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大部分的流行乐歌手来说,他们都属于标准化体系唱法,有大众接受的审美价值,是传统科班音乐教育。比如说单依纯和黄霄云。但是李宗盛他创造了一种流派:不需要很好的音色,很好的声乐能力,而是以扑面而来的故事感,随性洒脱的咬字,做到了最好的情感共鸣,一开口就是阅历。声
粉丝提问:李宗盛的唱功如何?为什么很多人说他没有唱功?
这个问题,本质上是标准化声乐体系艺术和商业化体系艺术的争论。是的,业余的商业歌手同样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李宗盛就是典型的商业艺术化唱法。
对于大部分的流行乐歌手来说,他们都属于标准化体系唱法,有大众接受的审美价值,是传统科班音乐教育。比如说单依纯和黄霄云。但是李宗盛他创造了一种流派:不需要很好的音色,很好的声乐能力,而是以扑面而来的故事感,随性洒脱的咬字,做到了最好的情感共鸣,一开口就是阅历。声乐的目的就是共鸣,李宗盛给了一种唱功非学院派的商业化演唱途径。
李宗盛的唱功,恰恰是因为这种和学院派声乐体系完全不同的思维,做到了一种猎奇和艺术上的稀有。在唱功上李宗盛的方向是无法复制的,它属于一个中老年男人的一种大众情绪升华,需要强烈的个人魅力。与其说他在演唱,不如说他在表达自我,表达中老年人对于人生、情感的体悟。这种能力是大部分声乐系学生缺乏的,尤其是黄霄云。
所以,从声乐的最终目的——情绪表达上来说,李宗盛是华语音乐妥妥的T0级别歌手,他的情绪极为强烈,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力量感。但是从声乐体系上来说,那么李宗盛的唱法的的确确是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但是一旦优化又会丧失他的个人魅力,他就是这样唱的舒服,听众也听得赞叹,这就足够了。
那么李宗盛是怎么做到这种情绪表达,为什么只有李宗盛一个人可以做到这种极好的情绪表现?我们从声乐角度的分析一下,就知道李宗盛的演唱到底在干嘛,为什么李宗盛的演唱能够打动人?
从音色上讲,但凡要具有较高的市场辨识度,那么音色一定是在明亮度或者颗粒度上下功夫。大部分的2020年之后的歌手和科班生,都是以明亮度为主:比如说单依纯的R&B弱混、黄霄云的头声美声花腔,以及早期的张靓颖、张杰他们的海豚音,张韶涵、张信哲他们的音色思维都是走向了明亮度音色。以强烈的音色芯体作为抓耳和辨识度的方向。
这是大部分商业对于音色的认知:嘹亮的音色更好听,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民乐思维,比如唢呐就是典型的人声器乐化的典范Solo。但是除了明亮度之外,还有一种音色同样可以完成现象级的传播和歌手辨识度的普及那就是:颗粒度音色——烟嗓、咽音、沙哑天然具有男性魅力和沧桑的故事感。
音色颗粒度,就是李宗盛为什么包含情感,情绪让听众扑面而来的关键。更底层的原因是:声带的退化,随着我们的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声带音色会越来越沙哑,相比于孩子轻松可以上G5的高音,中老年人的音色会慢慢丧失芯体和明亮度听感,走向沙哑。这种天然的生理规律,是音色颗粒度具有更强烈的情绪的底层逻辑——老年人的阅历会让沙哑的音色更具有故事感。
李宗盛的音色选择,是一个具有现象级能力的中老年定位,而他的音乐类型、歌词的主题又是基于中老年的奋斗和乐观豁达,两者之间形成了音乐上的情绪匹配。而这才是李宗盛唱功最大的立足点:什么样的音色、唱对应的歌曲。既然自己走向了50岁中老年生活,那就不要再唱20岁的卿卿我我了。我们对比一下就知道其他歌手的问题在哪:
陶喆55岁,还是唱R&B情歌,虽然很好听。但是实际上陶喆就是典型的音色沙哑却唱着20岁的歌曲。周杰伦43岁,还是唱23岁的情歌,而音色已经完全从明亮度走向了沙哑,音色情绪和歌曲情绪冲突,造成了唱功的崩盘。大部分的歌手都是这样,他们在中后期缺乏典型的代表作,缺乏对于走向了人生新阶段的音乐理解和代表作品。而这才是李宗盛的强项:他一直在热爱音乐,持续输出不同人生阶段的音乐,这才是教父的本质,而不是将音乐单纯作为赚钱的手段。所以,我们会看到:大部分的商业歌手都在走向一条市场需求的明亮度音色,但李宗盛他选择了更符合他年龄状态的颗粒度音色,但是有没有走向隔壁老樊的烟嗓化音色,因为烟嗓的问题更大,是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表演。而李宗盛作为中老年人,他的音色沙哑颗粒度,并不是一种少年模仿老年的主动摩擦,而是一种自然的生理音色退化造成,更具有真实性。
真实性的音色力量,具有大量低频信息和泛音,这实际上摇滚音乐的本质:真诚、真实感才具有较高的共鸣,因为时代的痕迹完全保留。
2:音域,李宗盛的音域比想象之中的更好:G4长音,硬顶Ab4!音域整体一个八度+小六度从音域上讲,李宗盛的整体音域表现,其实比大部分华语职业歌手更要更好。具体如下:
1:常用音域:C3-Ab4,一个八度+小六度。这已经高于行业标准的一个八度+四度,多了3个Key!2:质量音域:C3-G4,一个八度+五度。山丘的主副歌音域,质量都很高,其中D4的密集咬字较多。从音域上讲,李宗盛的音域其实非常不错的。简单对比一下:张学友在他55岁的时候G4已经很吃力了,CD录制版都属于破音的边缘。F4的表现反而很好。但是李宗盛发布《山丘》是在55岁的时候,发布的《山丘》副歌的最高音强咬字是G4,而在最后的桥的升Key部分,有一个Ab4的高音硬顶。
所以实际上,李宗盛的歌曲难度并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容易唱,但凡开口之后,就会知道难度在哪里。
在腔体表达上,李宗盛和大部分流行声乐歌手不同,他是一个典型的老牌咬字腔体思路:李宗盛他没有太多的欧美化思维,也就是连奏归韵,因为流行声乐的本质是哼鸣的连奏,连奏对于腔体共鸣的要求很高,基本功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
李宗盛反而有一种更贴近中文咬字的顿挫感,他并没有掩盖中文咬字不适合连奏的问题,反而是认为中文的顿挫感更适合断奏,断奏和连奏就是两个典型的声乐审美类型。连奏更具有歌唱型,余音绕梁的那种。而断奏的情绪更强烈,上下起伏,情绪冲突较大,中文咬字天然具有顿挫感,所以更适合断奏咬字。具有文化属性听感。
这种文化归属,也是大部分商业歌手不具备,当然张学友具备。其实本质上李宗盛身上体现的唱功思维,更多的是华语音乐文化几十年的沉淀:音色偏向于颗粒度、音域偏向于低频,咬字偏向于文化顿挫感,这就是典型的华语歌手,而不是欧美体系唱法。当下的新人其实有较多的欧美化,文化归属的本质,才能决定一个歌手是否具有长期的发展空间。
综上,我们会发现:一个歌手的唱功,并不是只有一套声乐标准。在大部分情况下,只要歌手可以很好的提供足够的音乐内容和情绪张力,都满足声乐达到表达情绪的目的。就没有所谓的标准化,所以李宗盛的唱功其实恰恰做到了一个:当歌手慢慢老去的时候,不应该用50岁的阅历去做20岁时的音乐,50岁的歌手就应该做50岁的音乐。
这才是李宗盛的魅力所在,而恰恰大部分所谓天王天后的问题就在于——20岁他们一无所有,愿意做音乐。而在50岁时他们已经腰缠万贯,忘记了成为歌手的初衷,不再提供高质量的音乐。希望未来李宗盛具有更好的作品。
来源:小辫子的小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