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访|曾熙:人工智能如何塑造人性化未来

360影视 2025-01-16 16:38 2

摘要:曾熙博士,巴塞罗那大学毕业,研究领域为当代艺术与认知科学的交叉领域。他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设计中心高级战略顾问,同时担任欧洲设计学院(IED)硕士生导师和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2022年,他被评选为福布斯中国十大智能设计师。


ⓒ 采访_INTERVIEWER_李叶 李杰

ⓒ图_Photo_曾熙

曾熙博士,巴塞罗那大学毕业,研究领域为当代艺术与认知科学的交叉领域。他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设计中心高级战略顾问,同时担任欧洲设计学院(IED)硕士生导师和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2022年,他被评选为福布斯中国十大智能设计师。

观点提纯

“我始终坚信,好的设计不仅是功能和美学的结合,更是一种对社会、文化和未来负责任的创造行为。设计师的职责不仅是创造美,还应该通过设计构建人与世界的连接,推动社会的进步。”

2023年,大模型技术迎来了爆发,曾熙发现AI的浪潮汹涌而来,根本停不下来。作为设计师的他深信好产品的核心是用最新的科技来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当AI大模型敲门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想做出与时代共振的产品,就必须了解和拥抱最前沿的技术。”曾熙说,“这就像工业革命时期,如果你不了解电力,那你可能连一盏灯都造不出来,更别提改变生活的家用电器了。再比如,包豪斯的诞生就是因为工厂量产模式的兴起,设计师们用极简和功能至上的理念回应了那个时代的需求。科技和设计就是这样相互碰撞、相互推动的。”

曾熙身上有很重的设计师责任感,“我们的使命就是消除科技和人之间的隔阂。AI在很多人眼里可能有点‘高冷’,但我的目标是让它变得更自然、更贴近人类的本能需求——用视觉去理解和探索世界。”所以对他来说,投身AI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个顺其自然的选择。设计和AI结合的可能性,让他感到既兴奋又充满责任。

曾熙博士在2023年BoDW(香港设计营商周)提出“AI设计三原则”

《设计》:是什么激发了你研发Chance AI的灵感?

曾熙:创办Chance AI的灵感或许要追溯到小时候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一次观摩。当我站在尺幅比想象中小很多的“她”面前,满怀期待却完全看不懂其中的意义,观看体验也不好,感到非常失望,“不就是这么小一张画,有什么了不起的”,匆匆看了一眼就走了。后来,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了达·芬奇和这幅画背后的故事,才真正明白它为何被称为人类文明的瑰宝。达·芬奇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科学家、发明家、解剖学家,他的作品融合了艺术与科学的极致智慧。《蒙娜丽莎》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她的微笑、眼神,甚至背景中模糊的远景,都是达·芬奇对光影和透视法的完美探索。尤其是那神秘的微笑,从不同角度看,她的表情会变化,这与达·芬奇在解剖学上的研究密切相关。更别提它曲折的“身世”:曾被拿破仑收藏,后又成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在1911年还曾被盗,引发全球轰动。“她”不仅是一幅肖像画,更象征了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对科学、艺术和人性的突破与探索。

当我带着这些知识再次看《蒙娜丽莎》的时候,肃然起敬。她不再只是一个画框里的女人,而是一个凝聚了历史、人性和智慧的奇迹。这让我意识到,同样的一幅画,因为“知道”和“不知道”的区别,对观者的价值完全不同。而这种现象不仅限于艺术品,生活中的建筑、产品、服装,甚至一个手办,背后都有丰富的意义和故事。如果我们能用某种方式,让这些隐藏的故事浮现出来,帮助人们从“看见”到“看到”,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人类是视觉动物,也是故事动物,我们天生会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但真正触动我们的是其背后的故事。Chance AI的使命正是用科技帮助人们发现这些隐藏的故事,消除人与世界之间的隔阂。至于“Chance”这个名字,它并不仅代表“机会”,更代表“偶然性”(contingency)。生物进化的过程依赖于偶然性,而人类知识与创意的诞生,也常常来源于这些偶然的碰撞。Chance AI希望通过连接视觉与故事,加速这些知识的交汇,让每一次视觉体验都更加深刻而有意义。对我来说,这是一个使命,也是一个愿望,当技术成熟时,自然而然就去做了。

《设计》:Chance AI的愿景是什么?您希望通过其为行业带来哪些启发和变革?

曾熙:Chance AI的愿景是通过科技重新定义人与世界的连接方式。我们希望用AI的力量,让人们不仅“看见”事物的表面,更能“看到”它们背后的故事、文化与意义。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更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以一种自然的方式理解和感受世界,成为“艺术的生活家”。无论是面对一幅画、一座建筑,还是一件设计作品,Chance AI希望帮助用户发现它们背后的价值和美感,让每一次视觉体验都变得更加深刻而有意义。

对于行业来说,我们希望通过Chance AI带来两方面的启发和变革:首先,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方式。传统的AI工具往往需要复杂的输入,比如文字描述或指令,而我们希望推动一种以视觉为起点、自然直观的交互方式。视觉是人类最本能的感知方式,而故事是最本质的沟通语言。通过结合这两点,Chance AI让技术与人类的连接更加无缝和人性化,这也为未来的AI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其次,赋能创意与设计产业。设计作品、建筑、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价值常常被忽略,而Chance AI希望通过技术让这些“隐形的价值”浮现出来,重新激发人们对设计和创意的关注。我们相信,当AI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创意背后的意义时,它不仅能提升大众的审美意识,还能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灵感,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最终,我们希望Chance AI能成为连接好奇心与知识的桥梁,让人们以更加开放和深刻的方式看待世界。

通过这种变革,科技不再只是工具,而是帮助人们探索生活、感受文化的重要伙伴。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愿景,也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设计》:在开发Chance AI时,您和团队面临了哪些技术挑战?是如何克服的?

曾熙:在开发Chance AI的过程中,我们和团队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之一,是如何让大模型深度理解视觉信息。从技术角度来看,大模型在处理文字和语言方面已经非常强大,但当涉及视觉信息时,它们往往只能停留在“识别”层面,比如告诉你这是什么物体或场景,却很难从人的角度去理解它的意义、故事和文化背景。而我们希望做的,是让AI不仅能“看见”,更能帮助用户真正“看到”(理解)所见之物的深度和价值。

例如,一幅画可能会被普通的视觉AI系统识别为“一幅油画,画中是一个女人”,但我们希望Chance AI能进一步告诉用户这幅画背后的历史、创作者的意图,以及它对文化和艺术发展的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花了大量精力训练和调校大模型,让它能结合视觉信息和知识语料,从人的角度去解读眼前的事物。

在技术实现上,我们采用了多模态的训练方式,将视觉模型与大语言模型结合,让AI既能看懂图像,又能通过语言生成容易看懂的解释。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如果用户拍了一张建筑的照片,我们需要AI不仅识别出建筑的细节,还要结合建筑学、历史、文化等多维度知识,生成一个有深度的故事。为此,我们与相关领域专家合作,建立了专业知识库,并设计了大量的情景测试,确保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意义。

另一个挑战是让技术的呈现方式足够自然和用户友好。我们希望用户无需输入复杂的指令或提示,只需通过摄像头“看”就能获得直观的解释。这需要大量的产品迭代和用户反馈,最终我们设计出了目前这种“所见即所得”的体验——简单、直观,却富有深度。

克服这些挑战的过程,既是技术的突破,也是团队对产品愿景的坚持。我们相信,只有让AI从人的角度去理解眼前的世界,才能真正帮助用户与世界建立更深的连接。这也是Chance AI存在的意义。

2023年美国硅谷,曾熙博士在TechCrunch科技峰会上分享全球化产品设计的经验

《设计》:请分享一下Chance AI的创新和突破。

曾熙:Chance AI的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三个关键方面:视觉与语言的深度结合、自然直观的交互方式,以及知识与文化的深度连接。

1. 视觉与语言的深度结合

传统的视觉AI更多停留在“识别”层面,比如告诉你眼前是什么物体、场景或类别,但无法深入解释“这为什么重要”。Chance AI的核心突破在于,将视觉模型和大语言模型结合,让AI不仅能识别眼前的事物,还能从多维度的知识体系中生成有深度、有故事的解读。

举个例子:当拍摄一座建筑时,Chance AI不仅会告诉你这是某座标志性建筑,还会补充它的设计理念、历史背景,以及它在文化和社会中的意义。我们让AI从“看见”跨越到“看到”,以更贴近人类逻辑的方式解读世界。

2. 自然直观的交互方式

Chance AI突破了传统AI工具复杂的输入门槛,无需用户输入任何文字或复杂指令,只需“举起手机,拍一张照片”,便能获得深入的解读。视觉是人类最自然的感知方式,我们的创新在于将这种直觉化的行为与AI结合,让科技的使用变得像呼吸一样简单。这种“所见即所得”的交互方式,不仅降低了AI的使用门槛,也让人与科技的连接更加自然和流畅。

3. 知识与文化的深度连接

Chance AI的另一个重要突破是强化了AI对知识和文化的理解能力。我们不仅聚焦于事物的表面信息,还通过构建多领域的知识库,让AI能够从艺术、设计、历史、建筑等多维度提供丰富的解读。

例如,一件普通的服装设计,Chance AI可以解析它的风格来源、设计师的理念,甚至它在时尚史上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深度解读,Chance AI不仅满足了用户的好奇心,还赋予了他们更深的文化和知识体验。

Chance AI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视觉交互体验。它让AI从单纯的“识别者”变成了“讲述者”和“解读者”,帮助用户从视觉中发现世界的意义。这种突破,不仅重新定义了人与AI的互动方式,也为未来视觉AI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我们相信,Chance AI不仅让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更深刻,也在推动着AI更好地服务人类的边界。

《设计》:请阐释一下您理解的“有机”“共情”和“责任”三大原则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曾熙:“有机”原则倡导设计自然地融入日常生活,达到与生活无缝衔接的境界,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几乎感觉不到科技的突兀存在,恰似设计本就为生活原生。以我在 OPPO期间发起的设计语言“水生设计”为例,其灵感源于水的三态——底部的液态流动、中间的固态冰与顶部的气态云,由此构建起数字世界导航架构。这并非对自然的刻板模仿,而是深度汲取自然精髓后,塑造出契合全球用户需求的体验模式。如今超一亿用户的采用,有力印证了其在全球范围的普适性与成功,彰显出“有机”设计于提升用户体验、强化品牌审美辨识度及贯彻用户中心理念的关键效能。

“共情”原则要求设计师突破技术与美学的局限,深度洞悉用户情感与需求本质。以我在OnePlus一加手机期间首创的的“禅定模式”是此原则的生动诠释。在智能手机依赖普遍的当下,这一模式反其道而行,精准切中用户被设备过度束缚的痛点,引导用户暂别虚拟数字世界,重归现实生活的真切体验,收获广泛认可与赞誉。好的科技产品应该加强人与人的链接,而不是让他们疏远。

“责任”原则着重强调设计全方位涵盖安全、隐私、包容、无障碍及可持续发展等多元要素。审视早期 AI 绘图工具生成“美女”图像时暴露的种族偏好弊端,凸显数据偏差矫正与设计公正包容的紧迫性。Google 推出 10 种肤色阶梯的创举,为设计领域树立了积极标杆。同时,不可忽视 AI 能耗隐患,如 ChatGPT 单次简短对话背后高达约 500 毫升水的冷却资源消耗,警示设计师在创新进程中务必嵌入生态考量,从能源、水资源等关键环节入手,优化设计架构,驱动 AI 技术迈向公平、包容、可持续的康庄大道,使设计成果真正成为温暖生活、增益社会的积极力量,而非制造隔阂冷漠的负面因素。

“这三大原则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设计的进化。对于Chance AI来说,这些原则贯穿于产品从理念到落地的每一个环节:“有机”让产品融入用户的日常生活,成为自然的延伸;“共情”让产品贴近用户的情感与需求,为他们提供有温度的服务;“责任”让我们关注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确保设计带来真正的正向价值。这三大原则不仅是设计师的准则,更是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好方向发展的动力。

2021年,曾熙博士设计并发布一加哈苏移动影像系统

《设计》:请分享几个实际案例。

曾熙:1. 有机:设计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有机”意味着设计应当融入自然、社会和时代的整体环境中,与周围的生态系统保持一种平衡的关系。它强调设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与使用者、场景以及更广泛的环境紧密结合。

在实际应用中,“有机”体现在设计的自然性和可持续性。例如,在建筑设计中,使用可再生材料或通过结构设计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产品设计中,创造能够长期使用、减少浪费的作品,让设计融入用户生活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对于Chance AI,我们的设计同样遵循“有机”的原则,比如以视觉交互为核心,打造用户最自然直观的使用体验,让科技成为人类生活的自然延伸,而不是增加复杂性。

2. 共情:站在用户的情感角度思考

“共情”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原则,它强调设计师需要站在用户的立场,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和痛点,通过设计为用户提供真正的价值。

在实际设计中,“共情”体现在用户体验的细节优化上。例如,在Chance AI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始终关注用户的直觉需求:如何让AI的使用变得简单?如何通过视觉交互让用户从“看见”到“看到”?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我们对用户的深度理解。共情让设计变得有温度,让科技不再冰冷,而是成为触手可及的伙伴。

3. 责任:设计的社会使命

“责任”强调设计师不仅仅是创造产品的人,更是社会和环境的守护者。每一个设计的背后,都需要考虑对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

在应用中,这体现在设计师对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上。例如,在Chance AI中,我们非常重视数据隐私和用户权益,确保技术的应用是公平、安全且有益的。同时,我们希望通过AI的力量帮助更多人理解文化与世界的深度故事,缩小知识和文化的鸿沟。这是我们对社会的承诺,也是我们作为设计者的责任。

《设计》: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强调设计给予科技温度至关重要?这如何体现在您的研究或项目中?

曾熙: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强调设计给予科技“温度”至关重要,因为科技虽然让生活更加高效,但如果缺乏温度,就可能让人们逐渐疏远彼此,甚至迷失在技术的便利中。科技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功能上的突破,还在于如何以人性化的方式融入人们的情感和生活,让它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世界的桥梁,而不是造成隔阂的工具。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 OnePlus 一加手机的禅定模式(Zen Mode)。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功能,但蕴含了深刻的设计哲学——禅定模式通过在一定时间内限制手机的使用,让用户放下手机,回归面对面的真实交流。它提醒我们,科技的使命是连接人,而不是分裂人。当人们无法停止刷屏,沉浸在信息流的焦虑中时,这个功能帮助用户从科技的过度使用中抽离出来,重新专注于当下、专注于人际关系。可以说,禅定模式让一加手机不仅是一个智能工具,更成为情感连接的守护者,这就是科技有温度的体现。

在我的研究和项目中,这种将科技与温度相结合的理念贯穿始终。例如,在Chance AI的开发中,我们并不满足于让AI单纯完成“识别”任务,而是希望它能够帮助用户从“看见”到“看到”,通过视觉发现世界背后的故事和意义。科技本身是中立的,但设计可以赋予它情感,让它变得更贴近人类的需求和感受。就像禅定模式帮助人们专注于人际交流一样,Chance AI希望通过视觉交互的方式,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世界,建立人与文化、人与知识之间的连接。

科技的发展没有尽头,但设计的温度可以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人类。就像一加手机的禅定模式重新定义了人与科技的关系一样,我希望通过我的研究和项目,让科技成为连接情感、提升体验的桥梁,而不是制造隔阂的工具。设计的温度,不仅是对人性的尊重,也是对未来更美好人机关系的承诺。

《设计》:在自己的设计中如何体现着自己对设计伦理的理解和坚守?

曾熙:在我的设计实践中,设计伦理始终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原则。我认为,设计不仅仅是功能和美学的结合,它更是一种对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人类行为负责任的实践。作为一名设计师,我始终致力于在设计中体现对设计伦理的理解与坚守,这种坚守贯穿在我的每一个项目中。以下,我将结合一些具体案例,谈谈我的设计伦理观念及其在实践中的体现。

坚守“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设计的核心是为人服务。我始终将“人”的需求、感受和尊严放在设计的首位,这不仅体现在产品的功能上,更体现在用户体验和情感价值的塑造上。

同时,“以人为本”并不仅仅是满足用户的短期需求,更是要关注用户的长远利益。例如,在设计交互系统时,我会避免诱导性设计(Dark Patterns),比如过度依赖算法推荐导致的信息茧房或让用户沉迷的机制设计。我认为,设计师的责任不仅是让产品“好用”,更是让用户在使用后感受到尊重和价值,而不是被工具所“操控”。

有时,设计师可能面临商业需求与伦理责任之间的冲突,比如如何平衡用户隐私与数据收集。我始终坚持,在任何情况下,用户的隐私和权益都应该被优先保护。设计师不能为了迎合商业目标而违背基本的伦理准则。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自省:我们设计的东西,是否真的在为社会创造价值?是否真正对用户、对环境、对文化负责?

跨界融合:设计的价值在于连接

设计的本质是一种连接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创造性行为。我相信,最具价值的设计往往来自看似毫不相关的想法之间的链接。

坚守人文价值,做有温度的设计

无论技术如何进步,我始终认为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体现对人类情感和生命的尊重。例如,在我们的禅定模式功能中,如何帮助人们回归日常生活,而不是沉浸在无尽的数字世界中。

考虑设计的社会影响,追求“设计的善”

设计从来不只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行为,它始终存在于社会语境中。而每一个设计决策,都可能对社会产生连锁反应。因此,我在设计过程中会特别关注我的设计是否对社会整体产生了积极影响。比如,在参与一些公共项目时,我会从设计的公平性和包容性出发,确保设计能够覆盖到更多的群体。我认为,设计不能只服务于少数精英,而是要为更多不同背景、不同能力的人群创造平等的使用体验。例如,在手机产品中的包装和说明书,我会优先考虑无障碍设计和多语言的易用性,确保用户拿到手以后不会迷失。对我来说,这不仅是设计的功能性要求,更是一种伦理的责任。

深入理解中国语境,用设计讲好中国故事

作为一名在国外学习、工作的中国设计师,我深刻体会到中国文化在设计中的独特价值。在设计中,我始终努力用当代化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避免简单的符号化表达。例如,在OPPO工作期间发表的“水生设计”,我们以道家“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为灵感,将“水”的三种形态融入设计语言中,开发了一套全球化的用户体验设计。这不仅传递了中国哲学的深层内涵,也让这一思想在国际用户中得到了更广泛的理解和接受。

我还经常提到,在国外学习时,外国同学问我“中庸”是什么,我当时发现自己无法清晰地解释。这让我意识到,我们不仅需要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文化,还需要用当代设计语言去重新诠释这些文化精髓。比如,道家的“阴阳思想”,如果只是简单地在设计中加一个太极符号,那并不能真正传递文化的深度。设计师需要承担起更大的文化使命,用设计为中国文化注入现代意义。

注重可持续性,设计对环境友好的未来

设计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环境的责任。在我的设计中,我始终关注材料、工艺和产品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在2018年的一次包装印刷中,我们联系了一位印度的工程师,他专门研究如何将汽车废气转化为高质量的印刷墨水。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最终成功将他的研究成果应用在产品包装中。

此外,我在多个设计教育项目中也强调培养年轻设计师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从设计源头就考虑环境的影响。这样的设计伦理,不仅是对当下的负责,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让设计成为连接人与世界的桥梁

设计的终极目标,不只是创造美,更是通过设计构建人与世界的连接。我认为,设计师不仅要关注个体的需求,还需要关注设计如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彼此、理解世界。例如,通过设计赋予文化更多的普适性,让不同背景的人能够通过产品、体验或服务感受到人类共同的价值和情感。这种连接,是设计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对设计伦理的最终追求。

总之,在我的设计实践中,设计伦理贯穿始终,无论是对用户的尊重、对文化的传承,还是对环境的责任。我始终坚信,好的设计不仅是功能和美学的结合,更是一种对社会、文化和未来负责任的创造行为。设计师的职责不仅是创造美,还应该通过设计构建人与世界的连接,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是我对设计伦理的理解,也是我始终坚持的信念。

2018年,曾熙博士在英国伦敦McLaren迈凯伦科技中心举办发布会

《设计》:您的艺术与认知科学背景如何影响着自己的设计哲学的形成?

曾熙:我的设计哲学深受个人艺术与认知科学背景的影响,这种影响既体现在对人类知识与文化的深刻理解上,也体现在对跨学科思维的追求中。

我本科专业是经济学,当时我对一个问题特别感兴趣:为什么有些东西能够卖得比物料成本高出这么多?比如,布加迪威龙的跑车,它的原材料并不是贵金属,但平均下来每公斤的价格比黄金还要高;芯片的本质成分是氧、硅、铝——这些都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基础元素,但一个芯片的价值却可以比这些元素的组合高上千倍。类似的例子还有奢侈品、白酒、豪车、艺术品……这些产品的核心价值并不在于物理材料,而在于它们蕴含的人类想象力和知识。我称其为“知识产品”。这种现象让我开始思考:既然这些产品的价值来源于知识,那这些知识背后究竟有哪些规律?也正是这个问题,驱使我在博士阶段去探索人类艺术和文化的奥秘。

后来我认识到,知识产品最有价值的部分,其实是一种“组合方式”。芯片和沙子的本质是相同的,但因为组合方式不同,它们的价值天差地别。而这种组合方式,完全依赖于人类的知识和创造力。换句话说,人类通过知识的创造和重组,不断推动社会发展。仅仅是想到这个问题,就让我感到兴奋无比。认知科学则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用科学的方法去理解人类的行为,尤其是大脑的运作方式。为什么只有人类能够通过知识改变价值?为什么人类有能力将简单的事物组合成复杂且有意义的东西?这些问题让我对人类认知有了深深的敬畏,而这种敬畏也成为我设计哲学的基础。

作为设计师,我深知仅靠学习“设计”本身,很难成为优秀的设计师。因为设计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积,更是一种跨领域的综合能力,我们既要理解人类最理性、最科学的一面,也要感知人类最富情感波动的一面。设计正是连接这两者的桥梁,它需要技术的逻辑性,也需要艺术的感性表达。

我的设计哲学还受到道家思想和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启发。德里达提出,许多我们以为存在的二元对立,其实都是人为构建的观念,并不是真实的。例如,很多人觉得莎士比亚是“高雅”的,而网络小说是“庸俗”的,但事实上,莎士比亚在他那个年代的剧作是写给普通百姓看的,属于大众文化。同样,中国所说的四大名著在它们成书的年代,也被视为不入正统的通俗小说。

这种对立的观念会让人陷入僵化的思维,忽视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分裂。而中国文化中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等哲学思想,早就揭示了事物的复杂性与统一性。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被世俗二元对立的框架所束缚,而是能够超越这些限制,看到事物的整体性。

这种思想也渗透到了我的设计哲学中。我没有特定的设计风格,始终秉承一种开放、多元的态度去看待设计。对我来说,设计不是简单地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创造力打破固有框架,连接人类的理性与感性,知识与文化,过去与未来。设计是一种关于人类潜力的探索,而我的使命就是通过设计去推动这种探索的边界。

《设计》:您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曾熙:“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一直是设计领域的核心理念,它强调设计需要从人的需求、情感和体验出发,以用户为中心,解决问题并提升生活品质。然而,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化,我开始思考这个原则是否有更大的延展性。比起“以人为本”,我最近更关注“以生命为本”的设计。

“以人为本”更多关注的是人类个体的需求和体验,但“以生命为本”则将视角扩大到了整个生命共同体,关注人与环境、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关系。它不仅关注人类的福祉,还强调设计对自然生态、社会伦理以及未来可持续性的影响。

比如,在“以人为本”设计中,我们可能会优先考虑如何让一个产品更高效、更舒适、更易用;但在“以生命为本”的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这个产品的存在是否会对环境造成负担?它的生命周期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它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是否和谐?换句话说,“以生命为本”要求设计师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站在更大的尺度上去思考设计的意义和影响。

设计不仅仅是解决当下的问题,更是为未来创造可能。以生命为本的设计提醒我们要有更大的责任感,去思考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如何在设计中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影响。

举个例子,塑料是一种改变了人类生活的伟大发明,但大量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设计,却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长期破坏。这种短视设计,虽然满足了“以人为本”的便利需求,却忽略了“以生命为本”的可持续性。在这个层面上,设计师需要“脚踏实地”,解决当下用户的需求,同时“仰望星空”,思考自己的设计对整个生命系统的深远影响。

在我的研究和项目中,这种理念贯穿始终。例如,在Chance AI的开发中,我们不仅关注如何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人类,还关注技术与文化、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希望通过帮助用户理解世界背后的故事,唤起他们对文化与自然的尊重与共鸣。这种设计,既是为人类服务,也是为生命系统服务。

在我看来,“以人为本”是一个起点,而“以生命为本”是一个更远大的目标。它提醒我们,设计不应局限于人类的需求,而应涵盖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设计师不仅是产品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承担者。

正如卡尔·萨根所说,“我们都是悬浮在宇宙黑暗中的一粒尘埃。”这种宏观的视野让我意识到,设计的意义远不止于服务个体,而是通过设计去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生命的和谐共生。这是我对“以人为本”设计的延伸,也是我始终坚持的设计哲学。

《设计》:如何看待设计师在AI时代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曾熙:在AI时代,设计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责任也比以往更加重要。设计师不仅仅是美学的创作者或功能的实现者,更需要在技术与人类之间架起一道桥梁,确保技术的发展能够以负责任的方式服务于人类社会。作为设计师,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AI并不是冷冰冰的技术堆砌,而是一种深刻影响社会、文化和伦理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显得尤为关键。

设计师是“技术与人性”的守护者

AI时代,技术的发展往往以高效、智能为目标,但技术的“冷漠”可能带来疏离感,甚至对社会伦理造成冲击。设计师作为技术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必须承担起“守护人性”的责任。在设计中,我们需要时时刻刻关注技术是否在尊重人的情感、隐私和尊严。

具体来说,设计师需要思考:AI产品是否在帮助用户而不是控制他们?数据隐私是否得到了保护?技术的使用是否会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加剧?这些问题是设计师无法回避的,因为技术的发展方向,往往受到设计选择的深刻影响。

设计师需要赋予技术“温度”

AI的强大功能让技术变得无所不在,但如果缺乏情感的连接,技术可能变得冰冷甚至难以被接受。设计师的责任,是通过设计赋予技术以“温度”,让科技成为用户生活的伙伴,而不是一种压力。

以禅定模式(Zen Mode)为例,它并不是单纯限制手机功能的技术设计,而是通过限制手机使用,帮助用户回归面对面的交流。这种设计不仅解决了人类过度依赖科技的问题,还唤起了用户对真实生活的关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温暖设计哲学。在AI时代,设计师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让技术融入人类情感,而不是疏远人类。

设计师需要关注“以生命为本”的长期责任

AI的发展从未局限于技术本身,它对社会、环境、伦理的影响是深远的。设计师不能只关注短期的用户需求,而要站在更大的尺度上,思考设计对整个生命系统的影响。比如,AI产品的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对社会文化的塑造,都需要设计师主动承担起责任。

在Chance AI的开发中,我一直希望通过技术的力量帮助用户理解文化、知识和世界的多样性。比如,我们并不仅仅让AI识别和解释事物,而是希望通过设计,唤起用户对文化的珍视、对环境的尊重和对人类多样性的理解。这种设计理念,不仅是对用户的承诺,更是对社会和未来的责任。

设计师需要推动“公平与包容”的技术发展

AI时代,技术的使用可能会放大社会的不平等,甚至造成一些边缘化群体被忽视。设计师的责任,是确保技术的公平与包容性,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技术带来的益处,而不是被技术抛弃。

例如,在AI产品设计中,如何避免算法偏见?如何确保技术能够覆盖多样化的文化和语言?如何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更友好的技术体验?比如Chance AI就是通过视觉智能的技术帮助更多视障用户去“看到”眼前的美好。这些问题都是设计师在AI时代必须直面的问题。设计师需要站在更高的道德和社会责任角度,确保技术造福所有人,而非加剧不平等。

设计师需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在AI时代,设计师需要同时具备“脚踏实地”的实践能力和“仰望星空”的思考能力。脚踏实地,意味着我们需要关注用户最直接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仰望星空,意味着我们需要思考技术的长期影响,确保设计能够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设计师不只是解决问题的人,更是为未来创造可能性的人。我们需要通过设计,让AI技术与人类情感深度结合,让技术与社会、文化、环境和谐共生。只有这样,AI的未来才能真正造福人类,而不是成为一把失控的利剑。

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在AI时代被放大

在AI时代,设计师的选择不仅影响产品的美学和功能,更可能对社会、文化、伦理和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设计师,我们需要在技术的快速发展中保持清醒,承担起技术与人性之间的守护者角色,通过设计赋予科技以温度,推动技术的公平与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正如我始终坚信的,设计的意义从来不仅是对当下的回应,更是对未来人类社会的承诺。

曾熙博士与团队主导的一加迈凯伦 Concept One 因其按需隐藏式摄像头设计获得红点设计奖和 CES 最佳创新产品奖

《设计》:对AI技术的未来发展有何预测?

曾熙:对于AI技术的未来发展,我抱有十分乐观的态度,同时也认为我们需要以理性和建设性的方式看待它所带来的变化。

AI不会取代人类,而是与人类协作

首先,我十分肯定AI不会取代人类。任何鼓吹“AI威胁论”或“AI恐惧”的言论都值得我们警惕和小心。技术从来不是独立的存在,它始终是由人类创造、控制和引导的工具。AI不会也不能取代人类的情感、创造力和价值观,而是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任务,甚至扩展我们的能力边界。

新技术的出现总会带来未知,而未知往往会引发恐惧。这样的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工业革命时期,人们担心机器取代工人;互联网兴起时,人们害怕信息技术会夺走隐私。但事实证明,每一次科技革命不仅没有摧毁人类社会,反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AI的发展也不例外,虽然它会改变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但最终,它的目的是为人类服务,而不是取代我们。

AI释放劳动力,创造新的可能性

我十分乐观地看待AI技术的发展,因为它将极大地释放我们的时间和劳动力。确实,会有一些传统岗位因为AI的出现而消失,但同时也会有更多新的岗位被创造出来。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职业的重塑和升级。比如,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取代了一些机械化的劳动,但也催生了软件开发、数字营销等全新行业。AI的核心优势在于它能够高效地处理那些重复性、机械性和低价值的工作,从而让人类拥有更多的时间去专注于那些只有人类才能完成的事情——创造、想象、共情、表达。正如凯文·凯利所说,“Try to make the kind of art and things that will inspire others to make art and things(尝试去创造那些会激发他人去创作艺术与作品的事物)”,AI将成为我们的工具与助手,帮助我们把更多精力投入富有创造力和意义的事情上,比如艺术、设计、文化、教育等。

AI是一场伟大的科技革命

我认为这次AI技术的发展很可能是21世纪人类遇到的最伟大的科技革命之一。它不仅重新定义了我们与技术的关系,也深刻改变了我们与世界的互动方式。从医疗诊断到教育资源分配,从环境保护到科学研究,AI正在为人类社会的许多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更重要的是,这场革命并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它更是人类智慧的延伸。AI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够帮助人类更快地解决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复杂系统、更全面地探索未知领域。这也让我感到非常幸运,能够置身于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亲身参与到这场伟大的变革中。

未来的AI是人类创造力的“放大器”

未来,AI不会取代人类的创造力,而是成为一种“放大器”。它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创意工作,比如辅助设计、生成艺术作品、优化生产流程等。同时,AI也会激发人类去探索那些机器无法触及的领域,比如伦理、哲学、情感表达和文化创造。AI的存在并不是减少人类的价值,恰恰相反,它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人类不可替代”的能力。

总之,AI的未来充满了可能性,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带来的挑战,比如数据隐私、伦理问题以及社会不平等的风险。因此,作为参与者和观察者,我们需要保持理性,积极探索如何利用AI技术造福全人类。

我对AI技术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它不会取代人类,而是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它将释放我们的时间,让我们专注于创造、探索和分享那些只有人类才能创造的价值。这是一场伟大的科技革命,而我非常庆幸自己能够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和所有人一起见证并推动这段充满希望的历史。

《设计》:对Chance AI的长期愿景是什么?希望将公司打造成什么样的企业?有哪些个人的梦想和期待?

曾熙:我希望Chance AI可以成为一个连接知识、文化和人类情感的桥梁,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理解他人,也理解自己。我的梦想是让Chance AI不仅存在于技术的前沿,更成为一个推动人类创造力和社会进步的力量。

首先,我希望将Chance AI打造成一家有温度的科技企业。AI技术本身是冷冰冰的,但它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服务于人类、改善生活、缩小社会差距。其次,我希望Chance AI能够成为一家推动知识民主化的企业。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和文化的获取往往被复杂的信息流和无效的内容所淹没。我的愿景是通过AI技术,让知识变得更触手可及、更有意义、更具深度。我也希望Chance AI能够成为一家负责任且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技术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但我们需要始终牢记,我们的每一个设计决策都可能影响到用户的行为、社会的运作,甚至是环境的未来。我希望Chance AI在发展的每一步,都能够坚持对社会、文化和环境负责。我们不追求短期的利益最大化,而是希望通过长期的努力,成为一家真正能够为世界带来积极变化的公司。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对Chance AI也有一些更大的梦想和期待。我希望通过Chance AI能够让人们重新理解“创造力”的意义。AI可以帮助人类完成很多重复性任务,但它无法替代人类的想象力、情感和对世界的独特感知。我希望人们通过Chance AI节省下更多的时间,去创造那些只有人类才能创造的东西,比如艺术、设计、思想和文化。正如凯文·凯利所说:“尝试去创造那些能够激励他人去创造的事物。”这是我对Chance AI的期待,也是我对人类未来的期许。

我的愿景是让Chance AI成为一家科技与人文深度结合的企业,一家推动知识、文化和创造力不断前进的公司。我相信,在AI技术的浪潮下,我们不仅可以创造一个更加高效的世界,更可以创造一个更加有温度、有意义的未来。

《设计》:请结合对中国设计教育的看法及对设计行业的预判给青年设计师和设计专业的学生一些意见和建议。

曾熙:回顾学术生涯,我一直把设计教育看作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毕业于巴塞罗那大学,我以 Cum Laude 优异成绩获得了艺术与认知科学博士学位。从那时起到现在,我一直致力于设计的教育与实践。目前,我担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高级顾问、欧洲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客座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校外导师等学术职位。这些经历让我有机会站在不同文化和教育体系的交汇点上,深刻地理解设计教育在塑造年轻设计师、推动行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我始终相信,教育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而设计教育更是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去投入的领域。

在我的教学与研究过程中,我特别强调跨界思维的重要性。设计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够有机地连接不同学科的精华,这正是创造力的本质——想法的连接。那些看似相距甚远的想法,越能够被有效地链接起来,就越有价值。设计师需要拥有这种连接不同领域的能力,而这也要求我们培养“左右脑并用”的人才。所谓左右脑并用,就是既能够逻辑清晰、科学理性地思考,也能够开放想象、感性直观地感受,并且能够在这两种模式之间自由切换。这种能力,不仅是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更是未来社会对跨界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与此同时,我始终坚信,设计的核心是为人服务,而技术只是工具。无论技术如何发展,设计师都必须始终把“人”和“生命”放在第一位。我们所追求的,是有温度的设计,而不是冷冰冰的功能堆砌。在AI、大数据等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设计师的责任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通过设计去保护人类的情感、尊严和价值,让技术真正为人类服务,而不是让人类沦为技术的附庸。只有坚守人文价值,设计才能具有持久的意义。

此外,我认为深入理解中国的设计语境,用当代化的方法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代设计师必须承担的文化使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不仅要学习国际设计的先进理念,还要从中国本土文化中汲取灵感,创造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设计语言。比如道家的“阴阳思想”,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在平面设计中加一个太极符号,这种符号化的设计显然无法真正传递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我们需要的是从中国哲学的思想精髓中汲取灵感,用当代设计语言重新诠释它们。

比如OPPO的“水生设计”,以“上善若水”为灵感,通过水的三种形态发展出全世界普适性的用户体验设计,这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当代化表达,更是一种让中国哲学思想被世界理解的创新方式。记得我刚开始在国外学习时,有外国同学问我“中庸”是什么意思,我当时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清楚地解释,这让我感到非常羞愧。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中国设计师,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并用当代的方法表达它,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中国思想宝藏被严重低估,绝不是因为它不够好,而是因为没有被很好地传递到世界。我们需要通过设计,把中国的文化精华分享给世界,让更多人感受到它的独特价值。

对中国设计教育和行业的未来,我充满信心。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科技变革的时代,以及文化多样性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成为一名设计师是我们的幸运。这个时代为年轻设计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可以利用技术的力量,讲述属于中国的故事;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为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我们甚至可以通过我们的作品,塑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

最后,我想对青年设计师和设计专业的学生说:拥抱技术,坚守人文价值,同时深入理解中国语境,讲好中国故事。设计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创造美,更是构建人与世界的连接,推动社会的进步。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代,愿你们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成为推动变革的设计力量。

来源:设计杂志社designma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