐部教练到区少体校担任驻点教练,指导我区短板运动项目的训练,较好地弥补了我区足球、篮球、网球、游泳等部分体育项目专业教练不足的短板,提升了训练成绩。

三是与“名企”合作办学。我们在开展体育竞赛的过程中注重对优秀运动队的宣传,以此来吸引辖区重点企业和社会的关注,并通过各种渠道让体育赛事的承办方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企业为体育训练和赛事提供经费和物资赞助,体育活动为该企业提供冠名和宣传广告,随着各种体育赛事的持续深入开展,宣传广告效应越来越好,这种校企合作也越来越受欢迎。

四是与“名幼”合作办学。在九所区属幼儿园设立业余训练合作基地校,分别开展乒乓球、足球、击剑、网球等启蒙训练。通过这些项目的训练,培养小朋友快速灵活、勇敢顽强、团队合作等优良品质,在小朋友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热爱体育运动的种子,也播下了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协调发展的种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青年强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体育精神。”在新的征程上,湖里区将牢记殷殷嘱托,勇担责任使命,在省、市体育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吸纳本次大会其他市、区(县)的好经验、好做法,继续探索实践“以体育人、健康成长、多元融合、全面发展”体教融合的新路径,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下一期,我们将为大家带来

晋安区的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敬请期待!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