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精神医学领域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人精神障碍诊疗,以及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成果。这些进展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精神障碍的理解,也为诊疗手段的创新和精神健康服务的优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24年,精神医学领域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人精神障碍诊疗,以及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成果。这些进展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精神障碍的理解,也为诊疗手段的创新和精神健康服务的优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 重视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完善精神卫生诊疗体系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成立,并于2024年2月首次召开全体会议,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部署发挥咨询委员会优势,推动做好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2024年5月,教育部决定将每年5月定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师生和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利用“家校社医”协同机制,紧密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资源与服务,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质增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 多学科联合共建,共同促进精神医学快速发展
多学科联合是现代医学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2024年9月,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神经协作组在沈阳正式成立。该协作组聚焦于神经精神共病的管理,旨在推动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深化,为共病患者提供更全面、精准的诊疗服务。精神神经协作组的成立,标志着精神医学与神经病学的交叉互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不仅为多学科联合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平台,也为创新精神障碍研究范式、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 中国神经发育障碍脑科学大数据联盟正式成立
孤独症作为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对患者的社交、沟通和行为模式产生长期影响,对生活质量、家庭及社会功能造成严重损害。但目前的治疗手段不足以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2024年9月,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牵头,联合国内8家临床和科研机构,依托中国脑计划“脑健康大数据平台”,中国神经发育障碍脑科学大数据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通过数据共享和跨学科合作,致力于推动孤独症及其他神经发育障碍领域的研究和临床诊疗发展,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孤独症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四、 氯胺酮抗抑郁机制的突破性发现
2024年,抑郁症机制研究领域实现了重大进展。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在氯胺酮抗抑郁作用机制——以外侧缰核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为核心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氯胺酮对NMDA受体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脑区特异性,且外侧缰核是氯胺酮发挥作用的起始靶点脑区。这种脑区特异性的作用可能与氯胺酮活动依赖的药物特性、不同脑区神经元的活动性差异以及不同脑区突触外NMDA受体的储备量有关。这一发现不仅为氯胺酮抗抑郁作用的机制研究开辟了新视野,而且为临床上氯胺酮的用药策略优化及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五、 脑-肠轴交互作用:解锁睡眠问题治疗的新靶点
目前,睡眠障碍的问题日益增加,引发了一系列健康问题。2024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其合作团队研究发现了碎片化睡眠对小鼠肠道产乙酸菌群的影响,发现外源性提高全身和下丘脑乙酸水平能够改善因碎片化睡眠引起的代谢失衡和认知功能损伤,为理解乙酸在维持睡眠紊乱中代谢稳态和认知功能方面的作用提供了新机制。该研究说明睡眠障碍的发生发展涉及多个系统的相互影响。因此,深入探索精神障碍的体-脑交互机制对于发现精神障碍的精准干预新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六、 无液氦量子脑磁图技术引领精神医学新突破
七、 居家使用的神经调控技术:将精神障碍治疗带入家庭
近年来,神经调控技术如经颅磁刺激、经颅电刺激、磁休克以及深部脑刺激等在精神障碍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这些治疗通常需要患者每天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且需持续数周。然而,2024年,东伦敦大学和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团队通过一项大规模Ⅱ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揭示了新的可能:一种远程监督下居家进行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使患者能够在家中接受治疗,免去了频繁前往医院的麻烦。这一发现不仅为精神障碍的个性化物理治疗开辟了更多潜在应用场景,还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
八、 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大模型推动精神医学变革
人工智能技术在精神医学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为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提供了新路径。在智能机器人方面,2024年,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人工智能心理服务机器人“北小六”在北京市第二十六届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引起关注,其心理测评和正念冥想等功能,成为精神心理健康服务智能化和普及化的典范;在大模型方面,我国首款精神心理人工智能大模型PsychGPT的推出,通过深度学习支持疾病诊断、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简化病历生成,大幅提升精神科医生的工作效率,其多模态医疗数据分析能力为精神科医疗和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人工智能和精神医学的深度融合,精神医学将在疾病预防、诊疗与康复领域实现全面优化,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九、 临床常见精神障碍诊疗的新共识
为规范临床常见精神障碍的治疗,领域内专家基于最新临床实践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并推出了相关治疗共识。《失眠症数字疗法的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发布,推荐了如数字化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基于虚拟现实的放松疗法和远程神经生物反馈技术等失眠症数字疗法,并针对监管方式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13条意见;《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综合生物、社会、心理三大因素,为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治疗提出了21项共识建议,规范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
十、 脑疾病临床研究大数据与样本库平台
随着这些进展的深入应用与实践,未来精神医学将变得更加精准、高效、智能,为更多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实际的临床效益,为全球精神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文章主要用于传播正能量,宣传健康资讯和发布六盘水卫生健康系统动态,除注明转载外,均系本单位供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和引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站将根据需要全部转载或部分摘录、引用未作版权声明的文章,以传播优秀资讯。转载文章若有侵权,请相关所有权人及时联系删除。谢谢合作!
期刊:第2662期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