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考场开“盲盒” 浙江高校老师把期末考试化成育人场景

360影视 2025-01-14 14:03 2

摘要:上周五,在《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期末考试中,身兼授课与监考老师的封毅,在黑板上写下:2025年1月10日,不止是期末考试日,还是第5个中国人民警察节。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邱伊娜

最近,大学生们的课表、日历标注都相当清晰,正值期末,考试日须要牢记。

上周五,在《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期末考试中,身兼授课与监考老师的封毅,在黑板上写下:2025年1月10日,不止是期末考试日,还是第5个中国人民警察节。

随后,他与学生约定,每位交卷的同学,都在黑板上写下“110,护万家”,用集体创作、渐渐铺展的方式,赋予这场考试仪式感。

浙江工商大学《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期末考试当天,也是中国人民警察节

封毅告诉记者:“此前通过小范围调查,发现同学们对警察节了解甚少。于是,我想借期末考试这个契机,宣传警察节,并向人民警察致敬。这样就把期末考试,化成了育人场景。”这样的做法,封毅已经坚持践行了五年。

在学生眼中,封毅是亦师亦友、创意非凡的“封哥”。走进他的课堂,或考场,总有意料之外的“盲盒”等待着大家。

研究大数据的文艺范老师

让考场成为“育人盲盒”

封毅任职于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工程与电子商务学院(跨境电商学院)。他是计算机博士,教学与研究聚焦于大数据领域。他主讲的《大数据与知识工程》入选国家一流课程,还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斩获佳绩。

理工科背景的封毅,人文艺术素养十足,被学生们称为“心灵导师”、“最文艺范的理工科老师”。他不仅教专业知识,还把美育、思政等融入课堂内外,荣获全国高校美育优秀案例、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开头提到的期末考试,就是他的育人场景之一。

柳宇轩大一时修读过封老师的大数据课,2023年6月18日,期末考试开考,封毅在黑板上写道:“今天是大数据考试日,也是父亲节。大学期间的第一个父亲节,记得给父亲电话。”

提醒式:父亲节当天的考试

“尽管那天一早,我就给父亲打过电话,但考场的这句提醒,仍让我印象深刻。” 柳宇轩说。

2022年的大数据课考试则安排在6月13日,正好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人叶芝诞辰,封毅在考场写下叶芝的教育名言,并在考后演唱叶芝作词的《当你老了》,送给学生们。

2023年2月17日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期末考试则是答题式,封毅选了当天出生/逝世的两位名人,把他们的两句名言写在黑板上,当晚在课程群组织抢答:名言的作者是谁。

答题式:考场设悬念+考后抢答

第一句是“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来自两百多年前2月17日去世的德国诗人海涅;第二句是则来自2月17日出生的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

“这两句名言,既贴合考试场景,也是对学生的人生寄语。”封毅说。

每一天都值得纪念

时时处处皆可育人

2024年1月9日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期末考试,正值民族英雄文天祥就义纪念日。

封毅在黑板上写下一句“凛冬应思谁无死,尤记丹心照汗青”,并让交卷的同学在黑板上,写“谁无死”或“照汗青”。一场考试结束,整面黑板如一卷掷地有声的宣言。

宣言式:交卷后写下“谁无死/照汗青”

学生谢奥雅在课程感言中写道:“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我先写下‘谁无死’,又郑重地写下了‘照汗青’。照亮史册是不容易的,但可以用我们的青春,去书写个人的未来,祖国的未来。”

在封毅看来,监考只是育人场景之一,时时、处处皆可育人。基于这一理念,他与学生共同创建了“365天育人日历”,主题语就是——每一天都值得纪念,每一天都不能辜负。

他和学生们一起做了多款“365天育人日历·不止系列”海报,“我希望以这样的形式,让学生知道更多可以纪念的人和事”。

师生共创的“365天育人日历·不止系列”

上个月,封毅受邀前往清华大学,参加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高校美育教学工作交流与研讨活动”,交流活动在全国选择了13门美育通识课作为示范观摩。

封毅示范的课程,不是他主持的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大数据与知识工程》,而是他的美育通识课——《自然审美与摄影》。现场,他讲解了节段《鸟类之美,有多少种打开方式》,并延展到数字化与AI工具、人文底蕴和生态考量,展现了德智美的浪漫相融。

封毅受邀在清华大学开展美育教学示范

“把真善美种进每一位学生心里”,这是封毅始终坚守的教育理念与情怀。他告诉记者,作为老师,仅传授知识不够,更要在五育融合中传递真善美与家国情怀,在言传身教中传播时代正能量,书写教育家精神。

考试结束后,封毅和学生一起比出“110”

今年的考试结束后,柳宇轩和另一个同学拉着封毅合影,在满屏的“110,护万家”下比出了“110”的手势,从一句话到一整面黑板,育人力量如此般延展。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