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深化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和拓展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导向、价值理念、显著特征和根本保证等方面的认识,其强调指出
·特别关注·中国式现代化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深化与拓展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深化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和拓展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导向、价值理念、显著特征和根本保证等方面的认识,其强调指出的制度现代化目标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全面现代化的显著特征、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等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既为更好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了有效理论指导,也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作出了新的贡献。
关键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
作者唐爱军,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北京100091)。
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总体性意藴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达到了更加全面、系统的高度。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九个方面逻辑连接紧密、内容彼此呼应,体现出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意蕴。具体说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本质要求的总体性价值目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领域全面推进是本质要求的总体性实践对象;整体性思维、协同性思维和可持续思维是本质要求的总体性思维方法。本质要求的总体性意蕴具有鲜明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确切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世界历史价值。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总体性意蕴 马克思主义
作者沈江平,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东阳,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4)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立场:历史、意涵与实践
摘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百余年奋斗中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确立了自身鲜明的文化立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站稳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立场,要守住“魂脉”、承续“根脉”,自觉抵制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活文化生产力,持续发挥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传播力影响力,把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向前进。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立场 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化自信
作者秦龙,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裕宁,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300387)
论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法治自信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自信,深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沃土。法治自信并非静止的理论概念,它在“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实践中不断生长、演化,展现出独特的实践逻辑,即在法律与权力动态平衡中生成,在法律的普遍适用与个案处理中展现,在法治的公平与效能统一中深化。秉持增强法治自信的立场,纵向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资源,横向兼容并蓄世界法治文明成果,使法治不仅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文化与精神的传承和延续,从而更加坚定法治信仰,保障法治的权威和稳定社会秩序。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法治自信 唯物史观 法治正义 法治文化
作者郑文阳,西南政法大学立法研究院研究员;付子堂,西南政法大学人权学院教授。(重庆401120)
·前沿论坛·
技术与艺术的冲突与调适——对电子游戏生成过程的考察
摘要:在数字时代,电子游戏是思考现代技术危机的审美救赎问题的重要对象。游戏生成是人的艺术直觉与技术实现、启发式思维与算法式思维之间不断冲突、相互调适的无限迭代过程。然而,集置性游戏引擎将技术与艺术的异质性交互扭曲为技术对艺术的捕获。以本能性和共情性的乐趣为调节动力,有助于打破游戏引擎的桎梏,敞开新的技术可能性,使人凭借技术物语否定虚假意识,进而凭借游戏的复杂计算系统的涌现性,实现与他人、他物、世界和宇宙的感通,重建技术与艺术之间冲突调适和相生相长的机制和通道。
关键词:电子游戏 技术 艺术 游戏引擎 乐趣
作者刘晓燕,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深圳518060)。
在“预言—复现”范式下重估计算社会科学
摘要:计算社会科学共同体对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有一定共识,从证伪主义出发,这一共识可以用“预言—复现”范式进行概括。通过识别“预言”的三种类型及机器学习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五种用法,我们可以回应社会科学研究者对以机器学习方法为代表的计算社会科学方法“不易阐释”和“数据驱动”的疑问和批评。研究者阐释方法的责任与所用方法在论证中的中心性呈正比,“预言”和“阐释”之间存在权衡,研究越容易频繁地得到校验,阐释越可以后置;在认知的经济性视角下看,“数据驱动”和“理论驱动”没有原则上的高下之别。在当前社会条件下,“社会科学智能”介入社会科学研究,会面临算力不平等、数据不平等以及成果发表和认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网络 机器学习 预测 重复研究
作者李代,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北京102249)。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稳定区域
摘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政策空间建设中的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二者唯有协同配合方能有效维护金融稳定、增强经济韧性。政策制定者的“增长幻觉”倾向、不确定情形下最优政策选择的“缩减原则”、“过度金融弹性”叠加金融失衡外溢以及难以逆转的长期结构性因素对货币和财政政策空间的挤压,要求预留足够的政策缓冲空间和回旋余地。即,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固守其稳定区域,通过优化宏观经济治理制度设计,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决策函数和政策工具彼此内化,在不损害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财政可持续性的前提下相互创造政策空间,在经济繁荣与萧条时期采取更为对称的政策,建立一个货币、财政与审慎政策协调运作的宏观金融稳定框架,以足够的政策安全边际,确保经济金融稳定。
关键词: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金融稳定 经济韧性
作者张雪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武汉430073)。
·热点聚焦·老龄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老龄社会治理:学科交叉视角下的研究反思与展望
摘要:当前既有社会治理秩序遭遇老龄社会新挑战,亟需从社会整合和长期发展的视角重构公共政策体系加以适应,“老龄社会治理”因此应运而生,成为老年学与公共管理等学科交叉下的重点议题。其中,老年学实现了人口老龄化应对研究的理论更新,公共管理研究推进了治理理论在老龄社会的拓展应用。但在不同学科视域下,老龄社会治理研究还存在理念更新不及时、理论滞后于实践等问题。未来的老龄社会治理研究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创新老龄理论体系,以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为指引推进研究;夯实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构建与时代需要相契合的中国特色老龄社会治理理论体系。
关键词:老龄化 老龄社会 老龄社会治理 老龄理论
作者杜鹏,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老年学研究所教授;李子洋,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中国老龄健康研究的学科分野、核心议题及其展望
摘要:当前中国老龄健康研究呈现出明显的研究分野特征,自然科学领域的医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老年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等都展开了探索。相对老龄健康研究的整体发展,这些探索虽然取得了颇多成绩,但仍存在研究简单拼接与协同不足的问题。中国老龄健康研究需要建立新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回应关于老龄健康理论建构和方法创新、健康老龄化界定与测量、老龄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老龄健康自然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老龄健康异质性等方面的关键议题。在健康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部署下,未来中国老龄健康研究尤其要重视老龄健康的本土特征、多维综合性特征、变化性特征等方面。
关键词:健康 老龄化 老龄健康 老龄社会
作者陆杰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学系教授(北京100871)。
中国人口老龄化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反思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涉及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和生育率变化的复杂过程,对经济社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在过去的七十多年里,中国人口的四次出生高峰和四次出生低谷形成了大起大落的结构性与趋势性特征。在当前超低生育水平、人口加速负增长条件下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中存在基础理论、统计指标和应用研究方面的不足,总和生育率、平均预期寿命等统计指标基本状况和变动趋势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导致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特征和趋势性误判的风险。完善中国人口老龄化基础研究须加强关键基础数据的收集、深入研究核心统计测量方法、推进理论创新,为积极应对老龄社会潜在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老龄化 人口转变 生育水平 平均预期寿命 健康预期寿命
作者王广州,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06)。
·对话与争鸣·
《剑桥中国上古史》内外的中国古史史料之争
摘要:《剑桥中国上古史》有关中国古史史料的看法引起中西学术界颇多争论,争论表面上是关于古史史料证史能力的分歧,深层内涵则是是否承认中国传统古史系统。争论涉及学理与文化立场两个层面,学理层面包括如何看待史料考辨、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史料考辨、何谓上古“中国”等问题,相关分歧可通过学理渠道的证明阐释解决;文化立场层面则需辨清西方中心主义思想下欧美汉学界某些狭隘的意识形态,以及由此造成的学术研究上的偏颇,客观理性地平视西方的研究结论。在新形势背景下,中国学术界以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中国方案、建立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进行应对。
关键词:《剑桥中国上古史》 古史史料 学理 文化立场 自主知识体系
作者张淑一,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广州510631)。
·学科反思·
民俗学学科发展研究
跨界生长:新文科背景下的现代民俗学之路
摘要:传统民俗学以“民俗”为研究对象并由此定位学科,在与其他学科共享概念和方法上持消极态度,反而局限了其创新能力及学术贡献。新文科的提出为民俗学解放思想、重新勘定学科范畴、拓宽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可能。基于此,民俗学应借势而上,抓住跨学科研究的热潮,发挥社会文化现象中处处皆有“民俗”的优势,在与相关学科对话的同时挖掘其他学科忽视的或缺乏专长的问题,引入民俗学的视角予以分析,于交叉对话中开拓新的研究可能,推动现代民俗学向前发展。
关键词:新文科 现代民俗学 跨学科
作者徐赣丽,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上海200241)。
探索一种更具整合性的民俗学新范式——基于民俗学元理论的讨论
摘要:引入元理论研究,既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民俗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又有助于提升民俗学理论水平和促进民俗学研究范式更新,还有助于提升民俗学学术品格和延续民俗学学科生命力。纵观近二百年的发展历程,从总体性问题意识、研究方法、基本假设、理论建构和研究范例等要素来看,现代民俗学形成了三大主导性研究范式,即“文本—语言”范式、“习俗—知识”范式和“语境—民俗”范式。近年来,民俗学学术危机感日益强烈,反映出既有研究范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生活转型带来的知识需求。因此,需要借助元理论研究建设更具整合性的民俗学新范式。在此过程中,更加注重日常生活和日常叙事的“生活—叙事”范式或许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探索。
关键词:民俗学 元理论 新范式 整合性 “生活—叙事”范式
作者李向振,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武汉430072)。
中国美学时空问题研究再反思
摘要:时空与中国古典美学关系紧密,它规约着艺术的形式法则与美学品格。学术界在中国古代时空尤其是美学时空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总体来看,该研究由最初“求真”的单一模式发展到以“问善”“寻美”为主兼顾“求真”的综合取向,并出现了“时间优先型”“空间优先型”“时空综贯型”三种研究模式以及相应的问题偏向。中国美学时空研究应统筹兼顾整体与局部的研究范式,同时将时空融会贯通,以此为枢纽,实现多学科的视域融合。中西时空理论之间应展开互鉴互释,这可以为中国美学时空问题的研究提供更丰富的理论资源。
关键词:中国美学 时空研究
作者詹冬华,江西师范大学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南昌330022)。
中国国际关系学发展中的代际变迁
摘要:学科发展有赖于学者间的代际传承,国际关系学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代际变迁因此尤为值得关注。中国国际关系学发展的历史中先后出现了五代学人,他们前后接续,构成了国际关系学在中国的一部发展史。他们的经历和业绩,是一部浓缩的学科历史,共同促进和推动了中国对于国际形势的认识、国际问题的深入研究以及“中国学派”的形成。总体而言,国际关系学在一代代学人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致力于超越西方“普世价值”和破除“西方中心论”,为解决国际问题提供了中国视角和中国方案。
关键词:国际关系学 代际变迁 五代学人 中国学派
作者任晓,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北京100089)。
·方法与范式·
政治科学中的概念建构与量表开发
摘要:作为政治科学研究的基础工程与前沿工程,概念建构与量表开发的重要性虽为学人公认,长期以来却处于“仪式性关怀”状态。缺失厚实理论化概念支持的“操作主义”,对既有概念与量表的简单“拿来主义”,均是政治科学研究中的常见缺失,已成为推进中国政治科学话语权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严重障碍。因此,应当基于中国情境并吸纳国际学术界经验,努力回应和解决概念化与概念的操作化中的核心难题,建构政治科学概念、开发能对接国际学术界的测量工具。这一操作原则和程序的制作和完善,既需要研究方法的技术加持,更需要方法论和哲学理论的强力支撑。
关键词:政治科学 概念建构 量表开发
作者肖唐镖,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南京210023)。
·概念与理论·
分配平等是古典功利主义追求的基本价值吗
摘要:古典功利主义只把幸福的最大化作为追求的最终目的,而从来不把分配平等作为追求的基本价值。功利主义对于平等的态度大致分为:分配平等只具有相对价值,只是立法者追求最终目标——社会幸福的一种手段;平等准则绝不是人们普遍予以应用或认为普遍适用的规则,相反,它屈从于每个人对社会利益的看法;如果不平等最能达到普遍幸福,功利主义必定要求以这种方法达到它。因此,认为分配平等是古典功利主义追求的基本价值是站不住脚的。
关键词:功利主义 幸福最大化 分配 平等
作者段忠桥,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济南250014)。
来源:中国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