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冬天,萍乡下起了三十年来最大的一场雪。我正在院子里扫雪,听见邮递员的电动车突突响,“张小秋,你姐姐从广州寄来的特快专递!”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今年冬天,萍乡下起了三十年来最大的一场雪。我正在院子里扫雪,听见邮递员的电动车突突响,“张小秋,你姐姐从广州寄来的特快专递!”
望着手里这个轻飘飘的信封,我突然有些恍惚。记得上次收到姐姐的信还是在母亲去世那年,她说广州生意忙,实在抽不开身。
屋里炉子烧得暖烘烘的,我给自己倒了杯姜茶,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掉出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是三十年前姐姐的结婚照,她穿着大红的旗袍,脸上却没有半点新娘子该有的喜气。
“小秋啊,这些年我一直想跟你说清楚当年的事。前几天整理老房子,翻出这张照片,想起娘临终前的话,觉得是时候告诉你真相了……”
我的手开始颤抖,茶水溅在了照片上,晕开一片水渍。那个雨水倾盆的早晨又浮现在眼前,姐姐穿着红嫁衣,哭着跑回家来,而母亲只说了一句话:“小秋,你明天就去。”
那时候我才十七岁,懵懵懂懂的,哪里知道这句话背后藏着多少故事?
1993年的萍乡农村,还保持着传统的婚嫁习俗。讲究个门当户对,讲究个你情我愿。可我们家,实在称不上是个好亲家。
爹年轻时是村里有名的能人,会打铁,会木工,就连修水车都是一把好手。可惜病来如山倒,一场重病把他打趴在床上,再也没能起来。
日子就落在娘的肩上。我们姐妹俩总是心疼,看着娘弯着腰在田里插秧,手上的老茧一层又一层。每到收稻子的时候,娘总是说:“秋囡子,你们姐妹读书要紧,地里的活娘来做。”
姐姐比我大三岁,从小就懂事。她总是说:“秋妹子,你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大学,带娘过好日子。”
可那年姐姐到了说亲的年纪,村里的媒婆像嗅着腥味的猫似的,天天往我们家跑。一会儿说东村张家的大儿子看上了,一会儿又说西村李家的二小子有意思。
最后定下来的是李家庄的李大伟。他家在镇上开着一间小卖部,在我们这种种田人家眼里,那可是实打实的好人家。
“老姐儿,你家小红要是嫁过去,那可是享福咧!”村里的王婶子逮着娘就说,“李家那小子,人长得白净,做生意也有一套,你看他们家门口那辆摩托车,骑得那叫一个带劲!”
娘每次都笑笑,说:“只要小红喜欢就好。”
可我分明看见姐姐望着李家的方向,眼神里总有说不出的抗拒。
说起李大伟,他确实生得一表人才。每次来我们家提亲,都是一身笔挺的西装,头发梳得油亮,皮鞋擦得能照出人影来。
他说话也好听,见了娘就叫”伯母”,嘴里总是说:“伯母放心,我一定会让小红过上好日子。”
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他来,我总觉得浑身不自在。尤其是他那双眼睛,总是不经意地往我这边瞟,让我心里直发毛。
有一次,我在院子里喂鸡,听见李大伟跟他妈在村口说话。
“儿啊,你看上的到底是哪个?大的还是小的?”
“妈,你别管那么多,我自有主意。”
那会儿我还小,不懂这话里的深意。只觉得李大伟的声音阴阴的,像秋天地里的寒蛇。
日子就这么过,村里人都等着看李家大门上贴的大红囍字。姐姐的嫁妆,也在娘的操持下,一件件备齐了。
谁知道,就在结婚那天早上……
那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外面就下起了瓢泼大雨。
“这是喜雨啊!”给姐姐梳头的王婶子笑呵呵地说,“早上下雨,晚上天晴,新娘子要发财咧!”
姐姐坐在木凳上,一声不吭。我站在旁边,看见她的手在微微发抖。
“姐,你冷吗?”我把自己的棉袄披在她肩上。
姐姐摇摇头,眼泪突然掉了下来。王婶子手忙脚乱地给她擦,嘴里念叨:“新媳妇哭一哭,好日子蹭蹭来。”
娘在厨房忙活着,听见外面吵吵闹闹的,探出头来看了一眼,又默默地回去了。
八点钟,李家的迎亲队伍到了。打头的是一辆借来的红色桑塔纳,后面跟着十几辆自行车。李大伟穿着崭新的西装,打着红领带,手里还拿着一束塑料花。
“快快快,新娘子上车啦!”李大伟的妈妈一进门就嚷嚷。
可就在这时候,姐姐突然站起来,扯下头上的红盖头,哭着往外跑。
“哎哟,这是咋了?”李家人傻了眼。
娘放下手里的碗,慢慢走出来,望着姐姐的背影,脸上没有一丝慌乱。
我正要追出去,就听见院子里传来姐姐的声音:“我不嫁!我死也不嫁到李家去!”
李大伟的脸一下子沉下来,他妈更是气得直跺脚:“这是什么意思?看不起我们李家是不是?”
姐姐站在雨里,浑身湿透,大声说:“李大伟,你自己心里清楚!你根本就不是看上的我,你是……”
“住口!”李大伟突然暴喝一声,“张小红,你别在这胡说八道!”
这时候娘开口了,声音特别平静:“李家的,今天这亲事怕是办不成了。”
“凭什么办不成?聘礼都下了,还想耍赖不成?”李大伟他妈叫得更凶了。
娘摆摆手说:“聘礼我们会还。小秋,去把你姐姐扶进来。”
我跑到院子里,搀着浑身发抖的姐姐往屋里走。路过李大伟身边时,我分明看见他的眼神闪烁了一下。
等送走了闹哄哄的李家人,娘让我去给姐姐倒了碗姜汤。姐姐缩在角落里,眼睛哭得跟桃子似的。
“娘……”姐姐想说什么。
娘摆摆手:“不用说了,我都明白。”
然后,娘转过头对我说了那句让我记了三十年的话:“小秋,你明天就去。”
我一下子懵了:“娘,你说啥?”
“明天你去李家,就说是来退聘礼的。”娘的声音很轻,“去了你就明白了。”
第二天一早,我背着个竹篮,装着李家的聘礼,踩着泥泞的小路往李家走。雨还在下,但已经不大了。
刚到李家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争吵声。
“你这个没用的东西!好好的亲事让你给搅黄了!”是李大伟他妈妈的声音。
“妈,我说了多少遍了,我根本就不喜欢张小红……”
“那你喜欢谁?她妹妹?人家才十七岁,你想都别想!”
“我就是觉得小秋比较……”
没等李大伟说完,“啪”的一声,像是有人打翻了东西。
我站在门外,浑身发冷。原来,原来……
拿着退回来的聘礼,我一路跑回家,眼泪和雨水混在一起。姐姐还在屋里躺着,看见我进来,扑过来抱住我。
“妹妹,对不起,姐姐差点害了你!”姐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昨天我在李家看见他枕头底下藏着你的照片,那张你在村口井边洗衣服的照片……”
我浑身发抖:“那他为什么……”
“他妈嫌我们家穷,说大的嫁过去能干活。可李大伟……”姐姐咬着嘴唇,“他存心想娶了我,再……”
娘在门外听着,轻轻叹了口气:“我早就看出来了。”
原来娘什么都知道。她让姐姐嫁过去,是要试探李家的品性;让我去退聘礼,是要我亲眼看清李大伟的真面目。
那场闹剧之后,村里的流言就没断过。
“听说了吗?张家闺女跑了婚,把李家的脸都丢尽了!”
“可不是嘛,这下好了,姐妹俩怕是都嫁不出去喽!”
娘对这些话充耳不闻,还是每天早起下地干活。只是我发现,她的白头发又多了几根。
日子就这么过,姐姐说什么也不肯再见相亲的人。到了秋天,她跟娘说要去广州打工。
“去吧。”娘只说了这两个字。
送姐姐去车站那天,我偷偷塞给她一个布包,里面是我攒了半年的零花钱。姐姐把布包还给我:“妹妹,你留着交学费。”
火车开动的时候,姐姐趴在车窗上哭。娘拉着我的手,望着渐渐远去的火车,说:“傻丫头,出去闯闯也好。”
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娘早就给姐姐买好了车票。
日子一天天过,我考上了师范学院,在县城当了老师。姐姐在广州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李家后来确实败落了。李大伟染上了赌瘾,把小卖部都输光了,整天醉醺醺地在村头晃荡。有时候遇见我,还想打招呼,我总是绕着道走。
去年夏天,娘病重的时候,姐姐从广州赶了回来。娘拉着我们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我这辈子,就怕你们受委屈。当年那事,是我拿你们试了一把李家的品性。宁可错过一个机会,也不能让你们跟那样的人过一辈子……”
娘是在一个秋天的黄昏走的,走的时候很安详。姐姐在广州忙得脱不开身,只匆匆回来奔了丧。
临走的时候,姐姐抱着我,说:“妹妹,你在家照顾好自己,等到过年,姐姐再回来陪你。”
我点点头,看着她的背影,突然想起那个下雨天,她也是这样跑出去的。
日子一天天过,转眼到了收信的这天。窗外的雪还在下,我翻过信纸,看到最后一段字:
“小秋,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娘站在我们家那口老井边,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姐妹俩。她还是那句话:’傻丫头,出去闯闯也好。’醒来的时候,我才明白,这么多年,娘就是要我们闯出自己的路来。”
“那天要不是娘看得透,让我去试探李家的人品,恐怕你我姐妹的命运就全毁在那个雨天了。如今想来,娘的智慧,真是我们一辈子都学不完啊……”
我放下信,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把整个院子都染成了白色。记得小时候下雪,娘总会给我们煮一锅红豆汤,说:“红红火火,来年日子更旺。”
收拾信的时候,我又看到那张泛黄的照片。姐姐穿着大红旗袍,眼睛红红的,嘴角却带着一丝倔强的笑。这张照片,是娘特意找人拍的,她说:“再难的日子,也要给闺女留个念想。”
三十年了,娘的话还回荡在耳边:“小秋,你明天就去。”
原来,她是要我们姐妹俩,亲眼看清这世间的真假善恶。她宁愿让我们在风言风语中煎熬,也不愿意我们随随便便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别人。
来源:荷叶聊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