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县构建多元特色课程——让课后服务从“常态化”走向“高质量”

360影视 2025-01-20 08:04 3

摘要:“将开水注入茶盏,慢一些……”幽幽茶香萦绕在茶室里,课堂一片安静,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认真学习茶叶冲泡技艺,细细品味茶文化的魅力。这是顺昌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富州校区课后服务中茶课堂上的一幕。

“将开水注入茶盏,慢一些……”幽幽茶香萦绕在茶室里,课堂一片安静,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认真学习茶叶冲泡技艺,细细品味茶文化的魅力。这是顺昌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富州校区课后服务中茶课堂上的一幕。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减负增效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落实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校育人品质的关键。近年来,顺昌县各校积极推进课后服务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突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建立“作业辅导+兴趣拓展+素养培养”的“1+1+1”多元课程体系,推进“2+N”课后服务模式(“2”即作业辅导和体育活动2项基本服务,“N”即科普、文艺、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等拓展服务),切实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

顺昌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富州校区把大圣文化、茶文化融入延时服务项目,成立了“圣心学堂”,聘请校外茶艺师教授茶艺知识。同时,与顺昌茶企“大圣归莱”对接,在学校开辟“上美茶园”指导学生种植茶树,并以此为契机开发了以“了解茶文化,茶香伴我行”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此外,大圣武术、油彩石画等也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热门课程。

“我们在开设课程前先进行摸排,了解孩子的喜好和家长的意向,并结合大圣文化、理学文化、红色文化等进行课程设置,培养、聘请一批专业教师对孩子进行课后辅导,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收获健康、知识、友谊,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在孩子们心中根植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顺昌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富州校区党支部书记、执行校长王凌静表示。

顺昌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思贤校区是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排球传统基地校,多年来,学校在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上屡创佳绩,以“扎扎实实、顽强拼搏、团结合作、刻苦钻研”的排球精神,赋能每一项延时服务开展,已形成动静相生、开放多元的“律·动”校园文化。

“在女排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更加坚定了以训带学、以学促练、以练促赛,打造福建省校园排球品牌的信心决心。”教练林春晓说,学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扬女排精神,培养坚韧不拔、勇于挑战、永不言败的品格。

“在打排球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团结协作和奋勇拼搏,在比赛的过程中,我们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这是中国女排精神对我们的激励。”思贤校区六年级学生邓叶萱说。

此外,思贤校区还将顺昌本地乡土文化中的美食文化融入课后服务,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以“亲子厨房”的方式开展,由教师与家长共同指导,学生们动手实践,制作出“灌蛋”“糍粑”“元坑烧馒”“拍拍粿”等顺昌传统美食,此举激发了大家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学校是推广乡土文化的重要阵地,要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让乡土文化精髓在教育中传承。‘亲子厨房’劳动实践课程不仅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还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顺昌县实小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总校长廖宏清表示。

朱子诗社、非遗手工面塑、民间剪纸、陌上花文学社、星火科创社、创意编程……目前,顺昌县34所义务教育学校组建社团400余个,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达94.5%。

“顺昌竹木工艺画源于宋朝宫廷装饰画,以竹笋壳、杉木为主要原料,以桃胶、朱砂、青金石、孔雀石等为辅助材料。其制作工序复杂,需浸泡、熏蒸、漂洗、整平、熏烫……”在顺昌二中课后服务上,省级非遗传承人谢范生给学生讲解竹木工艺画的制作过程。看着手中的竹片在自己的努力下变成一件初具雏形的作品,不少学生在初次尝试竹木工艺画后,便被这项艺术的独特魅力所折服。

“学习竹木工艺画会让我安静下来,可以修养品性。我希望自己能掌握好这项技艺,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该校高一年级学生刘宗杰说。

“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是一项顺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 是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有效减轻家长负担的重要举措。”顺昌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经政表示,下一阶段,将结合朱子文化、红色文化、大圣文化等当地特色文化和科学教育内涵,持续深化课后服务内容,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同时,不断健全课后服务机制,确保活动更规范、内容更优质、服务更高效,让课后服务从常态化走向高质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

来源:教育信息速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