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寒,每年1月20日或者21日都会准时到来,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这一天呢?这是因为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察太阳运动规律,总结出来的太阳历法,在1月20日左右的时候,太阳到达黄经300度的位置。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当岁月的指针悄然指向大寒,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站,冬天将要结束,春天即将来临,新的四季二十四节气开始新的轮回。
大寒,每年1月20日或者21日都会准时到来,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这一天呢?这是因为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察太阳运动规律,总结出来的太阳历法,在1月20日左右的时候,太阳到达黄经300度的位置。
古人认为大寒是一年最寒冷的一天,民间素有“大寒小寒,冷成一团” 的说法。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呢?首先是太阳位置,冬至的时候达到南回归线,从冬至开始太阳逐渐北移,但是由于太阳直线点依然在南半球,对于北半球来说,获得的太阳热量不足补充夜晚释放的热量,因此一天下来整体温度还是处于下降状态,最终在大寒的时候达到最低。其次是冷空气的影响,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在东部地区都处于季风气候影响,冬季的时候来自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气压,西伯利亚地区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冷空气堆积,形成高压区,向着身处南方的我国步步紧逼,每年12月份到1月份这期间,西伯利亚冷空气最为强劲的时候,这段时间也是我国一年之中最冷的一段时间,而大寒恰好在1月底,积聚已久的寒气彻底爆发。
说完大寒为什么寒冷,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来了,都说冬至吃饺子,那大寒吃什么好?咱们中国的老祖宗,给他的后辈子孙们,吃出一副好体质,一生要强的中国人在不怕过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能吃的是食材,不好吃的是药材,不能吃的是建材,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甚至怕我们这些后代子孙忘记吃,什么时节吃什么东西,老祖宗都有一套说法,给安排好了。
在南方,大寒时节吃糯米饭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习俗。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决定吃的,其中可是大有讲究。民间老一辈人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会感觉暖和,能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中医理论也认为,糯米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食用再合适不过。
每到大寒时节,家家户户都会精心准备糯米饭。他们通常会在糯米中加入腊肉、腊肠、花生米、虾米等食材。这些食材搭配在一起,不仅口感丰富,而且营养满满。想象一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糯米饭,那种温暖和幸福的感觉,瞬间就能驱散冬日的严寒。
这个时候再约上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开怀畅饮,简直是人生一大幸事。东汉蔡邕在《独断》中就有记载:“腊者,岁终大祭,纵吏人宴饮也 ”,唐代元稹曾在诗中描绘:“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从东汉到唐代,跨越数百年的时光,中国古人们选择了同样的方式去度过大寒,说明这种方式已然融入了中国文化基因之中。想象一下,在那个寒冷的时节,屋外寒风凛冽,屋内人们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烫上一壶美酒,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谈天说地,分享着生活的喜怒哀乐。文人墨客们谈论诗词歌赋,平民百姓讲述奇闻轶事,酒在杯中流转,情在心中荡漾,冬日也就不那么寒冷了。
话说,朋友们你们那里大寒吃什么呢?有什么习俗,快在评论区告诉吧。
说完关心的吃,我们也得关心未来的气候变化。在漫长的岁月里,古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经验总结,留下了许多关于大寒的谚语。这些谚语就像一把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了解自然规律和气候变化的大门。
今年的大寒对于南方来说,总体还是偏温暖的,这种反常情况,我们能够从民间谚语中获知什么信息呢?
“大寒不寒,来年不丰”
这句谚语直接反映了大寒时节的气候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紧密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大寒时节应该是寒冷的,这样的低温环境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意义。
如果大寒不寒,气温偏高,那么对于越冬的小麦等作物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温暖的天气会让小麦生长过快过旺,就像一个孩子在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被迫快速成长,容易出现提前拔节的现象。而提前拔节的小麦,抗寒能力会大大降低,一旦后续遇到低温天气,就极易遭受冻害,导致减产。
另外,冬季气温高,还会让那些躲在角落里的害虫和病菌们乐开了花。它们原本应该在寒冷的天气里老老实实待着,甚至被冻死,但温暖的环境让它们得以存活和繁衍,来年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就会大大增加,这无疑会给农作物带来严重的威胁,进一步影响收成 。
“大寒暖如春,人畜皆难安”
这句谚语生动地描绘了大寒时节气温异常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人和牲畜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已经适应了四季分明的气候规律。
当大寒时节本该寒冷的时候却温暖如春,这就打破了人和牲畜原有的适应节奏。对于人来说,身体可能会因为这种异常的气温变化而难以适应,从而增加患病的风险。比如,原本准备好抵御严寒的身体,突然处于温暖的环境中,免疫系统可能会出现紊乱,一些冬季常见的疾病可能会趁机找上门来。
对于牲畜而言,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理机能也会受到影响。例如,牛羊等牲畜可能会因为气温的异常而出现食欲下降、生长缓慢等问题。而且,异常的温暖天气可能会让一些原本在冬季处于休眠状态的病菌和寄生虫活跃起来,牲畜感染疾病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大寒和春分,这两个看似相隔甚远的节气,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句谚语就揭示了它们之间在天气上的关联。
大寒时节,是冷暖空气交汇最为激烈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天气状况对后续的气候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如果大寒不寒,那么往往意味着大气环流出现了异常,冷空气的势力相对较弱,而暖气团则较为活跃。
等到了春分时节,这种异常的气候状况可能会延续下来。原本应该是春暖花开、气温回暖的春分,可能会因为大寒时的气候失常,而出现气温偏低、回暖迟缓的现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倒春寒现象。倒春寒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极为不利,正值生长关键期的作物可能会遭受冻害,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大寒暖烘烘,九九倒春寒”
在我国传统的 “数九” 计算寒天的方法中,九九八十一天过后,便是春暖花开的时候,也是春耕播种的重要时节。这句谚语提醒我们,如果大寒期间的气温异常温暖,那么在九九时节,就很可能会遭遇倒春寒。
大寒期间的温暖天气,可能会让土壤中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发生变化,影响农作物种子的休眠和萌发。而且,温暖的环境也会让害虫和病菌提前苏醒和繁殖,为农作物的生长埋下隐患。
当九九时节倒春寒来临时,气温骤降,这对于刚刚播种的农作物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种子可能无法正常发芽,幼苗可能会被冻伤冻死,农作物的生长速度也会减缓。同时,低温天气还可能会导致病虫害的爆发,进一步威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
“大寒不寒,来春必冷”:真的靠谱吗?
在民间关于大寒的众多谚语中,“大寒不寒,来春必冷” 这句谚语流传甚广,它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下面,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一探究竟。
从气候规律的角度来看,大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处于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段。在正常年份,此时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冷空气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带来严寒天气。
然而,当大寒不寒时,这表明大气环流出现了异常变化。原本应有的冷空气活动减弱,暖湿气流相对强盛,这种异常的环流模式可能会在后续的季节中持续或调整。到了春季,冷空气可能会重新积聚力量,与暖湿气流再次交锋,从而导致气温骤降,出现寒冷天气。
历史上,有许多案例可以为这句谚语提供一定的佐证。比如在明朝末年的一些文献记载中,有大寒时节天气异常温暖的情况,而到了次年春天,多地出现了严重的倒春寒现象。
当时,正值农作物返青生长的关键时期,突如其来的寒冷天气导致大量农作物遭受冻害,粮食减产严重,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饥荒。再如清朝的一些地方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大寒不寒的年份,来年春天的气温明显偏低,给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现代气象科学为我们理解这句谚语提供了更深入的视角。大气环流是影响全球气候的重要因素,它就像一个巨大的 “传送带”,将热量和水汽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输送。
当大寒不寒时,可能意味着大气环流的正常模式被打破,极地涡旋的位置和强度发生变化,导致冷空气的分布和活动规律失常。这种失常可能会延续到春季,使得春季的气温难以按照正常的节奏回升,反而出现阶段性的寒冷天气。
另外,海洋温度的异常变化,如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也会对大气环流产生深远影响。在某些特殊年份,这些海洋现象可能导致大寒时节的气温异常,进而影响到后续春季的气候状况。
大寒,这个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站,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情感。大寒,它不仅仅是一个代表寒冷的节气,更是大自然周而复始循环中的关键一环。它承接着冬季的严寒,又孕育着春天的希望,就像黎明前的黑暗,虽然寒冷,但却预示着光明即将到来。
大寒来了,新年还会远吗?过年啦!提前祝家人朋友们,蛇年好!
来源:青衫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