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发表于2017年)从李丹丹第一次登台拿起唢呐至今已经有21个年头。在她心中,吹唢呐不仅仅是别人口中的“吹鬼子”“吹红白喜事”,而是具有百般风情,万般变化的,是真正能打动人的音乐。
华州乐坛的一朵“黑牡丹”
——唢呐皇后李丹丹
作者:何 潇
她用精湛的技艺
吹出了幸福美满
吹出了哀婉悲伤
吹出了游子对故土的思恋
她是华州为数不多的女唢呐艺人
本名李丹丹 人称“黑牡丹”
(注:本文发表于2017年)从李丹丹第一次登台拿起唢呐至今已经有21个年头。在她心中,吹唢呐不仅仅是别人口中的“吹鬼子”“吹红白喜事”,而是具有百般风情,万般变化的,是真正能打动人的音乐。
家庭原因走上唢呐路
李丹丹很小的时候就与唢呐结缘,父亲是河南开封尉氏县剧团拉板胡的头号乐师,业余时间非常喜欢吹唢呐,母亲是剧团里的豫剧演员。
在县城方圆百里的地方,父亲的乐器声和母亲的戏剧调可谓是有口皆碑。自打记事起,李丹丹趴在自家院落的玻璃上就能看见父亲领着乐团班子一起吹拉弹唱,耳濡目染之下李丹丹哼唱一些乐手吹得曲牌也很像那么一回事。哼个唢呐调调、敲个锣打个鼓,村里谁家过事班子里人手不够的时候她也时常帮忙当下手。
1996年一次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家庭都蒙上了阴影,母亲一个人的肩上担着养活姐妹五人的责任,母亲拼命演出挣来的收入,对他们这个家庭显得杯水车薪,看着母亲日渐消瘦的身影和底下几个年龄尚幼的妹妹,11岁的李丹丹做出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选择:放弃读书,去艺校学习吹唢呐,能帮家里一点是一点。
因为在当地,大部分情况下拥有一个唢呐手才能组得起一个班子。
艺校的生活
不管春夏秋冬,4点起床去往郊外的河边练习气息和力道,冬天棉袄、帽子都要脱了,什么都不能带,每天早上三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手上、身上的冻疮紫一块黑一块,回到宿舍就挠心一般的痒痒,夏天湖水周围葱绿的芦苇蚊虫遍布,叮的全身再难受也要坚持完一天的练习时间。
回家的时候,母亲看到她身上留下大小不等的疤痕心疼的说:“不学了,咱们不学了吧。”“那哪行,苦也不能白吃,再说这也不算什么。”年幼的李丹丹早已学会了宽慰母亲。
在学校里师傅对李丹丹十分严格,半年只教她吹一个音调,也只允许她吹这一个音调。
由于同住的伙伴入学时间不尽相同,很多人的学习程度已经超过她很多。
每次课前检查的时候,一同的伙伴已经能吹出简单的歌曲旋律,轮到李丹丹,她只能“嘟嘟”地吹着一个音符,而且作为学校中为数不多学唢呐的女孩子,在肺活量和气息方面一开始就比周围的男孩逊色一些,这让她又羞又急。
起的更早、走得更晚、更频繁的去请教老师,自己十二分的努力加上老师严格要求下养成的吹奏功底让李丹丹在离开的时候吹奏在同期中非常拔尖。
和母亲一起撑起演奏班子
家庭出现变故之后,家里没有人能吹唢呐,打头的人不在了,原先的班子也就散了。从艺校出来之后,13岁的李丹丹已经能按点唱的曲目吹唢呐了。
她和母亲商量把以前的班子重新攒起来,一起挨家挨户去找那些辈分是自己叔叔伯伯的人,让他们相信仅有13岁的自己可以撑得起一个班子,不会演砸了任何一场演出。
说服的不易自然不言而喻,好在班子里的人都还念着与李丹丹父亲的师徒之情,老班子又攒起来了。
在民间的红白喜事上,常常会遇到一家办事,同时请了两三家吹打乐班,或者两家人同一天办事的情况。这时,各个乐班同时演奏,哪边能留住观众便是胜了。除了演奏技艺外,魔术、杂技样样都要会,这也练就了李丹丹一身的绝活儿。
1999年班子在圈子里有了一定的名声,为了能有更大的舞台,她开始接更远地方的演出活动,河南、安徽、山东,陕西,山西……脚步遍布各个省市。
扎根陕西继续吹唢呐
2003年由于“非典”的特殊情况,所有演出都停止了。也是在这一年李丹丹认识了她的丈夫,来到了陕西华州。她非常感慨的说:“在陕西这块地方,没有丈夫的支持和帮助,事不会做这么好。”
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饮食方式不习惯、没有熟识的朋友亲人、就连周围人说话,她也听不明白。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活动上帮朋友暖场演出,没想到几首曲子吹完,下台之后拥上来一堆人要电话联系演出。
起初因为听不懂陕西话,所有演出的事宜都是丈夫帮着联系,到稍远的地方都是丈夫放下手头的事情没有一句埋怨的充当司机。
最忙的时候一天演出跑了550公里,九场不同地方的演出,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十二点片刻不曾停歇,她很庆幸大多数时候都有丈夫陪伴,冬天下大雪车打滑,夏天演出结束热得中暑的时候。
家人是我后盾和支撑
坚强、独立的母亲是这辈子对她影响最大的人,骑着自行车到处演出,早出晚归给单薄的家带来贴补不多的收入,供养姐妹几人吃饭、上学,还从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吃穿比别人少什么。
说起母亲李丹丹眼里噙着泪水,空气中久久的沉寂让外人都不忍打破。
谈起自己的女儿,李丹丹说,这些年忙于工作对孩子疏忽很多。“别人的孩子都是爸爸妈妈接送,我能接她的时间少的都数的出来。”
有时候去外地演出,丈夫开车,孩子就被一个人留在家里,很小的时候女儿就学会自己做饭,还自创了干拌方便面的吃法,“有时候我在家的时候她也会拌给我吃”李丹丹笑着说。
在女儿眼里妈妈是女神,是最好的朋友,她对妈妈忙碌的工作表示理解,总是不忘叮嘱妈妈注意身体。
大概是遗传,李丹丹的女儿也非常喜欢文艺类的活动。有时候母女两一起学习一首新歌,“女儿学会了,我还不会。”一路走来家人既是榜样又是后盾。
唢呐需要创新和传承
电影《百鸟朝凤》北京首映典礼,活动方要求在陕西各个地县选择拔尖的唢呐艺人,上台吹奏的64个唢呐艺人中,李丹丹是唯一的女唢呐演奏者。观看《百鸟朝凤》,听闻电影拍摄背后的故事时她心里就在想“真不容易”,自己从11岁开始学习唢呐到今天不容易,导演制片为电影能让更多人看到不容易,民间唢呐匠人不容易。
20余年的演出生涯中,李丹丹也碰到过一些令自己很心酸的事情。
演出的时候观众有不谅解的、请演出的人不尊重演艺者,有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会气得她手都发抖,“我们就是勤勤恳恳的靠我们的手艺赚钱。”当然,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只是少数。
唢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着的宝藏,是民族的记忆,是“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最好诠释,它生动地演绎着本土特色,是明显的地方符号之一。
李丹丹说现在学习唢呐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艺人们“吹”的分量也越来越少,被千篇一律的歌舞演出所取代。
她正在着手办一个唢呐班,在她心中唢呐可以跟任何乐器搭配,是一种表现力极强的乐器,能把人吹笑,也能把人吹哭。更重要的是“唢呐是这么多年了祖辈留下来的东西”。
李丹丹说她还是会用传统的方法去教学徒,但也要运用新的形式让年轻人喜欢起唢呐。在表演中她也将唢呐、笙、锣等乐器,与电子琴等结合,还加入了诸多流行音乐元素,从而使唢呐的演奏内容更具时代感。这也是她教学要与时俱进的方式。唢呐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来继承、传播、传承。“能吹的时候就好好干,吹不动了再说。”
来源:华州文史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