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寒假,广东大学生把人工智能带到了基层一线

360影视 2025-01-16 19:16 3

摘要:“请帮我写一篇新春祝福文案”“创作一首关于春节的打油诗”……1月15日,在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道,一群老人好奇地与人工智能“对话”。给他们带来这一新奇体验的,是华南师范大学“用AI赋能”百千万突击队的成员们。

“请帮我写一篇新春祝福文案”“创作一首关于春节的打油诗”……1月15日,在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道,一群老人好奇地与人工智能“对话”。给他们带来这一新奇体验的,是华南师范大学“用AI赋能”百千万突击队的成员们。

2024年以来,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动员了230多所省内外的高校、中职技工学校组建了超1.4万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投身“百千万工程”。这个寒假,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再次出发,奔赴全省县镇村基层一线。其中,人工智能成为不少团队开展服务的“抓手”和“助手”。

带社区居民体验用AI生成春联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进入人们的生活。但华师“用AI赋能”突击队在沙园街道走访调研发现,不少居民对AI感到陌生并存在误解,而这种态度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孩子。

“我们团队希望在基层营造一个科技友好的教育氛围。”该团队成员冼晓晴说,为此团队利用春节即将到来的契机,组织开展了一场科学教育普及活动,让社区居民直观感受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现场,他们教会居民如何通过文字或语音与AI工具进行交流,再引导他们围绕春节文化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生成春联文案、新春祝福语、年画等文本或图像内容。

冼晓晴说,社区组织的活动多以剪纸、书法等传统文化内容为主,与新兴科技相关的内容则相对较少,而团队成员都有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背景,恰好能够弥补这一缺口。

“接下来我们将聚焦沙园街道的学生群体,向他们普及人工智能知识。”冼晓晴说。

借助AI获取设计灵感

在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池岭村,华南理工大学“池岭印象”文旅振兴实践团帮助当地打造甜酒酿特色产品的品牌,也借助了人工智能技术。

池岭村是一座客家文化村落,当地习惯以糯米、山泉水、酒曲为主要原料,经火炭炙煮制作糯米酒饮用,是一项颇具客家特色的传统酿造技艺。

如今,村里的男性大多外出务工,妇女则留在村中照顾家庭。为让这些妇女能在“家门口”就业,中新镇第二社工服务站鼓励她们自主生产甜酒酿出售。

“但仅凭传统手工酿造技艺和有限的销售渠道,甜酒酿难以带来良好收益。”团队负责人王云舒介绍,这主要是因为甜酒酿缺乏成熟的品牌,难以进行大范围的差异化传播,而团队成员均来自广告学专业,可以发挥所学助力甜酒酿的品牌塑造推广。

团队使用AI工具搜集了大量客家文化素材,提取其中文化元素,并参考AI生成的大量相关图样,来设计品牌标志。最终,他们为池岭村分别打造了“池岭酿”和“客家酒妹”两个品牌方案,包含品牌名称、标语、价值支撑、传播活动等内容。

王云舒表示,接下来,团队将协助当地实现甜酒酿的产业化发展,规范工艺和流程保障出品质量,在六月当地旅游旺季,便可进行产品推广。“希望团队的努力能够助力传播推广当地甜酒酿品牌,吸引更多村民回到乡村、建设乡村。”

采写:南方+记者 谢望海

【作者】 谢望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