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经,AI是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先锋概念,描画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想象;如今,它已迅速渗透日常生活,从衣食住行到工作、学习、娱乐,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曾经,AI是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先锋概念,描画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想象;如今,它已迅速渗透日常生活,从衣食住行到工作、学习、娱乐,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指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由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系统。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工智能经历了令人瞩目的成长。现在的AI可以是“玩具”,也可以是“工具”;能成为生活助手,也可能会被用于不适合的场景中。那么,深圳人,你的工作生活中,“AI含量”是怎样的?
生活中AI无处不在
在学生群体中,AI已经成为了广泛使用的辅助工具。正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的黎道(化名)认为,AI大大提高了科研的效率。例如,在浏览科研领域相关论文或者进行相关综述研究时,文心一言、Kimi等AI工具完全可以协助完成初步的文献检索工作。“目前这一类的大模型产品有很多。国外有ChatGPT,国内也有文心一言。我们只需要打开对话框,输入想初步整理的科研主题,比方说‘请给我简要介绍一下大气校正方法的研究现状’,AI就可以帮我进行文献库的检索,告诉我有哪些比较重要的文章,这比常规的学术搜索引擎要便捷得多。”
在检索到相关文章后,AI还可以进行文章内容的翻译,甚至进行文章结构与要点的归纳总结,从而大幅提高阅读速度。“AI的信息搜集能力很强,整合能力也超越了常规搜索引擎或人工查找资料的效率,在科研中使用非常方便,至少省去了我迷失在文献海洋里的时间。”黎道笑道。
然而,在学术活动中,AI使用的具体边界一直饱受争议。2024年11月28日,复旦大学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将使用AI进行研究设计、生成数据或结果图片、生成论文正文文本等列入禁止事项。校方认为,AI的合理应用应当被限制在研究初期的检索与整合阶段。“在我身边的同学群体中,AI的使用非常普遍。AI的使用以后也肯定会成为研究中的基础技能。不过目前AI的使用不应逾越研究者本身,不然学术研究也就失去了意义。”
除了学生之外,年轻人在工作中也通常更容易接受并快速掌握AI工具的使用。毕业后在某头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公司工作了两年的葛天畅目前从事车体焊接方面的工作。早在AI大模型流行初期,他就掌握了AI的使用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AI可以利用其图片识别能力,帮助我们对一些焊缝的外观、表面和探伤图像进行缺陷识别。这能极大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方便我们快速对一些产品的样件进行评判。”
虽然AI在提升效率、减少人工识别工作量方面表现突出,但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其应用也仍然存在一定问题。“AI识别对源图像质量有较高要求,识别准确率不够高可能会导致申诉。识别运用的初期还需要大量调试,操作人员也因此不愿意使用,推行过程存在一定阻力。”葛天畅坦言。
葛天畅还表示,工作中有时还需要撰写一些文字材料,这个时候AI也派得上一定用场。“写完文章后,AI帮我找出其中的语病甚至进行一定的修辞和润色。我有的时候会参考AI的修改意见,不得不说,它在语言的组织上确实要更加精准与精炼。”当缺乏写作灵感时,AI也能为他提供一些基本思路或者出发点。
在深圳,AI无处不在,从地铁站到图书馆,从公园到楼宇,从商场到千家万户。1月18日,2024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总决赛暨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峰会在深圳举行。组委会首次发布2024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最佳实践TOP10城市榜单,北京、深圳、上海位居全国前三名。据悉,深圳累计发布四批《“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涵盖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近200个应用场景,逐步构建起覆盖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城市运行、重点行业赋能的全场景建设体系。目前,深圳已集聚了超2200家人工智能企业,覆盖芯片、模型、硬件以及应用等全链条,形成了龙头企业国际争先、高成长性企业国内一流、初创企业竞相发展的“雁阵式”梯队。
伤害孩子的绝不是AI工具
时代风潮涌动,ChatGPT的出现标志着AI进入未来进行时。量子学派CEO、著有《公式之美》《上帝的骰子》《元宇宙系列》《牛顿的新装》《人人都懂区块链》《硅基物语》等作品的科普/科幻作家罗金海多年来一直对人工智能领域十分关注。“我一直觉得人工智能时代会来临,可能在二三十年后,但没想到那么快。当ChatGPT出来之后的第二天,我很震撼的同时也很兴奋地和团队成员们讲,所有人必须立即使用ChatGPT。”
没错,相对于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的出现会让很多人失业,可是对于罗金海而言,他却很开心这事情的发生。“我个人很喜欢通过人工智能来参与社会治理,不仅仅是从技术方面来突破人类社会的一些阻碍和干扰,如果人工智能真的进入到社会的治理结构中的话,我甚至认为他比人本身更可靠。”在这二到三年的人工智能进化过程中,罗金海确将AI工具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工作领域,比如程序编写、工作方案、图表统计、思维导读、AIGC内容创造方面都给予了全方位的帮助。
为了让更多人不用越过限制就可以直接用到开源模型,2023年,罗金海创立了硅基学院,这是一个致力于打造综合性AI教育平台的组织,旨在成为AI时代的新东方教育模板。记者打开硅基学院的网站,看到里面有关于AI电影实验室、AI绘画课等课程,学院通过组织各种研讨会、工作坊和公开课,邀请业界专家和学术权威共同参与教育过程,提供跨学科的学习机会。这种教育模式使学习更加贴近实际,更具AI实际应用价值。
对于当下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势头迅猛,不少高校学生在撰写学术论文或者进行毕业设计时也会使用AI技术这种现象,罗金海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他认为,AI产品对于使用者来讲,它是一个学习型工具。“无论你是写论文、写小说、做图片、做视频、做电影,它都不是让你去娱乐的。即便学生用它来辅助写论文,在我看来它还是正向的。因为就算不用这个工具,你还是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
曾几何时,罗金海也曾纠结过,到底是否应该让自己小孩使用ChatGPT,他也担心过孩子会因此偷懒。后来,罗金海认为这是无法回避的事,于是便将账号给了孩子。“他当时做的第一个事情就是用ChatGPT帮自己写一部小说。”
罗金海作为人工智能的使用者和开发者,他所得出的结论是:“AI技术是一个学习型工具,伤害孩子的绝对不是AI工具,而是其它的社交媒体和算法推荐平台。”
近期各地不断爆出有关AI换脸技术骗局的新闻,许多人惨遭毒手。电信诈骗似乎脱胎换骨,通过高科技手段大肆行骗,人脸识别和语音模拟成为主要作案工具。对此,罗金海表示,如果你对AI技术完全不了解,对它的原理完全无知的话,那么如何防范被诈骗,确实是要思考的问题。“AI技术出来之后,这个世界再没有‘真相’。你所看到的不管是一张图片,一个视频,还是一部电影,也许很多是通过大模型生成出来的,你要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呢?”罗金海建议首先是要去了解AI产品的特质,这样才能知道它可能会被用在哪些方面来欺诈别人。第二,要天生具有批判力。“你不能去随意相信世界上所谓的真相,时刻都要保持一种批判力。最后,大家要拥有逻辑思辨和线性思考能力,这样才能将事件的前因后果连贯起来。”
如何能对AI技术深入了解呢?罗金海表示,技术员当然会运用到它的底层原理,例如程序的撰写和AI产品的开发,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在AI使用的过程里面,最多的是利用AI生产内容,比如AI电影的大时代已经来临。因为AI电影用到聊天工具,也会用到视频工具。所以假设去做一部电影的话,它会让很多AI工具被串联起来,如果你真的要去了解AI在人类成长过程里面的一些细节的话,你可以去做一部AI电影,它一定会把所有的AI工具都用到的。
让AI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蓬勃发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有3.5亿人表示自己听说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占整体人口的24.8%;有2.3亿人表示自己使用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占整体人口的16.4%。从各年龄段网民的使用情况来看,20-29岁网民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比例最高,达到40.5%;其次为19岁及以下网民,比例为29.1%。
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在普通用户群体中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回答问题、日常办公、休闲娱乐、创作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代码)等。首先,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用户最为广泛。62.2%的用户会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进行提问。其次,约三分之一用户会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作为自己的办公助手。
打开手机,线上的AI应用五花八门,从AI绘图到AI视频,从AI写作到AI声音生成,不仅成品丰富,还有不少人手把手教你如何制作。记者在抖音上看到,临近春节,制作和分享AI新年写真照成为很多用户喜爱的内容,部分作品介绍栏会附上“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或是平台提示的“疑似使用了AI生成技术,请谨慎甄别”。在小红书上,也有不少歌手“翻唱”作品或是文物“舞蹈”的音频、视频,被平台提示:“疑似包含AI创作信息,请谨慎甄别。”
广东瀛尊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余祖舜律师认为,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与新奇体验,但与此同时,一系列因AI引发的法律与伦理问题也接踵而至。也促使我们深入思考AI应用背后的法律边界。
他表示,为了应对AI应用带来的种种法律问题,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应当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不得侵害他人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2023年1月10日起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明确规定,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技术支持者提供人脸、人声等生物识别信息编辑功能的,应当提示深度合成服务使用者依法告知被编辑的个人,并取得其单独同意。对可能导致公众混淆或者误认的,应当在生成或者编辑的信息内容的合理位置、区域进行显著标识,向公众提示深度合成情况。同时规定,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得利用深度合成服务制作、复制、发布、传播虚假新闻信息。这些法律法规为AI的使用划定了清晰的法律红线。
余祖舜建议,无论是AI翻唱、AI代写论文,还是AI合成新闻图片等行为,都可能在不经意间触碰法律红线;在工作领域、学术领域、新闻领域更应慎重使用AI工具,避免侵犯他人的肖像权、声音权、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同时提醒作为AI工具的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图片、视频等生成内容进行明显标识;发现违法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停止生成、停止传输、消除等处置措施,采取模型优化训练等措施进行整改,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这些潜在风险就抵制AI技术的发展。我们应积极面对,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让AI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蓬勃发展。”
来源: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