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可自幼热爱音乐,早年求学于河南大学化学系。但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他迅速投身于革命与艺术的实践。1935年,他积极参与“一二·九”运动,展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七七事变”后,马可挺身而出,组织河南大学怒吼歌咏队,以激昂的歌声宣传抗日,随后加入河南抗敌后援会演剧
马可:中国音乐发展的卓越推动者
马可(1918年 - 1976年7月27日),出生于江苏徐州,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杰出的戏曲音乐理论家与作曲家。
马可自幼热爱音乐,早年求学于河南大学化学系。但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他迅速投身于革命与艺术的实践。1935年,他积极参与“一二·九”运动,展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七七事变”后,马可挺身而出,组织河南大学怒吼歌咏队,以激昂的歌声宣传抗日,随后加入河南抗敌后援会演剧三队,后改编为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抗敌演剧队第十队,并担任指挥。
1939年,马可奔赴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在此期间,他得到冼星海、吕骥等音乐大家的指导,专业能力快速提升。同年,他发起组织“中国民歌研究会”,从1940年起深入陕北民间,搜集民间音乐及地方戏曲音乐,为后续创作积累了丰富素材。1944年末,他参与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该作品对中国新歌剧发展影响深远。1947年,马可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时期,马可创作了大量经典作品。《游击战歌》《守黄河》《吕梁山大合唱》《七月里在边区》等,充满战斗激情,激发人们的抗日斗志;《南泥湾》《夫妻识字》等作品深受大众喜爱,《南泥湾》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展现出边区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传唱至今。他还记录了李有源的民歌《东方红》,促进了这首民歌的广泛传播。
抗战胜利后,马可先后前往张家口华北联大和东北解放区,继续为当地音乐事业出力。新中国成立后,他在音乐教育与管理领域肩负重任,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主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音乐研究室主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歌剧院院长、《人民音乐》杂志主编等职务。
马可一生创作二百多首(部)涵盖多种体裁的音乐作品。歌曲方面,《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展现不同群体的精神风貌;秧歌剧《周子山》(与张鲁、刘炽合作)、《夫妻识字》,歌剧《白毛女》(与瞿维、张鲁、向隅等合作)、《小二黑结婚》等,在艺术表现与思想内涵上达到较高水准;管弦乐《陕北组曲》《哀乐》独具特色,《哀乐》成为国内正式的殡仪用曲。此外,他著有《冼星海传》《中国民间音乐讲话》《时代歌声漫议》等多部音乐理论书籍,以及二百余篇涉及新歌剧发展、戏曲音乐改革、革命音乐传统和群众音乐生活等方面的论文,为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支撑。
在戏曲音乐领域,马可同样贡献卓越。为推动评剧改革,他与新凤霞合作创作评剧《志愿军未婚妻》的唱腔与音乐。1959年,他创办《戏曲音乐》月刊,并主持戏曲音乐研究班的工作,推动我国戏曲音乐的记录整理、推陈出新以及理论研究。1953年6月,马可在《新观察》(第12期)发表文章《二人转》,对东北区代表团在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大会上演出的二人转给予高度评价,肯定其对《西厢》中人物性格的细腻刻画。
1976年7月27日,马可逝世。但他留下的丰富音乐遗产,持续推动着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音乐人前行。1978年,他的部分歌曲被编入《马可歌曲选》出版,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他的音乐魅力。
来源:京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