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3年,妮娜7岁时,跟随父母离开俄罗斯,来到中国新疆伊犁生活。在这里,广袤的草原和壮丽的天山成了她童年的背景,家庭的温馨也为她的成长增添了不少色彩。父亲是位脚踏实地的中国商人,母亲则是一位温柔而坚韧的俄罗斯女士。
初抵新疆
1933年,妮娜7岁时,跟随父母离开俄罗斯,来到中国新疆伊犁生活。在这里,广袤的草原和壮丽的天山成了她童年的背景,家庭的温馨也为她的成长增添了不少色彩。父亲是位脚踏实地的中国商人,母亲则是一位温柔而坚韧的俄罗斯女士。
时间转眼来到妮娜17岁那年。这个年龄的她,已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村里人都夸她既有俄罗斯人的高挑和深目,又继承了中国人的温婉与质朴。父母开始为她操心婚事,他们希望她能找到一个踏实可靠的伴侣。在父母眼中,刘春书无疑是合适的人选。刘春书是国民党空军的一名地勤秘书,尽管年纪比妮娜大了20岁,但他的稳重、周到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让妮娜的父母对他十分满意。
当父母把婚事提上日程时,妮娜并未表现出抗拒。事实上,她早已在心里对这个沉稳的山东汉子有了好感。两人因一些偶然的机会有过接触,他的谦逊和关心让她记住了这个与周围人截然不同的男人。父母的撮合让他们的关系迅速拉近,婚事很快敲定。
按照中国的传统,结婚需要有聘礼。然而,生活在战争年代的刘春书,经济状况十分拮据。他虽是空军地勤秘书,但薪资有限,又无多余积蓄。为了不辜负这段婚姻,也为了遵循传统习俗,他在朋友与同事之间寻求帮助,最终借来了一床崭新的被子作为聘礼。
刘春书将这床被子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入妮娜的嫁妆中。妮娜的父母虽然早已知晓刘春书的窘迫,却对他的诚意和行动十分满意。婚礼当天,妮娜身着传统的嫁衣,脸上带着微微的羞涩,走进了属于她的新生活。
战乱中漂泊的岁月
尼娜跟随丈夫刘春书,因生活的变迁辗转于中国的多个地方。那个年代战火纷飞,社会动荡不安,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父母和哥哥在这场战乱中失去了联系,从此音讯全无。尼娜虽然在异乡努力适应新的生活,但家人失散的事实始终如影随形,成为她人生中无法抹去的遗憾。
她常常提起那段艰难的岁月。那时候的路途并不平坦,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人们。夫妻俩带着仅有的行李,时而步行,时而搭乘拥挤的火车,在动荡的环境中寻找一处可以暂时停留的地方。他们所到之处,总是尽量寻找安身之所,哪怕只是简陋的茅草屋或破旧的棚屋,都能让他们稍作休整。每到一个新地方,尼娜总会默默观察周围的环境,她努力用不熟练的汉语与周围人沟通,以便更快地融入当地的生活。
她回忆起战乱中的一次逃难,那是她印象最深刻的经历之一。路途上,到处可见携家带口的难民,他们的脸上写满疲惫和焦虑。尼娜的手始终紧紧攥着刘春书的袖口,生怕在混乱中走散。路上枪声不绝于耳,有时需要翻越山岭,有时要穿过杂草丛生的荒地,每一步都充满危险。她曾试图回头寻找父母和哥哥的踪迹,却被刘春书拉住,他告诉她,回头的代价可能是生命。
尼娜的记忆里,父母和哥哥的模样已经模糊不清。她没有带上一张关于他们的照片,甚至连家乡的一点小物件都没有留下。在逃难的途中,许多东西都被迫舍弃,只能随身携带最必要的物品。每当夜晚安顿下来,她会坐在角落里,翻找自己仅剩的行李,希望能找到一些能让她回忆起家人的线索,但总是徒劳无功。
安家山东淄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刘春书和妮娜也迎来了他们生活的新篇章。他们决定离开过往的漂泊生活,回到山东淄博的漫泗河村。村庄周围被农田和土路环绕,一切显得平静又陌生。妮娜的面孔和气质与当地村民有着明显的不同,她的高鼻深目和外国人的特征让村里人忍不住多看几眼,甚至在私下议论。
生活的起点并不容易。刘春书带着妮娜住进了老家的屋子,这里简单而陈旧,家里的用具显得十分简陋。刘春书没有因此而停滞,他拿出仅有的积蓄,购买了最基本的生活用品。炊具、床铺、简单的农具,这些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虽然条件有限,但他尽力让妻子感到安稳。
为了让妮娜更加顺利地融入当地生活,刘春书特意为她办理了户口。这在当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他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与相关部门沟通,提交各种资料。最终,妮娜获得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中国名字——刘墨兰。这个名字在村里人看来既有亲切感,又带有些许特别的韵味。听到名字的那一刻,妮娜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虽然是新身份,但她从心底接受了这个名字。
日常生活与文化融合
在漫泗河村,生活虽然没有城市的繁华,但却带着一种朴实的节奏。刘春书在村里找到了一份会计的工作,他的勤勉和文化水平让这份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他每天早出晚归,计算村里的账目,偶尔还帮助乡亲们解决一些经济上的问题。
后来,村里的学校需要老师,刘春书便主动担起教书的责任。他用心准备课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教孩子们识字算术。他的讲课总是充满耐心,孩子们很喜欢这个和蔼的老师。学校里的黑板上,总能看到他写下的整齐板书,。
妮娜则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她常常跟一群孩子一起学习汉语。孩子们在学习时总是热情地教她读音,她也认认真真地模仿。这种互动让她的汉语进步飞快,村里人对她的努力和坚持十分赞赏。每次放学后,妮娜都会带着当天学到的汉字回家,刘春书则耐心地教她如何书写和运用。
生活并没有一直顺风顺水,刘春书后来生了一场大病,身体逐渐变得虚弱,甚至导致半身不遂。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妮娜没有因此退缩,而是尽全力照顾丈夫。她每天清晨早早起床,为刘春书准备饭菜,然后帮他清洗和换洗衣物,确保他能舒适地生活。她无微不至的照料让刘春书在病痛中得到了些许安慰。
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妮娜开始四处寻找零工,她参与村里的劳动,甚至去干一些体力活。她的双手常年因为搬砖、砸石头而粗糙不堪,但她从未停止过努力。她攒下了一点一点的钱,最终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这台电视机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十分稀罕,但却成了他们家里的一件重要物品。
妮娜晚年的平静与回忆
妮娜经历了丈夫和子女相继去世的沉重打击后,生活变得安静而单调。她花了很长的时间才逐渐整理好自己,重新回归到日常的劳作中。虽然这些年生活的艰难让她的身体有些老态,但她依旧能下地干活,搬些轻便的农具,或是简单地整理庭院。
她的邻居们经常会看到她一个人坐在家门前的小凳子上,有时手里拿着针线,细心地缝补衣物。偶尔,她也会和几个熟悉的村里人聊几句近况,语气平和,神态依然带着些许异国的风韵。村里的人知道她的生活不容易,时不时地给她送点家常菜或者新收成的粮食,她总是非常感激,用流利的汉语向他们表达谢意。
除了劳作,妮娜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唱歌。她的歌声时常回荡在村子的某个角落。邻居们经过她家,总能听到她唱着那些她熟悉的曲调。有时候是中国的民歌,比如《在那遥远的地方》,她的声音虽已略显沙哑,但依然有着韵味。更多时候,她会唱起俄罗斯的经典歌曲,《喀秋莎》《我们祖国多么辽阔广大》这些熟悉的旋律是她早年的记忆,也仿佛将她的思绪带回了遥远的家乡。
她唱歌时,经常会吸引村里的孩子们聚到她家附近。孩子们听得入迷,有时还会跟着哼唱几句。妮娜总是停下歌声,微微一笑,拍拍孩子们的肩膀,似乎在鼓励他们也来学唱一首。
2017年,妮娜的故事通过新华社的报道传播开来。这一报道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村里人纷纷谈论这件事,他们为妮娜感到骄傲。更让人惊讶的是,远在俄罗斯的她的故乡也对这一报道产生了强烈反响。几所学校的孩子们通过信件向妮娜表达了他们的敬意和祝福。这些信件带着温暖的问候,还有孩子们特意为她拍摄的村庄照片和亲手编织的吉祥物大公鸡。
村里的工作人员特意将这些珍贵的信件送到了妮娜的手中。她捧着这些信件,细细端详孩子们拍摄的家乡照片,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象让她久久注视。信中满是孩子们稚嫩的笔迹和真诚的问候,他们的关怀似乎跨越了时间和距离,让她感受到了一份难以言说的慰藉。那天,她小心地将这些信件和照片收进一个旧木箱里,和过去的信物一同放置。
参考资料:“喀秋莎”在中国——九旬俄罗斯老人的传奇人生
来源:孔甲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