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西古称九江郡、豫章,自古人杰地灵,英雄辈出。鄱阳湖不仅滋养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也见证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也目睹了朱元璋的鄱阳湖之战,以及近代李烈钧在湖口的“二次革命”。旁边的芝山虽然不很高,但同样也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不仅有北宋文豪范仲淹,也有南宋丞相江万里的足
一粒种子的力量
——姜伯彰与芝阳师范的故事
枫雨
江西古称九江郡、豫章,自古人杰地灵,英雄辈出。鄱阳湖不仅滋养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也见证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也目睹了朱元璋的鄱阳湖之战,以及近代李烈钧在湖口的“二次革命”。旁边的芝山虽然不很高,但同样也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不仅有北宋文豪范仲淹,也有南宋丞相江万里的足迹。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更是给鄱阳湖描绘出渔民捕鱼归来的欢乐情景。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这片土地正经历着时代的变革,旧的秩序瓦解,新的希望在酝酿。乡村教育的凋敝,学童求学的艰难,如同笼罩在鄱阳上空的阴霾,让人倍感忧心。正是在这片亟待改变的土地上,一位怀揣教育理想的赤子,开始了他改变故土命运的征程。他深知唯有教育才能点燃希望,唯有教育才能振兴民族。于是他以一己之力,经历重重阻挠,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建了芝阳师范。这所学校不仅是他执着教育理想的见证,更是他坚守教育信念的缩影。他的故事如同一首朴实却又荡气回肠的诗篇,诉说着一位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也记录着一所乡村师范的崛起与辉煌。
姜伯彰,字信暄,江西鄱阳县人。他自幼聪慧勤学,心怀家国大志。清末,他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为中国革命奔走呼号,更为家乡的落后教育忧心忡忡。
姜伯彰与芝阳师范的创办历程,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中的一段传奇。辛亥革命后,他深深感到虽然革命推翻了旧政权,但要实现真正的国家振兴,教育才是根本。当时的姜伯彰任孙中山机要秘书,跟随总理日理万机。1922年,因母亲去世,姜伯彰回到故乡鄱阳奔丧。江西省政府当时正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尤其关注乡村教育。考虑到姜伯彰的革命背景和领导能力,省政府迫切希望他能在繁忙公务之余,为推动家乡普及教育发展做出贡献。对于姜伯彰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回乡的机会,更是一次肩负家国责任的使命。
一腔热血:家国情怀与教育初心
鄱阳是饶州府(鄱阳郡)的首县,也是府城的所在地。城的西北门,也叫灵芝门,那里有座山叫芝山,相传曾经生过灵芝草,由此命名。宋代词人刘季孙在《题饶州酒务厅屏》两句“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指的就是这里。在山岭上还有一座小亭子,站在亭前可以远眺匡庐,俯瞰鄱阳湖,历历如绘。是一处可以和鹳雀楼媲美的地方。在科举年代,有一个府立的芝阳书院,废科举之后,变成饶州中学。
回到家乡,姜伯彰首先看到的是鄱阳地区贫困和落后的教育状况。当时虽然有些私塾,但大多数村民的孩子们上不起。仅有的几个学校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无法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姜伯彰是一个坚定的三民主义信徒,他认为要想改变鄱阳的未来,必须从培养下一代开始,尤其是培养大量的乡村教师。他决心将教育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土地,用知识的力量改变故土的未来。
他决心创办一所师范学校,专门培养本地的教师,以便为当地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为了寻找办学场地,姜伯彰走遍了鄱阳县的各个村落,最后选定了一片荒地作为建校的地点。那片土地长期没有开发,杂草丛生,坑洼不平,周围条件艰苦,但姜伯彰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亲自带领志愿者们挥锄劳动,清理杂草和石块,将这片贫瘠的土地改造成适合办学的地方。他说:“这片土地或许荒凉,但只要我们肯努力,这里一定能成为希望的源泉。” 经过数个月的艰苦工作,终于初具学校雏形。
资金的短缺是最大挑战。当时的鄱阳百姓大多贫困,能够捐款的人非常少。为了筹集资金,姜伯彰不惜将自家的积蓄投入,还多次前往南昌、九江等地拜访乡绅,甚至亲自写信给革命时期的朋友们,希望他们能支持这项教育事业。他不断强调:“教育不是一时的施舍,而是能改变未来的事业。”终于,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说服,筹集到了启动资金,开始了校舍的建设。
最初芝阳师范招三班,学生百余人。姜伯彰说服省教育厅核准芝师为代用师范,每年补助三千元。剩下的花费,一律自付。当时江西全省没有独立的师范学校,因此芝师在江西省可谓首创,到了秋天,又添办高级师范,实验小学以及幼稚园。当时南昌有一所私立中学,因为经费不足停办,百余名学生并入芝师。姜伯彰此时已经被选为鄱阳县长,兼任芝师校长,之后地方上又有一些小规模的学校因为局势动荡以及经费不足等原因办不下去,学生陆续都并入芝师。到了1929年秋,学校已经有了五百余名在校生。后来几经改变革,招收初中高中,抗战期间又收容了很多逃亡学生。后因被空袭,学校转为到乡间石痕村,也就是姜伯彰的家宅和他父亲姜鸿翥所办 “雄飞学校”旧址,修葺教室,改建宿舍。遭到空袭后的远近很多学生慕名而来,最多时期达到近两千余人。期间资金全部自筹,没有向当时的政府要一文钱。
润物无声:教育理念的实践与传承
姜伯彰创办芝阳师范的办学理念在当时非常前卫,深刻影响了学校的教学方向和未来发展。他坚信教育不仅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力量,更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芝阳师范的校训便是他的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人无不学,学无不成,成无不用,用无不宜。” 他也曾经写过专门书籍论著,可惜后来这些著作都由于战乱流失了。简言之是要做到普及教育,他相信人无弃材,不主张开除或处分学生,因为学生如果被开除,回到家庭和社会就成为失学青年;如果转入其它学校,那就意味着芝师不屑教诲这些学生,难道转学就成为好学生吗?这表明学校教育失去了作用。他说,“教育是要化愚为明,化莠为良……一个学生,应由各班教师与导师负教训的职责。”他还把教员、训导员分成小组,并和学生家庭建立紧密联系,制定完备计划,各负其责并严格执行。在教导学生期间,他还特别强调要保持学生的廉耻,不能一味地处罚。在他任职校长期间,从没有开除学生的记录,也没有不及格的学生。他秉成孙中山四维八德宗旨,四维就是 “礼义廉耻”;八德就是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他特别强调两次出现的 “义”字。韩愈在《原道》中说“行而宜之之谓义”,义就是事之当然,“义”在固有道德中举足轻重。道德是一种精神教育,精神是无形的,如果不以身作则外,很难行诸教育,姜伯彰创造了一种结义制,比如五里之内及之外的小学生各为不同组,家长也参与其中。校内则模仿桃园结成兄弟姐妹,年纪小的孩子的功课,由兄姊辅导,并和家长联系。寒暑假互相走访家庭,有疾病互相扶持,并推广到家庭卫生、时事报道,甚至扫除文盲等等,这些措施的确相互扶持,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更加熟络。
砥砺前行:困境中绽放的自强之花
上面提到,芝师最初创办的时候经费就不足,勉强成立,一直到姜伯彰正式接管之后,学校杂草丛生,他动员全体师生在一个星期内,清除所有荆棘,并开始种植桃林,不仅美化了校园,还做到创收。后来学生增多,教室和宿舍都不够,他亲自去与地方衙门交涉,将一些年久失修的废弃房屋重新修葺,解决了住宿问题。1937年抗战爆发,一部分校舍被炸毁,一部分师生疏散到了石痕村,利用雄飞学校校舍,(这是姜伯彰父亲姜鸿翥创办,后来由家兄姜伯彬继承,侧重国学教育,)雄飞有八个教室,都借与芝师做校舍,还是不够,于是把被炸毁的房屋材料搬来又盖建八间教室,一栋宿舍,并借用了村民们一些住房,学生最多的时候有两千余名。当时要添设高中部,呈请教育厅立案,官僚机构不批,还指示将高中学生移到其他各省,学生不愿意去,当时教育部部长是陈立夫,姜伯彰陈述厉害,陈立夫亲自来江西考察,特批芝师立案。
姜伯彰深知在多事之秋,普及教育没有政府支持没有经费,举步维艰。于是他决定自给自足。他带领师生开垦荒山,种植了桐子树十万余棵,还有桃子、橘子、杏树、梨树之类。1935年,又在离城十余里的仙坛观附近增设第一第二林场。第一林场种桐树两万余棵,第二林场一万余棵,每年给学校创收数千元。可惜.来后被日寇摧毁。抗战结束后又重新培植,另开辟苗圃,供给芝师师生。他还联系各地乡绅捐款,和家兄商量后把祖上留下的田产近百亩一概捐归国学专校基金。芝师最初成立的时候,从之前的芝阳书院租借田产有一些租金,姜伯彰成为鄱阳县长后,改良警务,摒弃陋习,比量为出,不足之数募集捐款,每年个人经手费用银两四万以上,预算都通过校董事会审批,从没出现过错账。
点燃星火:社会责任与实践育人
姜伯彰认为应使人人皆有受教机会,不论贫富,皆可学习改变人生。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知识服务社会、国家。教育不仅为个人成功,更为社会进步,所学知识技能应适应社会需求,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他不仅在校训上阐述此理念,更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学校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停留在课本知识的传授上,还融入了许多社会责任感和革命精神。他鼓励学生们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还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所学的内容。为了让学生们了解乡村的困苦,他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周边的村庄进行调研和教学,亲身体验农民的生活,了解贫困家庭的教育困境,从而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他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每个毕业生都应该带着为民服务、贡献社会的使命感走出学校。芝阳师范的建成并不奢华,校舍多为简陋的木板和茅草搭建,桌椅和课本也是姜伯彰亲自筹集和制作的。由于资金匮乏,学校的开办几乎依赖于姜伯彰个人的努力和家人的支持。姜伯彰将自己家中的一些藏书捐给学校,成为了学校图书室的第一批藏书,他甚至将自己的一些日常开销节省下来,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
芝阳师范的招生同样面临巨大困难。许多乡民对“师范”一词感到陌生,无法理解为什么要专门培养老师。为了打破这种偏见,姜伯彰亲自上门拜访家长,耐心地解释。他告诉村民们:“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人,还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培养好教师,就等于培养了未来。”在姜伯彰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乡亲开始意识到教育的价值,芝阳师范也逐渐吸引了更多学生。因为非常注重知识与社会责任的结合,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这些宗旨,因此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他融入了大量革命思想,特别是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他鼓励学生们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明白知识背后的社会责任。他亲自编写教材,将革命历史和社会责任融入其中,让学生们理解教育的深远意义。他要求每个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完成一次乡村教学实习,将所学知识带到基层,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受益。这种实践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深深影响了芝阳师范的每一位学生,他们纷纷走向社会,将教育的火种撒播到更广阔的地方。毕业后的学生大部分成为小学教员,在赣东北各县小学,几乎都有芝师毕业的学生供职,当时流传一句话:“无芝师学生不成小学”。他还带领学生进行扫盲活动,把平常学生写下的千字练习本装订成册,成为扫盲千字课本,三人一组,进入百姓家。
大爱无疆:风雨同舟的教育情怀
除了搞好就学,和社会同命运,芝师一直还是道德楷模。比如芝师先后收养了十余名被弃养的女婴,因为鄱阳每年有水灾,穷苦人家就会把养不起的女婴放弃,本来县政府也设有育婴局,但是规模不大,离城太远的女婴家庭,还是把孩子丢弃在路边。芝师学生在乡间发现了之后,姜伯彰号召全体师生发扬人道主义,如果找不到领养家庭,芝师组织了一个育婴会,量力捐助衣服和食物,群众发现最初收养的女婴后,不到三天,就在校门口又发现了一个。一直收养了十三名。芝师师生还帮助修整乡间塌陷、破坏的道路,农忙时节帮助农民插秧收割,还成立了一个简单的医务所,帮助农民解决伤痛等问题。1931年,鄱阳湖发生特大洪水,芝阳师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洪水冲毁了学校的部分建筑,许多学生和教职工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姜伯彰没有气馁,迅速组织全体师生参与抗洪救灾,帮助灾民安置,确保学校的存活。在洪水退去后,他亲自带领师生清理淤泥,修复校园,并迅速恢复了教学秩序。他在困难面前展现出的坚定信念,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师生。抗战期间,日军军舰驶入鄱阳湖。姜伯彰率领芝师师生,身先士卒,鼓舞激励乡亲们抗日。三日内组织民团近十万余人,当敌人来临时,城内商户都搬出,敌人买不到日用品,派小船下乡采购,也被民团袭击,敌人的应援舰艇迷途陷入沙洲潜水滩,终于退出了鄱阳,县城得以恢复,姜伯彰不仅保全了芝师,也保全了整个鄱阳。
姜伯彰的芝阳师范,最终不仅改变了鄱阳的教育面貌,也为周边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他的努力,芝阳师范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乡村教师,他们将知识传播到鄱阳的各个角落,为无数贫困家庭点燃了希望。通过这种教育理念,芝阳师范培养出了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他们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走进乡村,用自己的行动和力量推动当地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变革。姜伯彰的教育思想也因此得以在鄱阳大地生根发芽,影响了几代人。
时间荏苒,许多往事都成了历史的注脚。一所学校可以改变命运,更是为这片土地播下了希望的火种。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这里汲取知识,增长见识,改变命运,也把这份力量带到更远的地方。他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对教育的执着,对故土的热爱,和对孩子们的责任。功过自有后人评说。而这份朴素的教育精神,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流传,激励着后来者继续前行。
姜伯彰用他的一生,践行了教育救国的理想,成为了鄱阳乃至江西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注】相关资料取自《姜伯彰先生诗文集》,1972年8月
作者简介
枫雨/木言若风,原名姜宇,祖籍江西鄱阳,南宋词人姜白石24代。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美国教育技术学及图书馆信息学双硕士。百余篇散文、小说、随笔以及诗歌发表于海外及国内报刊杂志。出版散文集,短篇小说集,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等多部,翻译欧美作品多部,老舍长篇巨著《四世同堂》第三部补译完整版等。现任美国新泽西Union郡社区大学图书馆总馆长。
来源:原鄉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