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戛纳电影节的电影之二,盘点这些的“奇葩”电影

360影视 2025-01-21 08:44 2

摘要:某种意义上说,赫尔佐格拍电影的计划要比他拍出来的电影更有意思。《陆上行舟》之所以闻名世界,更多取决于其沸沸扬扬的拍摄花絮。深入热带雨林,遭遇百般困阻,加上赫尔佐格就算一万个不愿意也只能找来“炸药包”金斯基充当主演。一时间,赫尔佐格既要面对艰苦卓绝的拍摄环境,还

G点:媲美灾难史诗的拍摄过程

戛纳反响:正片没有花絮精彩,但好歹看到了正片

某种意义上说,赫尔佐格拍电影的计划要比他拍出来的电影更有意思。《陆上行舟》之所以闻名世界,更多取决于其沸沸扬扬的拍摄花絮。深入热带雨林,遭遇百般困阻,加上赫尔佐格就算一万个不愿意也只能找来“炸药包”金斯基充当主演。一时间,赫尔佐格既要面对艰苦卓绝的拍摄环境,还要调度一大群不通语言的土著群演,还有一位毛不顺就会杀人放火的老伙计。每拍一部电影,赫尔佐格就像是被撒旦邀去地狱吃一顿晚餐,顺利的话还能回来,若是出半点差池,就要一辈子当路西法的座上宾了。

不过,这些风风雨雨对戛纳的观众而言,只能算是添油加醋的饭后谈资,也增添了他们观看本片的热情。是个人都早先耳闻了赫尔佐格“陆上行舟”的疯狂行径,当然也就对正片是个啥样充满了期待。你还别说,甭管赫尔佐格有心还是无意,他在电影宣传造势方面的造诣还是很高的。别人还要花钱做后期宣传,还要整些演员的八卦绯闻带动电影本身,而赫尔佐格只需要拍着拍着,电影就火了。好歹老沃纳是用命在拍,赚一点噱头也是理所应当。只不过,有时候喧宾夺主,人们反而忽视了正片的质量,而是纯当猎奇,一饱眼福。事情总有两面,冠冕堂皇地说,我们当然更注重电影本身。但实际上,那年戛纳这么关注《陆上行舟》的理由,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G点:人与狗、弃母荒山

戛纳反响:无法直视的价值观与习俗

《楢山节考》的亮点当真是接二连三,上来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偏远贫困山区的图景,那里的人们与其说是人,不如讲是类人的种群。由于男女比例的问题,女人基本上生来的功用只有一个,那就是被上。于是,第一个亮点来了,那就是村子里男人无时无刻、无止无境的性欲。如果大家以为不分场合时间的野合就是我们口中的亮点的话,那就太低估这个 的荷尔蒙指数了。正如之前所说,由于男女比例的问题,女人是稀缺资源,一部分男性村民并没有机会享受性爱的愉悦。那时候又没有充气娃娃等替代品,自己撸也终究会厌,于是,某些村民的眼神开始慢慢移向了村中的一只白狗。海员们有句话,“在海上漂久了,回到陆地,看到老母猪都烧眼皮。”既然男人饿久了,猪都不在话下,那么狗自然也算是不错的选择了。

性欲构成了《楢山节考》的第一个中心,至于第二个就是那可怕的习俗。还是因为人口与经济的反差,无用的老人即使身体健康也要被自己的儿子弃置荒山等死。影片结尾的一幕也成了最大的争议,母亲最后牺牲的究竟是自己,还是人类的伦理,似乎仍有待商榷。

G点:妖男掰弯直男

戛纳反响:必须给“妖孽”威廉·赫特点赞

杰拉德·莱托在2014年奥斯卡拿到了最佳男配角,《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中的莱恩一角,在他眼中,并非一个变装皇后,而是一个男儿身女儿心的女人,这一想法与威廉·赫特出演《蜘蛛女之吻》中同性恋猥亵犯莫利纳不谋而合。莫利纳几乎就是早十几年的莱恩,吸毒者、异装癖、同性恋。但似乎是从赫特开始,这样的角色变成了表演奖热门,且电影节、奥斯卡都买账,赫特当年就是奥斯卡、戛纳双料影帝。赫特本人也确实为出演这部影片付出很多,甚至差点在巴西被人枪决,但因为害怕制片人弃片而隐瞒了这一情况。你瞧,这类异色故事能够开拍,本身比后期获得声明要困难得多。令人庆幸的是,戛纳是包容的,对莫利纳这样充满挑战又极具悲情色彩的角色,他们只会大力拥抱,完全没有人因为这是一个同性恋角色而产生偏见,得到最佳男主角与金棕榈提名是意料中之事,之后,相对保守的奥斯卡与戛纳“气味相投”,倒是破了先例。

除了主角角色本身吸引人,《蜘蛛女之吻》的故事本身亦是十分出彩。满怀浪漫幻想的妖男在监狱中与充满革命斗志的直男之间戏剧冲突,之后妖男起初受监狱长控制,后来倒戈的反转剧情,戏中戏的纳粹与艳女的浪漫爱情,都是典型的戏剧冲突。最终的悲剧结尾令人怅然若失。因此,1933年的音乐剧版在百老汇上演时同样大受欢迎,还赢得了美国话剧和音乐剧的最高奖托尼奖。

G点:人与兽的禁断之恋

戛纳反响:震惊之余,格外好奇

《马克斯我的爱》开场不久,就让观众们无言以对。丈夫发现妻子说谎,引出偷情线索,雇来侦探调查,随之一路尾行。终于,来到“奸夫淫妇”的老巢,推门一看,妻子白被裹酥胸,一丝不挂坦荡荡;那“奸夫”正羞愧难当,蒙脸缩在情人脚旁。丈夫气急败坏,一把扯了“绿帽使者”的遮羞布,只听仓啷啷一声响,天雷对地火,外焦又里嫩,一只猩猩露出了它羞愤的脸庞。妻子正与这只畜生你侬我侬,情如胶漆,丈夫的愤怒瞬间无处安放,化作无语后的恐慌。影片接下去的内容,就变得更为猎奇,有人将之称为“大岛渚加布努埃尔式套餐”。实际上,这种搭配并不怎么可口,相反,味道奇怪,足以下咽,却无法开胃。

戛纳的观众们看了本片后,自然对大岛渚借“人兽恋”的外壳探讨婚姻与人性的手法感到有趣,但更多的观众,还是对“人兽恋”本身充满别样的兴趣。过激派的人当然瞅准机会,大做文章,什么“超越物种理论,罪该千刀万剐”之类的批驳铺天盖地。不过,对大岛渚来说,什么样的攻击没见过,既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拍,自然就有面对后果的心理准备。而且,多数人对本片也仅限于猎奇的层面,毕竟,大岛渚还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没有露骨地展现兽交场面。否则,难免一场腥风血雨。

G点:孩子对乳房的无限渴望

戛纳反响:评论家指责导演醉翁之意不在酒

《月孩》成为戛纳议论的中心,原因显而易见——暧昧。原本,如果导演不把孩子与乳房并置的话,这会是一部相当不错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可当导演奥古斯蒂将孩子对乳房的无限渴求加入到影片之中时,即使这是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也会成为评论者指指点点的由头。片中,小男孩由于母亲生了弟弟,不得不断了奶水。他因此有些嫉恨自己的弟弟和母亲,但同时,却也渴求奶水的哺育。于是,需找一对绝世好奶,成为母亲双乳的替代品,则成为了他旅程的开端,也是故事的第一推手。

随之,乳摇翩翩的女主角现身,引发出支线故事,男孩也在对乳房的渴求里成长,最后在两对完美乳房的哺育下,获得了至高的幸福。看过剧情之后,其实也说不上太过露骨,但不知为何,小男孩在看待乳房时的画面,总给人一种“成人奶妈”的感觉。也许,淫者见淫,是我们自己的眼光充满了色情。可事实上,本片确实拥有一种介于童话与情色间的暧昧质地。有时候,直觉要比证据更为可靠,也正是凭借这种直觉,《月孩》踩上了暧昧的地雷,最终导致被说三道四的命运,也就无可厚非了。

G点:漫长的“造型艺术”、各种姿势的贝阿胴体

戛纳反响:掀起色情与艺术的争执

1991年的棕榈海滩并不缺乏“重磅炸弹”,科恩兄弟的《巴顿·芬克》和基耶洛夫斯基的《两生花》都让人咋舌称赞,拍案叫绝。然而,在话题性方面,它们显然都不是里维特的对手。这位看似“无为而治”的新浪潮老者,用一部《不羁的美女》证明了自己尚未老去的事实,顺便也引发了一场他未曾料想到的争论。

在很多人眼里,《不羁的美女》似乎是一部著名的情色电影。艾曼纽·贝阿曼妙的躯体在海报上犹抱琵琶,令人浮想联翩。但当人们抱着咸湿的心态去观看本片时,结果却发现里维特表达的内容要远比洁白的肉体更具深度,他在影像里探讨着艺术和生命,贝阿的身体只不过浮光掠影。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人的看法,如果事实如此确凿分明,本片也就失去了产生争议的能力。本片为何会成为戛纳讨论的中心,原因通俗点说,就是:画家在面对裸模作画时,会不会硬?这个问题看着好像粗鄙下流,却十分值得一问,因为艺术与色情的分界没准就会在这个问题的答案里得到确定。如果硬了,画家心有杂念,就是色情;如果软着,纯粹为画而画,艺术至上!可事实上,《不羁的美女》没有给出答案,里维特甚至没将之纳入讨论范围。纵然如此,本片的散射性,还是在戛纳激起了涟漪,至今仍未停息。

G点:性爱与杀戮的套餐

戛纳反响:莎朗·斯通的底裤去哪了

设想保罗·范霍文拿着他任何一部电影的初剪版去给MPAA评级,估计都会难逃“影片未分级”的命运,那意味着和面向成人的X级电影没什么两样,《本能》的初版亦属此类,为了把影片将至R级,范霍文前前后后提交过了14个版本。尽管范霍文不止一次提醒人们别夸大其中的激情场面,电影真正要表现的是人类最原始的性欲与暴力本能,但这话估计也只能赢得弗洛伊德老人家的掌声。事实上,大部分观众都不买范霍文的帐,认为他是借着电影兜售色情的无赖,《本能》在戛纳的首映更是引发媒体的口诛笔伐。影片所引发的话题还不仅限于性和暴力,片中对女同性恋的“丑化”还引起了同性恋团体的抗议,拍摄期间不得不求助于防暴警察来维持秩序。

范霍文在电影的表达意图上一直受人诟病,一边是他极力否认自己的“别有用心”,而一边是电影里以大量窥视视角来展现暴露镜头的事实。不过对此,范霍文已经习惯,他的电影总是因为表达上的尺度全开被人随便批斗,后来的《透明人魔》和《艳舞女郎》皆未能避免。至于《本能》,人们的注意力总是被其中的情色所分散,而忽略了这个优秀的悬疑故事本身。导演的用意很明显:凶手是谁其实并不重要。莎朗·斯通的角色只是欲望的催化剂,人类的“本能”才是真正的元凶,至于本片在观众中引发了类似《盗梦空间》里“陀螺是否倒下”的争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G点:青少年性行为

戛纳反响:虽有争议,仍能接受

一群胡子还没长齐的小子与一群乳房还未发育完全的小妮子,成天张口闭口啪啪啪,闲得无聊啪啪啪,有事没事啪啪啪,处男处女成了绝种的玩意儿。顺便,他们还成了艾滋病的传播源,年纪轻轻就为“人类灭绝计划”贡献了自己微薄的力量。《半熟少年》在戛纳掀起的波澜十分两面化,一方面观众对大胆的青少年性爱场面的展现觉得心有不适,青春少女像半老徐娘般嘴巴里衔着“话儿”唠嗑,朗朗少年颓废不堪,不是哈草,就是开苞,斗殴滋事,毫不收敛;另一方面,影片平白的叙事方式深得“棕榈之心”,拉里·克拉克和格斯·范·桑特的圣丹斯之风,向来在戛纳很是受用。于是,又爱又不爽的矛盾夹在法国人的心中,使得这部《半熟少年》无可争议地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影片展映之后,观众也就顺势对片中的青少年性爱场面进行了大讨论。最后的结果,仍旧是将波澜从影片内推向了影片外,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青少年的性问题。并不是说我们必须制定法律,明文禁止青少年试吃禁果,而是应该像许多性教育课堂上那样,让孩子们学会“在香蕉上套橡胶”的方法。毕竟,性爱本身并非罪过,但过早与过频的性爱总是值得商榷的事情。而且,没有防护措施的性爱对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是一种负担,而非享受。

G点:各种“趣味游戏”

戛纳反响:许多观众在放映时怒吼表示抗议

对于《趣味游戏》达成的各项成就,我们已无需多言。不论是“一个鸡蛋引发的血案”的别称,还是两个白衣变态突然打破第四面墙,对着观众絮絮叨叨、大肆挑衅的拍摄手法,都已成为另类的经典。

之后,由迈克尔·哈内克亲自翻拍的美国版《趣味游戏》也证明着本片的经典地位。哈内克近几年似乎收敛了很多,可实际上,骨子里他仍旧是个“神棍”。他对人性中恶的痴迷,导致他的影片永远缺乏人体应有的正常温度。即使看似充满情意的《爱》,也蕴藏着一股料峭的寒意。至于《白丝带》、《钢琴教师》以及这部《趣味游戏》,就更是冰冻三尺,称之为“冰川”,似乎还嫌不够寒冷。

其实,我们受不了《趣味游戏》,并不见得是无法容忍“白衣恶魔”的变态行径,更多的是在于主人公一家的懦弱无能。但你遇上变态时,无非两种选择,逃跑与逆袭。与他们讲理,和他们谈判,显然是愚蠢的。主人公一家首先过晚地意识到对方是变态的事实,其次又在逃跑与逆袭的选择上犹豫不决,最终导致团灭。这种“类正义”完败于“纯邪恶”的构造,是观众大为光火的原因。

G点:大尺度姐弟乱伦

戛纳反响:毁誉参半,两极分化

在没有意识到《宝拉X》的剧情走向之前,影片的开场显得无比美好。长相俊美的男主角穿着浅色的毛衣穿行在白色外墙的古堡中,碧绿整洁的草地上飞舞着自动喷洒龙头里晶莹的水柱,美丽青春的恋人在青山翠谷中野餐嬉戏,金色的头发在阳光下折射出好看的光。然而这显然不是莱奥·卡拉克斯的风格,果然,但憔悴抑郁的伊莎贝尔出场,带着皮埃尔逃往巴黎,影片开始走向疯狂和暴烈。漆黑的森林、指引新生的姐姐、离奇死亡的小女孩、废弃的地下厂房,都让人感觉到阴冷,而真正吓坏戛纳观众的,是姐弟这场夹杂着阴谋、不顾一切、在真相和谎言之间暧昧不明的虐恋。

尽管姐弟乱伦的故事在西方并不算罕见,电影史上也不是史无前例,比如夏洛特·甘斯布主演的《水泥花园》,影片里的姐弟就发展出一段禁忌之恋。然而《宝拉X》还是在戛纳引起了大家的震惊,影片中的性爱场面令人瞠目结舌,他们的情话又是如此炽烈:“我爱你,我愿意杀掉我自己,让自己的鲜血流出来,让你看到它与你的是一样的。我愿意做一切来告诉你这些。”为了证明自己的爱情,姐姐不惜以死亡和毁灭为代价。对普通观众而言,在道德层面上是难以理解的。或许大家需要时间来消化,几年后,亚洲导演朴赞郁带着《老男孩》来到戛纳,影片中涉及姐弟乱伦和父女乱伦,同样惊世骇俗,却拿下了评审团大奖。

G点:女教师与男学生变态虐恋

戛纳反响:了不起的变态作品

现在提到迈克尔·哈内克,我们都清楚了,他是但凡不出手,出手便震惊四座的大师级导演。时间退回到2001,当哈内克的《钢琴教师》出现在主竞赛单元时,媒体同样对他标注了着重符号。因为,自从1997年,迈克尔·哈内克带着自编自导的影片《趣味游戏》登陆戛纳,一朝入选金棕榈,他已经成为了媒体备注栏中的重点观察对象。2000年《巴黎浮世绘》的继续提名更是让这种期待变得更不假思索。他的下一次出现,大家算是有了心理准备,但《钢琴教师》还是让人吓出了一身冷汗。

哈内克改编的是奥地利作家女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的小说《钢琴教师》。他将耶利内克描述的那个隐秘、私人、压抑,甚至变态的故事,在更大范围内广而告之——女教师极度的性压抑所导致的令人不耻的各种行为,像潘多拉的迷盒,打开后,释放了太多太重的欲望,说其令人瞠目结舌,一点不为过。哈内克是伟大的,他的作品直指人心,《钢琴教师》受得起电影人起立鼓掌,而戛纳授予它评审团大奖和最佳女演员奖,的确彰显了自身品味。但仍然不可否认,《钢琴教师》是变态的,让人难以忍受的。三年后,耶利内克夺得诺贝尔文学奖,哈内克的改编电影可谓功不可没。

G点:逼真的强暴、乱晃的镜头、恶毒的倒叙

戛纳反响:看着看着就吐了,看完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恶毒啊,你的名字叫《不可撤销》。在恶心人方面,加斯帕·诺实在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单靠着乱晃的镜头,他还嫌不够,在内容上处心积虑,最后捣腾出倒叙这一招空前绝后的毁灭伎俩。《不可撤销》是一部人神共愤的电影,但更令人气愤的,并不在于本片将美好砸得粉碎的手段,而在于我们无法将愤怒发泄到影片和导演身上。即使电影杜撰的故事有可能出现在真实生活里,我们也不可能借此指责导演。如果加斯帕·诺有罪,那罪名只可能是“将美好粉碎后又以电影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不论怎么看,这都不是罪。所以,加斯帕·诺没有错,《不可撤销》没有错,将美好全部打碎也没有错。然而,肯定有什么是错的,否则我们如何解释看完本片后那难以形容的绝望。归根结底,我们只能将错误归咎于强暴者,归咎于我们的疏忽,归咎于人类的丑恶,乃至于归咎时间。可是,这么做的我们得到平静了吗?没有,最终让我们平静的居然还是时间,多么讽刺啊。

《不可撤销》能够掀起轩然大波,已经不需要过多解释了,因为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它都让人恶心,让眼睛恶心,让灵魂恶心,由内而外的恶心铸就了这尊蝇王的雕像。虽然很多看过本片的人希望世间从未有过《不可撤销》,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不用再看第二遍了,最好永远不用。

来源:阿宝侃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