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湘医快报融媒体中心(通讯员/黄竹英 杨英桃 叶春枚)精准的检验结果对于疾病的诊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日,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医学检验科通过一例简单的血常规报告,追踪溯源,第一时间发现马尔尼菲蓝状菌,继而推断艾滋病感染史。
湘医快报融媒体中心(通讯员/黄竹英 杨英桃 叶春枚)精准的检验结果对于疾病的诊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日,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医学检验科通过一例简单的血常规报告,追踪溯源,第一时间发现马尔尼菲蓝状菌,继而推断艾滋病感染史。
近日医学检验科副主任技师黄竹英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突然,一例异常的血常规散点图吸引了她的注意,确定其触犯了检验复检规则,于是她第一时间推片复检。
扫视全片,镜下认真核实异常来源发现,除血细胞外,还可见一类淡蓝色、类圆形、一端紫红色深染的病原体聚集。这个发现让她十分疑惑,是马尔尼菲篮状菌?或者是荚膜组织胞浆菌?抑或是利杜小体?
黄竹英决定一探究竟,她仔细观察,发现除了聚集成团的菌体外,还可见粒细胞吞噬1个或多个菌体。菌体大小不均,呈类圆形、腊肠形等,有1~2个紫红色小核,部分具有横膈,胞壁着色欠清晰,胞浆染淡蓝色。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一河两岸,斗鸡眼” 的马尔尼菲篮状菌?
带着疑问,黄竹英立刻拨通了患者主管医生的电话,得知患者是一名21岁的男性,否认有不洁生活史等情况,近1周因反复发热及皮疹入院。黄竹英告知医生在血片中检出疑似“马尔尼菲篮状菌”形态,高度怀疑是血性播散型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而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艾滋病患者正是主要易感人群。根据经验,建议加做HIV筛查、G试验、CD4+和CD8+试验及血液真菌培养。
很快,检查结果出来,证实了黄竹英的猜想,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基本确定,市疾控报告也明确患者为“HIV抗体阳性”。最终确诊患者为“HIV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
沙保罗平板25℃培养,菌丝相生长,产酒红色色素沙保罗平板37℃培养酵母相生长黄竹英介绍,马尔尼菲篮状菌是艾滋病患者的常见机会性感染菌,世界各地都有报道,以东南亚发病居多,我国以南方地区常见。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SM)起病隐匿,易导致全身播散性感染,进展快,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衰竭,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有死亡风险。艾滋病合并TSM,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极易漏诊,外周血检出该菌体,发现隐藏在疾病中的“杀手”,能给临床早期预警,达到精准治疗。
此病例的及时发现正是源于检验人认真对待每一例异常的血常规参数、仪器报警,追踪觅源,第一时间发现马尔尼菲蓝状菌,继而推断出患者有艾滋病感染,从而给临床医生提供诊疗方向,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源:记者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