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1 月 7 日首次对接因技术问题推迟;9 日的第二次尝试,航天器在转移中过度漂移,对接失败;12 日第三次对接,在接近成功之际撤离。这引发外界对印度航天技术的质疑。然而,印度航天人未被挫折打败,他们将分析数据并开展更多地面实验以优化技术。印度在航
2025 年 1 月 7 日首次对接因技术问题推迟;9 日的第二次尝试,航天器在转移中过度漂移,对接失败;12 日第三次对接,在接近成功之际撤离。这引发外界对印度航天技术的质疑。然而,印度航天人未被挫折打败,他们将分析数据并开展更多地面实验以优化技术。印度在航天领域虽处于发展阶段且此次受挫,但过往月船三号的成功表明其有探索潜力,其在太空探索道路上仍将继续努力前行。
这个装置可不简单,它的最大粒子流能达到大于 10 的 24 次方每平方米每秒,单次放电时间超过 1000 秒,最高中心磁场高于 3 特斯拉,综合参数在国际上名列前茅。那它有什么用呢?在聚变堆里,偏滤器是非常重要的部件,其材料在等离子体轰击下的性能很关键。“赤霄” 就能模拟偏滤器面临的恶劣环境,像高热流和强粒子流协同的环境,这样就能深入研究材料的性能,为未来聚变堆材料和部件的优化提供关键数据。这一装置的建成,为我国在聚变堆研究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球能源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希望。
斑马鱼进入空间站开启实验,在独特的水生生态系统中成功繁殖,这一成果创造了国际空间水生生态系统在轨运行最长纪录,实现中国太空脊椎动物培养的突破,为后续太空生物研究搭建重要平台。水稻在空间站完成 “从种子到种子” 全生命周期培育,还得到新的种质资源,这对解决太空粮食问题意义非凡,也为植物在微重力下的生长研究提供了新依据。在人体健康方面,通过对骨骼肌细胞在轨培养和研究,发现了空间微重力环境下肌萎缩的可能机制,这将有助于保障航天员健康并为地面相关疾病研究提供新思路。中国空间站的成果正推动着人类太空探索不断向前。
“Resilience” 月球着陆器携带微型月球车,目标是月球正面北极附近的冷海。这是 ispace 第二次尝试登月,其上次于 2023 年 4 月登月失败。“蓝色幽灵” 着陆器则要先绕地 25 天,再绕月 16 天,预计 2025 年 3 月上旬登陆危海。若成功,着陆后半小时就会传输月球表面高清晰图像,任务预计持续 14 天,还将运送 10 个 NASA 科学仪器,这也是 CLPS 计划下的重要一步。此次发射是商业航天在月球探索领域的又一重要尝试。
铌作为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和核能等领域的关键金属,我国虽储量达 470 万吨居世界第二,但存在利用难题。此次攻关,我国地质科研人员创新研发工艺技术,铌精矿品位从 5% - 8% 跃升至 17%,回收率从 20% 提高到 50%,伴生资源也能综合利用,盘活 92.9 万吨铌资源。这一成果不仅实现了庙垭矿床的经济利用,更是我国铌资源自给自足、保障供应安全的关键一步,也是地方与国家部门合作在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优秀样板。
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中,刘梦婷在克拉根福站摘金后于克雷施贝格站获第四名,她凭借稳定的 1080 动作和良好的心态在不同场地展现实力。熊文会也在克拉根福站实现突破,首次闯入决赛圈。单板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克雷施贝格站更是喜讯连连。杨文龙在经历低谷后状态回升,凭借精湛的 1800 和 1980 动作夺冠,圆了 “金牌梦”。18 岁的张小楠首次征战世界杯便在本站闯入决赛并获第四名,创造中国女子选手在该项目的最佳成绩。中国滑雪选手在奥地利的出色表现,不仅彰显了他们的实力,更激励着更多人投身滑雪运动。随着米兰冬奥会的临近,他们的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近日,中山站首次利用我国自主卫星实现高速网络通信,网速近 100 兆,如同从 2G 提升到 4G。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极地科考通信技术取得重要进步,虽然目前尚不清楚这将对科考工作和队员生活带来哪些具体影响,但无疑是我国在南极科考领域的又一积极成果。
来源:老陈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