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0月,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确定为2024年第三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宿豫区获批2024年“中央电化教育馆领航社素质课”应用试点区。
近年来,宿迁全力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智慧教育为抓手,深化数字应用,推动数字与教育融合发展。
2022年8月,宿迁市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百兆到班覆盖率实现100%,中心城区学校千兆进校覆盖率实现100%。
2023年6月,宿迁市宿城区和湖滨新区入选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培育区域。
2024年10月,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确定为2024年第三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宿豫区获批2024年“中央电化教育馆领航社素质课”应用试点区。
近年来,宿迁全力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积极探索数字与教育融合之路、创新之法,走出了一条智慧教育全场景应用的教育生态体系之路。
从线下到线上,推动教育管理服务方式变革
“网上报名、网上录取、网上通知,省事省心更安心!”提起孩子2024年报名小学一年级的场景,宿迁市实验小学幸福路校区学生家长闫贞贞赞不绝口。
这得益于该市研发的“义务教育学校阳光招生平台”。按照非必要不采集原则,该平台实现监护人户籍、居住证、房产证的即时调用,免除监护人跑腿开具。学生监护人通过支付宝、江苏政务服务App、宿心办App等入口即可实现掌上报名,避免了以往“熬夜”排队报名现象。网上报名、后台审核、线上录取、在线通知等流程实现全程线上办理。
“教育入学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招生平台的应用推动了教育数据归集,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家长少跑腿。2022年至2024年,全市45.87万名学生通过该平台入学。”宿迁市教育局副局长马祥云说。
2024年度,泗阳县经济开发区学校小学部语文教师陈都在全市课后答疑数字化平台为学生线上解答了7009道学业问题,线上指导时长511小时。“平时,我会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通过‘在线答疑’平台获得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只要有空闲时间,我就会登录平台,为孩子们在线答疑。”陈都说。
为破解“双减”背景下学生学业的个性化指导问题,宿迁做强做优课后答疑数字化应用场景,遴选全市中小学校3.8万名教师组建线上答疑指导团队。截至目前,278.66万人次中小学生通过平台提问268.5万道学业问题,解答率达97%,课后答疑数字场景应用比例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宿迁市教育局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坚持用好数字化转型这把“金钥匙”,通过“线上”解决教育“堵点”,进一步丰富教育管理服务数字化应用场景。宿迁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平台、宿迁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管理系统平台、宿迁市阳光校服采购平台等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相继投入使用,让教育管理服务网线变成“连心线”。
从“笔尖”到“指尖”,推动教与学方式变革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教育教学,倒逼教师围绕学生的“学”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2024年底,由省教育厅主办的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暨宿迁市“为‘学’而教”区域教改实践展示活动举行。宿迁市多所学校展示的“数字化课堂”,令与会专家、名师耳目一新。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例如依托UMU在线学习平台,从课前在线讨论,到课堂小组合作,再到在线测评,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我经常在平台上推送分层阅读材料,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功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了教学的精准化。”2024年“领航杯”江苏省信息化教学优质课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英语教师陈好说。
宿迁市教育局电教中心副主任肖亚军告诉记者,数字教育不仅打通了课程间的壁垒,也让教室无限扩大。近两年,该市建设“双师课堂”(城乡结对互动课堂)主讲和听讲教室400间,开展城乡“双师课堂”教学1400节,城乡学校共上“一堂课”、优质课程资源“共分享”成为常态。
在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路实验学校初三(4)班的作文课上,人工智能教学系统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可以利用智能工具探索写作知识,可以对照批改建议修改习作,也可以欣赏优秀范文,师生还能实时互动。“现在,我可以通过数字教育平台接触到更多优秀的范文和写作资源,还能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该校学生闻志铭说。
“我校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将作文批改和教学场景融合,让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作文批改建议,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可以提升批改效率,更专注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整体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厦门路实验学校副校长郭宜梅说。
记者了解到,为加快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宿迁市推动中心城区142所中小学校的3400名语文教师规模化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开展作文批改和教学融合试点,作文批改量每周递增近2万份,目前已批改26万份。
从“手端”到“云端”,催生教育发展新样态
教育数字化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宿迁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不断完善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统筹推进数字资源共享,着力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以“数字赋能”推动育人方式变革和教育高质量发展。
该市大力推动智慧校园建设,班级交互式触控一体机配备率接近100%;建设智慧平板教室227间、智慧纸笔教室93间、数字化实验室35间、数字化图书馆32个;280所中小学校创建成江苏省智慧校园,10所学校创建成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
同时,全市建设省中小学网络名师工作室27个,运用数字技术联研联培,举办数字化课堂研讨、展示等活动443场次,培训教师1.56万名;举办全市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等活动近10项,参与师生2万余人;连续举办全市教师数字素养及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参与教师1万余人。在2024年江苏省信息化教学优质课大赛中,宿迁教师斩获特等奖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在2024年江苏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4个、二等奖41个。
此外,宿迁积极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省名师空中课堂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教师常态化运用数字资源开展备课、上课和教学研讨。全市师生访问“苏e优课”2.49亿次、“名师讲堂”1.32亿次、“点播课堂”6657万次,点播资源量位居全省前列。平台提供优质试题、课件等数字资源700余万个。随着“宿e直播”栏目的开播,该市又遴选54名骨干教师组建市主播教师库,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公共数字资源283种,栏目访问量达103万次。
“下一步,我市将围绕‘云·网·端’建设,持续优化和丰富数字化转型教与学基础设施环境;围绕德智体美劳课程数字技术赋能,不断培育和应用数字化场景;规模化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管理和教学融合,助推育人方式变革;分类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执行力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培训,丰富提升师生数字素养的系列活动。”宿迁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倪成城说。
作者:王小亮 邓振
编辑:沈新雨
来源:江苏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