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绘就徽风皖韵新画卷

360影视 2025-01-17 08:55 1

摘要:“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安徽发展文旅产业的独特优势、工作路径,将安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周明洁表示,过去的一年,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一体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

近日,在淮北市隋唐运河古镇广场,民间艺人正在进行非遗打铁花表演。本报通讯员 黄鹤鸣 摄

1月7日,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青弋江西岸,游客在西河古镇游玩。本报通讯员 王玉实 梁浩 摄

日前,庐剧《梁祝》选段《十八相送》在合肥上演。本报记者 徐旻昊 摄

近日,淮南武王墩墓考古阶段性成果公布。本报记者 徐旻昊 摄

2024年,注定是安徽厚重的发展史册上浓墨重彩的耀眼篇章,更会给全省文化和旅游战线留下倍感振奋、倍增干劲的深刻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安徽发展文旅产业的独特优势、工作路径,将安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周明洁表示,过去的一年,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一体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旅游消费快速增长、项目工作有力有效、品牌创建实现突破、文化遗产绽放光彩,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我省优秀作品70多次入选国家级活动,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全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下基层演出成功举办,22个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20人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培养培训计划

文化艺术创作展演精彩纷呈

话剧《炉火照天地》参加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主办的“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徽剧《淤泥河》参加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2024年,我省优秀作品70多次入选国家级活动,创历年之最。一批彰显时代精神、根植江淮沃土的精品力作,挺立全国文艺舞台,树立起徽风皖韵的鲜明标识。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从推出全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到打造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再到开展全省民营艺术“百佳院团”评选,我省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不断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聚力打造更多体现徽风皖韵、展示安徽新形象的文化精品。话剧《炉火照天地》、电视剧《县委大院》《幸福到万家》等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探秘凌家滩》等6部纪录片在央视播出,20人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全省文艺舞台呈现既出精品又出人才的喜人景象。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立足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努力体现国家艺术水准。2024年度,我省22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入选数量居全国第13位、前进5位;资助金额1517万元,较上一年增长87.6%。黄梅戏《碧水东流》、杂技剧《逐梦太空》、淮北梆子戏《大国农匠》、群舞《延乔兄弟》等,尤其注重从丰厚的江淮大地上挖掘重大主题、汲取创作灵感,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

“我省将国家艺术基金申报工作纳入对各市政府综合考评指标,定期召开国家艺术基金申报动员培训会,为申报主体提供‘靶向’辅导和咨询,全方位提高申报项目的数量和质量。”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负责人介绍,从2014年至2024年,全省共有212个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金额近1.5亿元。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也需要人民。从黄梅戏《不朽的骄杨》到徽剧《惊魂记》,从淮北梆子戏《英雄·母亲》到话剧《今夜星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喜庆氛围里,安徽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下基层演出活动如火如荼开展。21部大戏、4个小戏、14个节目在全省范围累计演出25场,一台台精彩剧目走进各地,既有省级强院的大制作,又有市县剧团的拿手戏,让基层群众欣赏到全省舞台艺术创新发展的闪亮成果。

1879个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组织“送戏进万村”1.7万余场、现场观看人数500万人次,新增600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举办“四季村晚”3100余场、线上线下观看数5600余万人次

公共文化服务质效优化提升

盼望着,盼望着,合肥市中心图书馆主体部分日前正式向市民开放。蔚为大观的各类藏书,创新融入“咖啡”“文创”“烘焙”“花艺”等多元业态,为读者带来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成为合肥崭新的文化地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不仅包括富足的物质生活,还包括精彩的精神生活。我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城乡覆盖的“文化网络”越织越密,全民共享的“文化大餐”触手可及。

到博物馆参观一场精品荟萃的文物展,到美术馆聆听一堂名家导赏的艺术课,到图书馆参加一次声情并茂的诵读会……各地不断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建设,为城乡群众建起家门口的“文化会客厅”。自2013年起,我省将“公共文化场馆开放”列入民生工程之一,财政资金投入稳步增长。2024年,全省1879个公共文化免费场馆(站)、17495个村文化服务中心发挥文化阵地作用,开展活动7.4万场次,服务群众7600余万人次。

近年来,我省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供给,建设一批空间设计“美”、功能服务“好”、运营模式“新”的公共文化空间。2024年,全省新增600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上,安徽省美术馆、滁州市六一书苑、合肥市蜀山区文化馆等安徽21个空间收获各类奖项。

千百年来,村头搭台看大戏是传统乡村的一道文化风景。迈进新时代,广大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对村头看戏的期盼日益增长。农民有期盼,政策有行动。自2014年以来,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保证每年每个行政村至少看到一场有质量的演出。一头连着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一头牵着优秀院团的文化供给,全省2024年组织“送戏进万村”1.7万余场,现场观看人数500万人次。

随着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长、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和文旅融合进一步深化,“送戏进万村”活动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负责人介绍:“在保证普惠性的前提下,我省实施‘送戏+’专项行动,把戏送到景点景区、城市街区、文化园区和商业综合体等人群集中的地方。”

百姓自导自演,群众自娱自乐,热热闹闹的“村晚”火遍江淮各地。我省创新采取“1+N”模式举办“村晚”,即由1场主题演出和“赏”非遗民俗、“品”地方美食、“购”农副产品、“舞”动乡村等“N”个特色活动组成,植入农特产品电商直播带货环节,将传统销售与直播带货相结合,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2024年,各地举办“四季村晚”3100余场,线上线下观看数5600余万人次,促进特色农产品展销790余万元,“村晚”赋能乡村振兴,开启农民增收“加速度”。

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考古实证东至华龙洞人是东亚地区向智人演化的最早古人类,郎溪磨盘山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凌家滩遗址等6个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绽放光彩

在即将迎来凌家滩遗址发现40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文华殿日前举办了一场特别展览:“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399件(套)重要文物,种类涵盖玉石器、陶器、骨器等。凌家滩遗址等6个项目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此次展览是凌家滩遗址历年来出土玉器首次完整合璧。

安徽以“大考古”思维开展考古发掘,不同历史时期的考古成果为中华文明进程中安徽版图的不断“合璧”提供了实证。

“认识人类起源、文明形成,是当前考古工作的重要目标。武王墩墓考古成果所展现的楚国晚期,是秦朝大一统之前的关键社会转型节点,认识它、破译它,正是我们开展此项考古发掘的重要意义之一。”武王墩墓考古项目领队宫希成说。去年以来,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该墓葬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目前统计出土编号器物10000多件/组。东至华龙洞学术研讨会召开并发布成果,提出华龙洞人是东亚地区向智人(现代人)演化的最早古人类。郎溪磨盘山遗址发现马家浜、崧泽、良渚、钱山漾等连续文化堆积,内涵丰富,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从五千多年的文明历程中走来,近现代时期的安徽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保护利用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是阐释发扬红色文化的基石。

安徽博物院成功入选2024年度红色基因库建设单位,截至目前,安徽入选国家红色基因库建设单位已达6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安徽实施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有针对性投入百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建设,使一批红色资源富集的县(市、区)革命文物得到有效连片保护,建设一批革命旧址展示、博物馆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服务设施。挖掘提炼区域红色文化内涵的一系列举措,促进了红色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面向大众,安徽的博物馆事业也迸发出新的火花。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合肥市博物馆、明中都博物馆(明史博物馆)等新馆建设如火如荼。今年,我省还将成立全省考古遗址公园联盟。截至目前,我省备案博物馆252家,现全省国家等级博物馆54家。“山河安澜——淠史杭灌区主题展”获评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这项展览成为安徽人民了解自己历史和创造力量的独特范例。”安徽博物院策展人王宇广说。“我在博物馆画文物”全省青少年绘画大展品牌系列活动,获评国家文物局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入围案例。展览陈列精彩纷呈,社教活动独具创意,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用心用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白墓园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青山谷家村。谷家村的谷常新,这位“中国好人”“最美文物守护人”,已经在此默默守护了40个春秋。去年,全省文物“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评选活动开展,安徽博物院(鉴定站)的团队获得全国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集体称号”。目前,我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专兼职文物保护员近800人,一份守护,背后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们的故事是文化遗产保护这一时代命题中的真切缩影。

近3000件非遗+文创产品展示展销,2024年的“安徽非遗购物节”主场活动落地合肥骆岗公园,现场气氛热烈。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护,更是通过创新与融合,让其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新活力的重要实践。2024年,我省列为全国传统工艺手工认证试点省(共5省),1人入选“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全国10人),新增非遗专题展馆13家,成功举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交流展示等活动。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国内旅游人次、国内旅游花费同比分别增长7.4%、10.8%,入境旅游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4.8%、124.1%。“双招双引”签约、开工、投产文旅产业项目2832个,同比增长11.8%

文旅产业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黟县新春旅游邀约会近日在合肥举办。去年,黟县上榜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我省又增添一张“国字号”文旅名片。这个春节,黟县开启“非遗贺新春——桃花源里过大年”主题活动,形成“祈福、聚福、接福、添福、享福”五福临门的活动体系,邀请广大游客品味独特的徽州年味。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我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统筹山脉、水脉、文脉,以地域优秀文化为内核、自然生态景观为底色、文旅深度融合为支撑,构建板块联动、区域协同、业态多样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行走江淮大地,遇见“美丽中国”。全省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构建“一区三圈四带”,即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合肥都市科创文化休闲旅游圈、大别山红绿交融文化旅游圈、皖北文旅融合发展圈建设,打造长江、淮河、新安江、江淮运河文化旅游带。

徜徉徽州古村呼吸厚重文化的气息,探访科技企业感受创新驱动的成果,走进纪念场馆瞻仰英雄先烈的伟绩……缤纷业态,让江淮文旅出圈出彩。全省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技、工业、农业、交通、教育、商业、体育、康养等跨界融合,积极打造新产品、新业态、新玩法,不断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需求。2024年,我省入选全国首批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省,小岗村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琅琊山获评5A级旅游景区,甲、乙级民宿数量居全国前列。

文旅产业,既要强“人气”,又要强“财气”。从“春游江淮请您来”宣传推广活动到第二届“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我省大力实施“引客入皖”,做好“人气旺、市场热、消费火”文章。2024年,我省国内旅游人次、国内旅游花费同比分别增长7.4%、10.8%,入境旅游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4.8%、124.1%。

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服务既在景区内,又在景区外。从打造“安徽旅游诚信日”到选树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我省不断强化文旅系统服务意识,打响美好安徽旅游服务品牌。2024年,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动各地各单位,共同开展“人人都是迎客松”安徽文旅志愿服务行动,汇聚全社会力量营造文明有序的旅游氛围。守护黄山的“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铜陵淡水豚保护区“江豚爸爸”张八斤等各行各业的“迎客松”典型人物成为安徽文明旅游的“代言人”。

江淮大地,魅力无穷;文旅产业,潜力无限。我省成立文化旅游工作推进组,为招引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加强基金研究募集,出台各项土地支持政策,更好保障文旅项目建设。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安徽文旅板块的热度:2024年,全省“双招双引”签约、开工、投产文旅产业项目2832个,同比增长11.8%。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周明洁表示,新的一年,将紧紧围绕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筑牢文化根基、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据安徽日报)

来源:大皖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