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最难的从来不是语言!而是控制发疯!

360影视 2025-01-20 22:56 2

摘要:当我们谈论自闭症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孩子不说话、交流困难。但实际上,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来说,孩子突如其来的发疯行为,才是最让人崩溃、最难以应对的挑战,这背后饱含着无尽的艰辛与无奈。

当我们谈论自闭症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孩子不说话、交流困难。但实际上,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来说,孩子突如其来的发疯行为,才是最让人崩溃、最难以应对的挑战,这背后饱含着无尽的艰辛与无奈。

曾经有朋友劝一位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你别再折腾了,自闭症好不了!”这话虽然残酷,却也是很多人对自闭症的认知。可家长怎能放弃?孩子脾气不好,爱耍疯,一旦不管,情况只会更糟。这位家长不敢奢望孩子能完全康复,只盼着他能安静下来,不再毁东西,因为在现实中,有太多因脾气不好爱耍疯的大龄自闭症患者被关了起来,而这是任何一位家长都无法接受的。

自闭症孩子的行为常常让人难以捉摸,他们的情绪爆发毫无征兆。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一个身心健康的人突然蒙冤入狱,在狱中会苦闷郁闷,但30年后出狱,仍有可能重新阳光地投入社会。可若是本身具有抑郁体质的人,经历短短5天牢狱之灾,就可能出现严重精神障碍。自闭症孩子也是如此,小时候激素水平若未处理好,长大后激素水平改变,就会变得更加狂躁,难以控制自己,行为和情绪问题愈发严重,给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痛苦。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旦发现孩子有自闭倾向,哪怕只是疑似,家长都应积极投入到干预过程中。早期干预对孩子的恢复至关重要,小时候症状恢复得越好,青春期风暴的影响就越小,否则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无法估量,对家庭造成的伤害也难以计量。

看看胖虎和菲儿这两个自闭症孩子,便知差距可以有多大。胖虎7岁,智商只有一两岁,不会说话还偶尔暴躁,但好在每天坚持做康复训练,家里新添了妹妹,即便他不懂亲情,却也在热闹氛围中成长。而菲儿,十几岁的漂亮女孩,原本能去特殊学校上学,偶尔帮妈妈买东西、唱歌,还能简单交流,可如今状态却越来越差,甚至出现自虐行为,像患了精神病一样。

菲儿的妈妈为了她四处奔波,母爱固然伟大,可这种坚持和偏执却让菲儿极度缺乏安全感。青春期的菲儿无法表达内心感受,还要面对镜头,妈妈不顾其自尊,在她发脾气时,甚至在镜头前跟着躺地上打滚。妈妈似乎把生活过成了直播,一会儿展示孩子听话的美好,一会儿又展现孩子发疯的崩溃,网友好心劝说拍视频别本末倒置,多给孩子安静环境,却被妈妈误解为让她放弃孩子。

还有一位全职带娃八年有余的家长,孩子是不会说话的自闭症患者。每次孩子闹情绪,哄不好也打不得,孩子崩溃,她也跟着崩溃,那种心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没经历过的人,不仅无法理解,有的还在一旁说风凉话,这让家长寒心不已。

再看看21岁的孤独症患者小冰,青春期的他对女孩有萌动,却因不懂社交礼节,直勾勾盯着女孩看,让母亲魏雪莹尴尬不已。即便反复叮嘱,小冰也无法领会自己的行为不当。多数时候,小冰生活平静,他会出门玩,也会在家玩手机、打扫卫生。他学会了穿衣吃饭,在正常年纪学会操作电脑,打字速度很快,还能在几天内把一本书的文字全部敲完,这些进步都让母亲骄傲。

情绪化仍是大问题,遇到不想做的事,小冰就会不停念叨,情绪爆发时还会“嗷”地大叫。在“钱”的问题上,小冰毫无概念,想买各种离谱的东西,这让魏雪莹不敢给他微信和支付宝放钱。为了让小冰学会独立,魏雪莹付出了无数耐心,教他坐公交、记路线,小冰也在特教学校结识了朋友,能进行简单语音聊天。小冰从特教学校毕业后,想从事与电脑编程相关的工作,可一直未能如愿。

目前,我国约有800万以上的大龄孤独症患者(14岁以上),而特殊教育机构对孤独症患者的照顾通常只到10岁,个别城市能到16或18岁。大龄高功能孤独症孩子的职业化培训、择业、就业问题迫在眉睫。很多孤独症患者成年后,面临就业艰难,只能回家或托养。

这些自闭症儿童家庭的故事,只是众多家庭的缩影。每一个自闭症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他们的家庭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承受着经济、精神的双重压力。面对孩子的发疯行为,家长们的无助、无奈与坚持,令人心疼。希望社会能给予这些家庭更多的理解、支持与帮助,让自闭症孩子和他们的家庭能感受到更多温暖与希望,不再独自在黑暗中挣扎。#头条深一度#

来源:飞扬的星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