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显著加快和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我国正面临着一个日益严峻的挑战——老年期痴呆患者数量的持续增长。这一现象不仅对个人、家庭造成深重的负担,也对整个社会构成了重大考验,成为影响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社会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显著加快和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我国正面临着一个日益严峻的挑战——老年期痴呆患者数量的持续增长。这一现象不仅对个人、家庭造成深重的负担,也对整个社会构成了重大考验,成为影响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社会问题。
为积极应对这一挑战,2024年12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携手其他14个相关部门,共同发布了《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防治关口前移:有效预防或延缓疾病进展
老年期痴呆,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其病程往往长达15至20年,且隐匿性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唐毅指出,将防治关口前移是遏制这一疾病发展的关键。通过早期筛查,可以在患者尚处于轻度认知障碍阶段时便及时识别,这是实施临床干预的最佳时期。采取改善生活方式、控制慢性疾病、强化认知训练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或延缓疾病的进展。
ADDS认知功能障碍筛查(适用于老年期痴呆早期诊断)
唐毅强调,当前老年期痴呆尚无根治手段,因此需要广泛而深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以期在早期诊断技术、疾病进程控制、个性化治疗方案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行动计划》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具体部署,旨在强化科技支撑,促进多学科协同,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诊疗效率,完善数据管理体系,从而为老年期痴呆的防控工作注入持久的创新动力。
医院社区联动:构建全程管理服务体系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的王华丽认为,健康的概念涵盖了身体、心理与认知功能的完整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将老年期痴呆筛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仅丰富了健康管理的内涵,也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症状。
《行动计划》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疾控机构共同参与,支持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加入;结合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推进认知功能初筛;鼓励初筛阳性者进一步接受评估;指导评估异常者转诊至有条件的专业机构就诊;建立社区认知训练活动站,由专业社工团队组织认知干预活动。
ADTS记忆力障碍训练(适用于老年痴呆预防和早期干预)
这一要求,旨在通过整合医疗资源和社会工作资源,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专业诊疗和社会支持,提高服务效率和覆盖面,维护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汇聚多方力量:共同推进行动计划落地
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的王军表示,我国是老年期痴呆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目前患者人数已达1500万,且预计未来几年内可能翻倍。由于公众对老年期痴呆防治知识的缺乏,许多患者在早期未能得到及时治疗,而照护者的健康也面临严重威胁。为此,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正积极开展相关早筛、干预、康复训练等工作,加强宣传教育、脑健康护理培训以及早诊早治方法的探索。未来,协会将积极参与《行动计划》的实施,汇聚社会资源,丰富防治服务手段,有效回应患者需求,努力减缓疾病患病率增速,促进源头管控和进程干预。
作为我国首个针对老年期痴呆防控的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防治关口前移、医社联动以及汇聚多方力量,我们将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完善、高效的老年期痴呆防控体系,为提升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呈占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