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长聘副教授陈海丹看来,要想成为受人尊敬的好医生,医学人文素养特别重要。通过在课堂上讨论经典的真实临床案例,以及医疗短剧中发生的医学伦理困境,陈海丹不断启发与引导她的学生们:作为一名医疗从业者,每一次选择究竟对于他们,对于患者、患者的家属来
“Why do we need humanity?”(我们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是医疗短剧《周一清晨》的核心议题。
在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长聘副教授陈海丹看来,要想成为受人尊敬的好医生,医学人文素养特别重要。通过在课堂上讨论经典的真实临床案例,以及医疗短剧中发生的医学伦理困境,陈海丹不断启发与引导她的学生们:作为一名医疗从业者,每一次选择究竟对于他们,对于患者、患者的家属来说,意味着什么。
相比于清晰明确的病症名与处方药,医学伦理更像是医疗领域里沉默却熠熠的灯塔,每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可能只有踏上了医生的航途,才会更加理解医学伦理真正的意义。医学安抚人的脆弱,修补人的残损,也必然将血与肉,甚至人性与灵魂掰开放在人们眼前。如果将医学比作棋盘,那么医学伦理学必定是那个永不后退的兵,在生命最脆弱也最刚强的领地守护住全人类生命安全的道德底线。
2004年,陈海丹进入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现为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攻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学位,并于博士第一学年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访学。2012年,陈海丹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在2016年成为斯坦福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学中心富布赖特访问学者。2019年,陈海丹来到了北京大学。20年间,陈海丹始终跑在医学伦理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用细腻又不失严谨的思考不断审视着医疗领域的从业初心与使命担当。
一 引航:既要为医之先,也要为人之先
医学伦理学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生的必修课,在课程设计上有着十足的巧思: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成效,该课程设置成小班教学模式,并特意安排在有实习经验的高年级,老师们直接去往学生们所实习的医院中授课,并邀请同医院的临床医生合作讲授,这样将课堂理论衔接进真实案例的教学模式是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主持操办起来的,而陈海丹便是其中一员。医疗从业者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远非单凭课本上理论知识的排列组合便能解决。
医学伦理学穿插在道德、法律与现实之间,串联起医院中行色匆匆的众生。在应对伦理困境时,陈海丹建议“尽量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知情同意是医院中最常见的伦理困境之一,自然也成了陈海丹经常和学生们一起探讨的问题。“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很多家属希望医生不要将罹患癌症的信息告诉患者本人。但是从医学社会学研究角度来看,大部分癌症患者其实更愿意被告知实情。”医患间的伦理困境,便在这医生紧蹙的双眉间,在知情的家属欲言又止的双唇,与患者如释重负的泪水之中。或许医学伦理学并不仅是试图解决人际间的诘难,更是教会人们如何更好地面对生命的起伏。
“我特别喜欢和临床医生一起授课,面对临床伦理困境,我很想知道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会怎么做,而我会从医学伦理学的视角去分析这些困境,这就是一种互补,从伦理学的角度和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分析处理问题的思路可能是不一样的。” 深耕为医初心的同时,陈海丹也在坚守自己的研究初心,永远为可能出现的困境多想一步,为医之先,也为人之先。
而作为一名医学伦理学领域的教师,陈海丹还需要为学生之先。4名教研室老师,9所教学医院,覆盖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从学院到医院的这条路并不轻松,它不仅仅意味着通勤往返时间的大幅增加,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思。课前,陈海丹会根据每一讲的主题精心选择案例,在与多位临床医生搭档进行教学合作的过程中,她也时刻内省,希望能提高教学质量,哪怕只是让学生的触动多出一分钟。“学生会受到临床老师的影响,也会被现在的医疗大环境所影响,可能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但实际上他们(学生)在为病人提供帮助时是会感到幸福的。”
本科生课程与研究生课程安排的教学内容不一样,临床医学专业和非临床医学专业所关注的伦理问题也不完全一样,这些都是陈海丹需要考虑的问题。“今年我给北大医学技术研究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们上课,在为他们设计教学内容时,我会考虑他们的专业特点,从而调整上课内容。当时同学们认为医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似乎跟他们没有关系,我通过课程教学,让他们看到二者之间的种种关联。”
除了根据学生们的特点来设置教学专题,陈海丹还会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感兴趣的教学主题:生殖伦理、器官移植伦理、动物伦理、基因伦理……这意味着陈海丹需要更加灵活的课程设计,并且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医学伦理学有时就好似这样的漫漫长道,陈海丹则是这条道路上的向导之一,与北京大学医学伦理学教研室的众多教师一起,与这条路上走过或走着的无数学者一起,一手指着通往更远处的影影绰绰的路,另一手牵引着后来者递向远方。
二 接力:不断发问的心
作为经验丰富的领域内前沿学者,陈海丹会用更长远严谨的眼光为同学们考量,为医学伦理学的未来引航。看着自己的一个个学生在医学领域步步向前,她总会想起,在她的学生时代,也有这样一位引航人。
“如果没有我的导师盛晓明教授,我可能就不会从事现在的专业,因为我本科学的是英语专业,当时的设想是研究生期间攻读语言学或者外国文学。回想起来,我觉得现在的方向真的很有意思。学术很多时候是出于一种热情和爱好,所以我也就这样一直走下来了。”
2004年,陈海丹进入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现为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攻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学位,跟随盛晓明教授研究科学技术学(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STS),那时的她未曾想到,这一选择会对往后的人生带来什么变化;她只是喜欢不断学习,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大学教师。
△硕士期间的陈海丹
“STS本身就是跨学科的。我本科学英语专业,在阅读文献与国际交流这两方面都还可以。但我之前没有伦理学和生命科学的背景,所以我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补短板。”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经由导师介绍,陈海丹开始从事STS、生命伦理、前沿科技的交叉领域等研究,凭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在相关领域稳步前行。她的博士论文研究干细胞转化医学的伦理治理问题,为了学习干细胞相关知识,她去医学院旁听课程,去实验室参与观察,旁听干细胞相关主题的学术会议,以增进对这一研究领域的理解。此外,访谈也是陈海丹博士论文中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在访谈之前,我必须对访谈对象有所了解。我会查看他们的背景资料,阅读并理解他们的研究论文。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一阶段,陈海丹开始领悟中国在生命伦理、科技伦理领域之于世界的地位。“无论在哪里,你都需要一个全球化的视野,同时学者应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去关注本国特有的问题。中国多元而复杂,有很多人对中国不甚了解,甚至存在误解,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研究就是向世界传达中国在新兴科技伦理治理方面是怎么做的。”
这一选题以及研究进展得益于陈海丹博士第一学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的访学经历。
△陈海丹在爱丁堡大学访学期间
“在爱丁堡大学的那段时间,是我人生求知欲与好奇心最旺盛的一个阶段。我碰到谁都会去问,哪怕对方是诺奖得主,而我只是一个博士生。我整天都沉浸在未知与好奇的世界里,不断追问‘到底为什么会是这样’。如果仅仅为了发表学术论文而不得已地做研究是非常痛苦的,但如果有兴趣的话,我觉得可能就能把那种学术研究中的难受与痛苦消解掉。”
同时,在爱丁堡大学的访学经历,也让陈海丹觉察到了国内外的教学差异:大胆表达想法,勇敢主动发言,成了很多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最先面临的挑战。陈海丹认为自己也不太外向,但好奇心与探索精神突破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驱使着她在求知的路上不断去追问。
2012年,陈海丹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Gregory Clancey教授提供了很好的科技与社会研究平台。当时新国大的博士后基本都毕业于国际顶尖名校,“我特别喜欢这样的环境,很多人觉得新加坡热且无聊,但对我而言特别具有吸引力,因为身边的人在学术上都很厉害,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会让你有动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在那个炎热的亚热带异国,她像热带植物一样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不断汲取养分,不断向上生长。
也正是这些国际交流的经历,让陈海丹在学术研究中多了一种对潜在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敏锐的直觉。
三 领先:科技伦理,预见科技
2018年底,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在国内外掀起轩然大波。这个事件发生之后,中国开始重视科技伦理治理。在学术界,很多学者开始转向科技伦理研究。“2006年,我开始前沿科技伦理问题研究的时候,国内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很少,感觉这几年国内科技伦理研究爆发式地增长,一些伦理学会议还将科技伦理设为会议主题。前沿科技发展有很多风险和不确定性。10年前我们可能没有关注过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也没有人会知道10年后会发生什么,但科技伦理需要前瞻性地看问题,尽早地防范潜在的风险。”
着眼于前沿生命科技可能带来的伦理社会问题,陈海丹的身影奔跑在各大研讨会、论坛之间:“新兴生物医学科技伦理治理框架的完善”国际研讨会、国内首届脑-机接口大会、紫金港青年哲学论坛“干细胞治理——临床转化面临的挑战”……防胜于治、未雨绸缪,陈海丹以自己前瞻的眼光与独到的思考,与学界诸位同行者一起,为前沿生命科技发展拉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坚守“医术的圣洁与荣誉”。
△陈海丹在首届脑-机接口大会上发言
一路走来,不断挑战,不断尝新。“我永远都在学习,永远都学不完,我也喜欢这样充满挑战的领域。求知欲和好奇心,还有研究热情,对于学者是非常重要的。”在科研的跑道上,陈海丹仿佛不需要终点,只管不断向前去,接力,破风,引航。
在研究课题之外,她将很多精力都投入到学生培养中。对陈海丹来说,教学不单单是工作,更是以一人热爱催生无数热爱。“以前我很理想主义,希望自己能够培养学术接班人,因为生命伦理学这个领域缺少特别优秀的年轻学者。但是现在我也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我最好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的职业。”如今,“独立”成了陈海丹反复强调的词。“我会带你们走一段路,但不能什么都依靠我,独立很重要。”这是陈海丹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自己的要求。
于细微处感知无穷,人类因伦理的存在而区别于凭既定系统运行的机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类身体的常健、乃至思想的延续,有了越来越多的可能,而为之捍卫道德底线的医学伦理学,无疑需要看见更远的未来,也需要被更多现下的人所看见——新的视野会带着新的活力来到这个充满潜能与未知的领域,这也是陈海丹始终心怀期待的。当然,从浙江大学到爱丁堡大学,从新加坡国立大学到北京大学,这位行在当下,预见未来的跑者,已经跑了很远的路,亦将怀着热爱与好奇继续奔跑。
“燕归来”系列报道
聚焦选择北大的优秀归国青年学者
他们的鲜活故事折射出北大校园文化精神
生生不息的脉络传承
从他们身上
我们可以感受到北大人那份独具的追求卓越
报效家国的情怀
责编 |戴璐瑶
>
来源: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