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做过的企业中,也有很多企业按S&OP流程走过:每月开会,各业务负责人都参与,财务IT人力负责人都要求参与,一大屋子关键人物,结果没多少关键决策,浪费大家时间。最后S&OP会议就逐渐荒废了:总监派秘书参加,老总有其他事,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根本不是企业不重视。
最近参加了一次关于S&OP的辩论,针对S&OP,不同背景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也看到了针对S&OP的不同的观点。其中有一篇文章有一段,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我做过的企业中,也有很多企业按S&OP流程走过:每月开会,各业务负责人都参与,财务IT人力负责人都要求参与,一大屋子关键人物,结果没多少关键决策,浪费大家时间。
最后S&OP会议就逐渐荒废了:总监派秘书参加,老总有其他事,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根本不是企业不重视。
S&OP项目的启动要针对企业痛点
企业要启动一个项目,常见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针对企业痛点,为了解决痛点而启动项目;另外一种是行业标杆企业做了,效仿标杆企业做类似的项目。
而S&OP作为供应链领域的一种最佳实践,特别是在SCOR中推荐的最佳实践,会有企业主动实践S&OP。
SCOR(第9版)中,S&OP还是属于最佳实践。(下图摘自 SCOR version 9)。
但是我个人还是比较建议企业从自身痛点出发,决定是否实施S&OP。只需要了解一下企业是否有以下情况:
(1)企业是否有较高的库存,如果库存较高,探究一下库存过高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过去需求预测过高,但实际需求远低于预测需求导致的库存高,那么建议企业可以考虑调研S&OP流程;
(2)企业销售负责人,是否经常向管理层抱怨:客户订单量大,但生产、供应部门无法及时交付,管理团队要不断平衡销售与供应部门的矛盾,这种情况,企业也可以考虑调研S&OP流程。
S&OP主要是解决企业需求与供应总量不平衡的矛盾:第一种情况是供过于求导致的产品库存高,抬高了企业成本;第二种情况是供不应求,无法最大化实现商业价值。
如果企业存在需求供应总量不平衡的矛盾,可以将S&OP作为备选方案关注。如果不存在总量不平衡的矛盾,似乎也没有必要实施S&OP。
所以针对文章开头的那种情况:(一)如果企业不存在需求与供应总量不平衡的问题,那么没有必要实施S&OP,这种就是为了S&OP而S&OP。未来必定流于形式,我认为这种情况帮助企业实施S&OP的团队,只是为了赚钱,而不考虑用户需求。
(二)如果企业存在需求与供应总量不平衡的问题,要评估包括S&OP在内的多种方案,最终找到最适合企业的方案,可以是实施S&OP,也可以是实施某种计划软件,要根据客户的实际调研结果做出最佳选择。存在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最终却流于形式,个人认为那个实施团队的能力是值得商榷的。
针对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从S&OP方法论中找到借鉴经验
虽然我总推荐S&OP的知识,但我从来没有推荐过具体的S&OP项目。
因为S&OP是上个世纪80年代就诞生的解决供需不平衡矛盾的方案,S&OP方案中包含解决供需不平衡矛盾的共性的原则,随着技术、流程的发展,S&OP不一定一直都对企业有用,但早期S&OP的一些共性原则可以应用到其他的方案中,以便更高效的解决当下企业的痛点。
我总结了S&OP的几个共性原则:
(1)信息透明:没有S&OP前,销售部门只关注需求预测,生产部门只关注生产计划。而S&OP将需求预测和生产计划(当然还有其他财务、产品开发信息)都放在一张计划表格中。生产计划信息对销售部门透明,需求信息对生产部门透明。而信息透明这个原则,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方便的实现,因此,针对信息透明,既可以选择实施S&OP流程,也可以选择一种管理软件。
(2)将矛盾摆在桌面上:以前部门之间分立,供需之间不平衡的矛盾被隐藏起来,只有供需不平衡的事实发生才暴露出来。而S&OP将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提前暴露,然后分级处理:预备会时,供需部门之间协调,解决部门总监权限内可以解决的矛盾;而将一些涉及部门利益的核心矛盾,最后由执行S&OP会议,由高管决定。所以高管参与的决策会,决策一定要是经过预备会讨论无法决定的,如果决策会上要求决策的事项太多,说明预备会没做好。而供需矛盾的解决,是要有暴露矛盾的能力,无论是否S&OP,都需要提示矛盾。
(3)通过共识减少矛盾:S&OP最重要的是达成共识。比如销售部门敲定了未来一个月预测需求是1000,但有突发事件导致实际需求到2000。这个时候,销售部门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需要生产部门帮助他们去实现更大的销量。假如没有提前达成共识的1000个销量,销售经理大概率会去领导那里抱怨生产部门不给力。S&OP的原则是协定一个承诺的共识,每个部门为自己的承诺承担KPI,通过自己部门承诺KPI与实际KPI的差异来迭代优化经营。而不是将矛盾上传到高层管理团队。
学习S&OP,不一定要实施S&OP项目,但一定要学习S&OP解决供需不平衡矛盾的原理,借鉴S&OP的原理,根据企业现状,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才是王道。
解决问题的能力,永远比固化的流程更重要。
来源:白小和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