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细胞疗法为HIV感染者带来了新生

360影视 2025-01-18 06:00 2

摘要:截至2023年底,全球现存活HIV感染者达3990万,当年新增感染者约为130万,而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的人数则高达63万,即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人因艾滋病离世。这一数字远高于2025年设定的目标——25万人。面对当前艾滋病防治的严峻形势,细胞治疗在艾滋病领域的应

截至2023年底,全球现存活HIV感染者达3990万,当年新增感染者约为130万,而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的人数则高达63万,即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人因艾滋病离世。这一数字远高于2025年设定的目标——25万人。面对当前艾滋病防治的严峻形势, 细胞治疗在艾滋病领域的应用成为了一线希望。

艾滋病治愈的希望

自2009年蒂莫西·布朗成为全球首例艾滋病治愈病例以来,医学界在艾滋病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布朗的治愈归功于他接受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体细胞携带CCR5△32突变,这一基因突变使得艾滋病毒无法在患者体内存活。布朗的案例为艾滋病的治愈提供了新的思路,即通过特定基因突变的干细胞移植来实现病毒的根除。

随后,2020年,LANCET杂志报道了伦敦大学病毒学院团队完成的第二例治愈病例。同年,Cell杂志报道了第三例,也是首位女性治愈病例,她接受的是脐带血干细胞移植。2023年,Nature Medicine杂志报道了杜塞尔多夫病例,患者保罗·埃德蒙兹成为目前已知年龄最大的治愈病例,超过60岁。2024年,HIV Glasgow大会上,法国马赛报道了一个潜在的第八例HIV治愈病例,同样为女性。

这些成功案例不仅为艾滋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推动了对艾滋病治愈机制的深入研究。

成功的关键因素

分析这些治愈病例,可以发现几个关键因素。首先,供体细胞携带CCR5△32突变是成功的关键。这一基因突变使得艾滋病毒无法进入宿主细胞,从而阻断了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其次,高超的移植技术和严格的医学标准也是确保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移植过程中需要精心设计治疗方案,严密监控并发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此外,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也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在患者被诊断出艾滋病合并血液肿瘤的早期,及时进行细胞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的成功率。例如,2024年HIV Glasgow大会上报道的潜在第八例HIV治愈病例,患者在诊断急性白血病后,第一时间进行了以同时治愈白血病和艾滋病为目的的细胞治疗。

云南的治疗现状

云南省传染病医院自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肩负着云南省艾滋病防治的重任。作为该省艾滋病防治的重点医疗机构,医院目前承载着为全省12万名艾滋感染者提供诊疗服务的使命。这包括检测试剂的采购、抗病毒药物的发放以及全面的医疗照护。多年来,医院接诊了众多艾滋病合并血液肿瘤的病例,这些患者的病灶遍布全身,且大多数处于中晚期。值得注意的是,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初次诊断时,骨髓已经受累。此外,超过50%的患者在确诊肿瘤的同时,也被诊断出感染了艾滋病。

面对这些复杂病例,医院采取了综合整体的治疗模式。在评估患者情况后,既进行抗病毒治疗,也进行肿瘤治疗,两者兼顾。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目前艾滋病的耐药形势相当严峻。例如,北京协和感染科的曹玮教授就分享了一个对所有现有抗病毒药物均产生耐药的病例。这提醒我们,在为患者提供诊疗的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在治疗手段上,医院采用了化疗、局部放疗、鞘内注射等多种方式,并争取在云南省血液团队的支持下,为中高危、高危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后,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尽管如此,治疗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干细胞的获取和应用需要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严格的医学标准,移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免疫排斥反应等并发症也需精心设计治疗方案和严密监控措施。已报道的治愈病例背后,是数百个失败的案例。

成功案例

医院收治了一名65岁的原发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该患者在初次诊断时,骨质破坏严重,无法恢复。经过首次化疗降低肿瘤体积、控制肿瘤进展后,多学科会诊决定进行截肢手术,并继续完成化疗。在治疗过程中,医院还协助患者安装了义肢,并进行了后期的功能锻炼。通过综合治疗,患者不仅成功控制了肿瘤,还恢复了基本的生活能力,确保患者不仅活下来,还要活得好。

另一名高危伯基特淋巴瘤患者在经过4周期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在北大肿瘤医院宋玉琴主任团队的帮助下,该患者进行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该患者已生存了113个月,HIV控制良好,生存质量也很高,展示了综合治疗模式的有效性。

还有一名颈部大包块伯基特淋巴瘤患者,初诊时口咽间隙几乎完全堵塞,呼吸不畅、无法正常进食。经过医院的综合治疗,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目前,该患者的生存质量良好,展示了医院在处理复杂病例方面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

这些成功案例不仅为艾滋病合并血液肿瘤的患者提供了治疗的希望,也为医疗团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综合治疗模式,医院在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面临的挑战

尽管细胞治疗为艾滋病的治愈带来了希望,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供体细胞获取困难:携带CCR5△32突变的供体细胞稀缺,尤其是对于我国患者,找到合适的供体极为困难,这限制了治愈病例的数量。

技术要求高:干细胞移植需要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严格的医学标准,从供体细胞的筛选到移植过程的监控,每一个环节都需精确操作。

并发症风险:移植过程中可能出现免疫排斥反应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移植失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医疗团队需精心设计治疗方案,严密监控患者指标。

科研进展:科研界正在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如基因编辑技术有望人工制造携带CCR5△32突变的干细胞,解决供体细胞稀缺问题。新型免疫疗法也在研究中,旨在降低移植并发症风险。

未来展望

闵海燕教授认为,为合并肿瘤的HIV感染者找到治愈方法需要满足安全、有效、可及性高三个条件。她提出,理想的治疗模式应包括建立统一规范的艾滋病合并血液肿瘤诊疗流程和完善的启动机制。在全面细致评估病情后,使适合的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安全、有效的细胞治疗。这样的诊疗模式建立需要国家感染性疾病中心的主导和引领。

国家感染性疾病中心在推动这一诊疗模式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制定标准和规范,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中心将有助于提高全国范围内艾滋病合并血液肿瘤的治疗水平,确保患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展望未来,艾滋病治疗的发展方向包括新的治疗技术和方法。基因编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望解决供体细胞稀缺的问题,新型免疫疗法将降低移植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此外,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重要性也将得到更多重视,以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生存质量。

专家简介

闵海燕教授

职务:云南省传染病医院/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主任医师,血液肿瘤科(原感染二科)主任。

学术职务

• 中国免疫学会感染免疫分会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淋巴瘤专委会委员

•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HIV合并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血液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委员

• 云南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 抗癌协会云南省血液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 云南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 云南省转化医学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抗癌协会云南省淋巴瘤分会常委

专业背景:从事艾滋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诊疗多年,对艾滋病合并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的诊疗有丰富的经验,同时对血液肿瘤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及耐药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的处理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学术成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 9篇(一作/通讯8篇)。

职务:云南省传染病医院/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主任医师,血液肿瘤科(原感染二科)主任。

学术职务

• 中国免疫学会感染免疫分会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淋巴瘤专委会委员

•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HIV合并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血液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委员

• 云南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 抗癌协会云南省血液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 云南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 云南省转化医学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抗癌协会云南省淋巴瘤分会常委

专业背景:从事艾滋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诊疗多年,对艾滋病合并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的诊疗有丰富的经验,同时对血液肿瘤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及耐药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的处理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学术成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 9篇(一作/通讯8篇)。

你们觉得细胞疗法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对未来的医疗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看法和期待!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