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拉沙热(Lassa fever)是由拉沙热病毒引起,主要经啮齿类动物传播的一种急性动物源性传染病。因首例于1969年在尼日利亚东北地区的拉沙镇发现而得名。
一、
什么是拉沙热?
拉沙热(Lassa fever)是由拉沙热病毒引起,主要经啮齿类动物传播的一种急性动物源性传染病。因首例于1969年在尼日利亚东北地区的拉沙镇发现而得名。
该病主要流行于尼日利亚、利比亚、塞拉利昂、几内亚等西非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为传染病的跨境传播提供了便利,其中之一便是增加了拉沙热输入我国的风险。
二、
拉沙热的流行病学特征
01 传染源
拉沙热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传染源和宿主为啮齿动物,以多乳鼠为主,其次还有黑家鼠和小鼷鼠。多乳鼠感染拉沙热病毒并不发病,该鼠带毒率很高呈慢性持续无症状感染,其唾液和尿液携带并排出病毒可污染食物和水源。
感染拉沙热的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亦为传染源。
02 传播途径
拉沙热为人畜共患疾病,人主要通过接触受染动物及其排泄物、污染食物和水源等感染。此外,也可通过接触拉沙热患者的血液、尿、粪便或其他身体分泌物等感染。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人与人之间可通过空气传播。
03 人群易感性
人对拉沙病毒普遍易感,感染拉沙病毒后机体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三、
感染拉沙热后有哪些临床症状?
01 潜伏期
拉沙热潜伏期约6-21天。
02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通常在感染后1-3周出现症状,以全身不适、发热、咽痛、咳嗽、恶心、呕吐、腹泻、弥漫性肌痛为主,累及不同系统时,还可以表现出相应的症状。约80%的感染者表现为轻症或无症状。5%-20%的感染者在病程第3-6天症状加重,严重者出现心、肝、肾等多器官功能障碍和低血压休克,甚至死亡。孕妇感染拉沙热后可发生流产。妊娠末三个月感染的孕妇,孕妇和胎儿病死率较高。
四、
拉沙热怎么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药物,主要为对症处理和抗病毒治疗。
五、
如何预防控制拉沙热?
目前尚无可供使用的拉沙热疫苗,预防控制措施主要为以下几点:
01
预防措施
①加强国境检疫,预防疫情输入
加强对来自疫区入境人员的医学巡查,对来自疫区的交通工具、集装箱和货物等实施除鼠、消毒等检疫处理措施。要特别加强对可疑病例和染疫动物的检疫。
② 加强对出入境人员防控知识宣传
为出入境人员提供健康宣教和健康咨询,强化出入境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和主动申报意识。前往流行地区的人员应避免与鼠类接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鼠类进入家中、避免接触鼠类污染的食物和物品,注意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和食物保藏等工作,避免与疑似病例接触。
02
控制措施
① 医学观察、留验和隔离
对疑似拉沙热病例应就地实行医学观察,进行留验处理。对确诊病例必须在专业的传染病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
② 监控密切接触者
拉沙热患者传染期内密切接触的所有人员都应进行隔离观察。
③ 加强个人防护
目前尚无可供使用的疫苗,主要采取个体防护措施,家庭成员和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排泄物等。
④ 消毒灭菌
拉沙热传播途径主要为接触传播,因此对多乳鼠的排泄物、分泌物、拉沙热病人的排泄物、血液、以及接触过的所有物品,包括病人在医院用过的医疗设备等均应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消毒工作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消毒的有效性和操作的规范性。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