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来的同事靠一套生产排产方案,库存积压减少 80%,月薪翻番

摘要:生产计划排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又是一个不得不谈的话题,因为生产计划的排产直接关乎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关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关乎企业能否快速及时地对客户订单做出反应……

生产计划排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又是一个不得不谈的话题,因为生产计划的排产直接关乎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关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关乎企业能否快速及时地对客户订单做出反应……

对于生产排产,很多老员工根据以往的经验都有自己的一套排产方法和逻辑,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随着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增多,随着订单交付周期的缩短,却发现以往好用的排产方法现在却不管用了,订单准时交付率越来越低、生产周期越来越长、库存积压越来越多、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逐渐地暴露了出来。

今天,就来分享一套生产排产的方案,帮大家解决这些困扰。

文章中提到的ERP系统已经整理成模板,感兴趣的可以体验下:业务管理模板中心-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中心-简道云

其中,传统纸质化排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尤其对于中小微体量的制造企业而言,这些问题可能更加突出。以下是一些传统生产排产容易出现的问题:

1.信息不透明与沟通障碍:纸质化排产导致生产计划、进度、库存等信息分散在各个部门或人员手中,难以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信息传递依赖人工,容易出现延误、遗漏或误解,导致生产过程中的沟通障碍。

2.数据追溯困难:纸质记录容易丢失、损坏或难以查找,给数据追溯带来极大困难。当需要回溯生产过程中的某个环节或查找特定数据时,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3.生产问题定位不准确:由于缺乏实时、准确的生产数据,当生产出现问题时,难以快速准确地定位问题所在。这可能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进而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排产效率低下:纸质化排产需要人工进行大量的计算和排布,耗时且易出错。当订单量或产品种类发生变化时,重新排产的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高。

5.灵活性不足:纸质化排产难以应对生产过程中的突发情况或变化,如设备故障、人员缺勤等。调整生产计划往往需要重新进行纸质排布,缺乏灵活性和即时性。

6.资源浪费与成本增加:由于信息不透明和排产效率低下,容易导致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如物料浪费、工时浪费等。长期来看,这将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负担。

7.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纸质化排产难以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如工序安排、工时统计、质量控制等。这限制了企业提升生产管理水平、优化生产流程和降低成本的能力。

接来下,为广大中小微制造企业分享一种“超轻量” “高可用”的生产排产方法:

1.计划员制定主生产计划(MPS)后,经 MRP 运算,计算出生产任务。

2.计划确定无误后,按照生产工序和交货期,将生产任务进行生产排产。

3.将计划单的状态改为“已计划”,并通过智能助手自动下发生产任务至任务池。

4.班组长通过生产工单从任务池中领取本班组需要生产的任务。

5.车间或者班组长可以针对所有任务的优先级进行排产。

大家可以尝试一些现有的系统模板,比如简道云的ERP(离散制造-MTO),内置三级 BOM、 MRP 运算以及生产排产应用方案。班组长可以通过简道云 甘特图视图,可视化自由排产:

1)计划员根据销售订单或其他需求预测制定主生产计划(MPS):

2)结合 MRP 运算以及产品 BOM 结构,计算出需要生产的任务:

1)计算生产任务的同时,可以按照生产工序,对各个任务进行排产:

2)通过甘特图视图,还可以对排产好的工序任务进行快捷调整:

1)当生产计划核对无误,确定生产后,在数据视图中,将计划单的状态由「待计划」修改为已计划。修改后,智能助手 将自动下发生产任务至任务池:

2)生产任务中记录了每个任务需要生产的产品、数量以及对应的班组等信息:

班组长根据生产计划,在生产任务池中领取属于自己的生产任务提交生产工单:

车间或班组长借助 甘特视图,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各个任务的时间周期,更快速地完成生产任务排产以及优化调整。

大多数先进的生产排产系统具备处理复杂产品工艺流程的能力。它们通过灵活的工序建模功能,可以清晰定义多个并行工序以及嵌套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先后顺序、所需时间和资源等。例如,在电子产品制造中,既有电路板焊接等主线工序,又有外壳组装等可与部分主线工序并行开展的工序,排产系统能够准确分析各工序的约束条件,按照优化算法合理安排这些复杂工序的生产顺序和时间安排,确保整个生产流程顺利进行。

这取决于生产排产系统的架构和开发技术。正规的生产排产系统在设计和开发时通常会考虑到一定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尽量兼容常见的硬件设备更新以及操作系统升级情况。不过,如果出现重大的硬件或操作系统变更,可能需要系统供应商提供相应的升级服务或补丁程序,确保系统能在新环境下稳定运行。企业在选择生产排产系统时,可以向供应商咨询关于系统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及相应的支持保障措施。

来源:小欢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