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几个月孩子们很认真的在做视频,为同龄人介绍大学各个专业的相关的知识,起因是大女儿到了选专业的时候,她在查询的时候发现没人在做这个事情,她干脆和妹妹自己动手做起来,从查资料、写内容、拍视频、后期制作都自己摸索,期间占用了她们大量的课余和周末时间,但是她们乐此
最近几个月孩子们很认真的在做视频,为同龄人介绍大学各个专业的相关的知识,起因是大女儿到了选专业的时候,她在查询的时候发现没人在做这个事情,她干脆和妹妹自己动手做起来,从查资料、写内容、拍视频、后期制作都自己摸索,期间占用了她们大量的课余和周末时间,但是她们乐此不彼,目前视频播放量过万,粉丝关注量也数百,虽然并不多,但是两个孩子都很有动力继续做下去,还介绍给同学希望吸引更多同龄人加入。
这让我想到自制力和自驱力这两个能力,不仅是孩子,对于我们每个人,自制力和自驱力都至关重要,相比之下自制力和自驱力哪个更重要呢?
打造积极人生的标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陈会昌教授曾经主持一项长达19年的研究,从2岁起开始跟踪研究208个普通孩子的社会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结果发现:“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两颗种子,第一颗种子的核心品质是自我控制力,是控制自己、按照外界环境提出的要求,学习社会期望的知识、技能,完成成人要求的任务的能力;第二颗种子的核心成分是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出于个人内在兴趣、动机和愿望,自发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能力,孩子成长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两颗种子都饱满地、和谐平衡地得到发展。”
我们知道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这个著名的实验前后超过60年(棉花糖实验:提升自控力及人生成功的秘密),说的是自制力:自我控制和延迟自我满足的能力,根据《棉花糖实验》作者著名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的研究也表明:孩子的自制力是可以通过后天教育来培养和加强的能力。
自制力是指人们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既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去执行采取的决定,又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与之相反是任性。对自己持放纵态度,对自己的言行不加约束,任意胡为,不考虑行为及后果及事态带来的影响。比如现在经常出现的“躺平一族”。
自制力,主要体现在“制”字上,可以理解为自我控制,对外界诱惑及自身行为习惯的一种控制。自我的控制,通过调节自我的心态,支配自我的一种能力,可以通过增强自我的意志力来提高。缺乏自制力,就不会形成良好的习惯行为,严重点会因为抵挡不住外界诱惑。 而自驱力是指个体在没有外部压力或监督的情况下,主动追求目标并自我激励的能力。
内驱力代表的是我们内在的动机和激情,“驱”使我们行动并追求自己的目标。
古人讲“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中一个方面说的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一个积极的人必然有着很强的自驱力和自制力。
自驱力和自制力同样重要
自制力和自驱力是一个人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培养的?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但经过培养,可以习惯成自然,不断巩固和加强。
达芬奇是著名的全才,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持续一生的好奇心:对于知识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不断地学习和实验,我们看到他长达数十万页的研究笔记,还有他发明的“达芬奇睡眠法”-可以让他每天只睡2-3个小时,达芬奇在绘画、雕塑、建筑、解剖、水利、戏剧、物理、化学、数学等等方面都有所建树,成为历史的一个传奇,背后是他强大的自驱力和自制力。
而这也是长期主义的基本能力,比如养成一个好的爱好,运动或者艺术,都需要长期的坚持和投入,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和长期主义背后是对于自己事业的自驱力,我们的精力和时间都有限,自制力让我们抵制诱惑,始终如一。
我们没法让自己和孩子成为达芬奇这样千年一遇的奇才和通才,但通过培养自驱力和自制力,同样可以有一个积极的人生,去主动地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譬如一项运动、一项技能,譬如一个实验、一个专业、一个领域,去找到、去专注、去探索。
来源:翟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