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世音】生物多样性100+全球案例集-就地保护行动⑨

360影视 2025-01-21 16:26 3

摘要:华北豹(Panhera pandusjaponensis)是我国独有的豹亚种,其模式标本采自北京西部的山区。作为大型食肉动物,豹(Paniherapardus)的存在意味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历史上,华北豹曾广布于华北,但由于栖息地丧失、非法盗猎等情况的发生,

修复荒野 带豹回家

01背景介绍

华北豹(Panhera pandusjaponensis)是我国独有的豹亚种,其模式标本采自北京西部的山区。作为大型食肉动物,豹(Paniherapardus)的存在意味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历史上,华北豹曾广布于华北,但由于栖息地丧失、非法盗猎等情况的发生,目前华北豹在太行山、子午岭等山脉中有少量孤立的种群,而华北豹原本的“家乡”--北京,已经多年未曾记录到华北豹的活动。2017年4月,凭借山西华北豹保护项目多年的经验积累,重庆江北飞地猫盟生态科普保护中心(简称猫盟)发起“带豹回家”项目,目的是修复、保护现有的华北荒野,让华北豹沿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自然扩散,重新回到北京“老家”。

02主要活动

(1)科学评估

有效的保护必须基于科学的评估,自2013年以来,猫盟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共同开展了以下监测及评估分析:红外相机监测发现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的华北豹种群稳定、繁殖力强,可作源种群:栖息地模拟分析可识别出驼梁、小五台山等多个华北豹潜在栖息地,这些栖息地成为华北豹种群恢复的第一梯队:项目通过荒野度电流模型,找到华北豹扩散中会遇到的由高速公路、居民点形成的断裂带,同时揭示了扩散通道将成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此外,还针对修建道路和放牧这两种关键人为干扰开展研究,评估人为干扰对华北豹及其栖息地的影响。

(2)社区参与的保护行动

开展社区反盗猎巡护、“豹吃牛”生态补偿、野猪损害防控等工作,逐步消除华北豹及其栖息地所面临的关键威胁。

(3)公众参与的宣传教育

猫盟一直通过自媒体传播、线下活动两部分开展科普,倡导公众参与保护,仅 2020 年,猫盟的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就达到了167万次,微博阅读量达到2亿次,组织线下活动 26场,直接受众人数过万。

(4)政府合作

针对识别出的威胁因素,猫盟与华北豹核心栖息地所在的相关政府建立起沟通反馈机制,2019-2020年,先后针对相关工程递交豹种群及其栖息地的生态影响评估报告。

03主要影响力

(1)生态环境价值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华北豹历史分布区丧失的问题变得尤为严重。现存华北豹种群小且高度分散,面临极为强烈的人为干扰。华北豹是华北森林里的顶级捕食者和关键物种,但与大熊猫(Aiuropoda melanoleuca)、雪豹(Pantherauncia)、虎等旗舰物种相比,华北豹受到关注和投入研究的起步时间较晚,投入研究和保护的资源较少。因此,关注华北豹种群恢复和保护,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

(2)社会经济价值

项目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开展生态廊道评估,并发表相关论文及报告,为华北地区生态廊道建设提供了总体思路和宏观规划。对华北豹进行的监测研究及评估,为我国开展华北豹监测及华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参考。

项目协助森林公安执法,记录和提交盗猎信息20余条,教育或抓捕盗猎者10余人,还在整个华北地区开展了反盗猎宣传,提高了公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及法律意识。

“豹吃牛”肇事补偿和“野猪拱庄稼”肇事防御已连续开展了4年,降低了社区居民的经济损失,减轻了报复性猎杀导致华北豹种群数量下降的威胁。

4年来,项目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华社等多个媒体上进行传播,加上猫盟举办的上百次线下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项目的传播影响力。

(3) 创新性

①民间首个关注华北豹保护的项目:21世纪以前,较少有学者对华北豹进行研究,早期的调查研究大多是熊猫等其他旗舰物种的研究“带豹回家”项目是我国民间发起的第一个重点关注华北豹及其栖息地的保护项目。

②)跨领域保护:“带豹回家”项目最终的愿景是实现华北豹与人类的共存项目不仅关注华北豹的监测研究及就地保护,同时也在社区的“人兽冲突”补偿、生态农产品开发及推广、公众倡导和自然教育等领域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③基于科学评估的保护行动:保护策略只有符合事实规律才能取得成效,项目基础是科学的调查评估,针对华北豹种群动态研究,栖息地模拟以及道路放牧等威胁的评估,猫盟均与专业科研院所达成合作,设计严谨的评估方法,形成科学评估结果。

来源:江苏天宁生态集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