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明确提出要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确保广大学生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明确提出要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确保广大学生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新时代背景下,畅通思政课程“内循环”、打造大思政“外循环”,以“双循环”互促共育机制作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大思政格局具有深远意义。
构建“双循环”互促共育机制的价值意蕴
第一,是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的客观要求。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双循环”大思政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全面、系统、连贯的思政体系,可以增强育人合力,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感等全面培养的目标,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第二,是深化课程改革创新的重要推手。一方面,“双循环”互促共育机制是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力量。促进思政课程内容多元化和时代化,紧密贴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双循环互促共育机制不仅要求思政课程自身的创新与改革,还强调课程思政的融入与拓展,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这有助于打破传统思政课程的局限,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形成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思政教育体系。
第三,是顺应社会变迁发展趋势的全新探索。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线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有利于推动教育内容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传播,增强师生交流互动,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为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提供更为丰富的内容、更为新颖的形式和更为交互的平台。
“双循环”互促共育区域大思政的建设现状
“双循环”互促共育机制在实践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与问题。这不仅关乎理念本身的落地实施,也深刻影响着“内循环”与“外循环”两大系统的协同与融合。
第一,“内循环”的整体性、连续性、进阶性尚未形成。“内循环”作为核心组成部分,其顺畅运行对于提升思政教育的整体效能至关重要。当前,“内循环”在构建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短板,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思政教育内部机制的顺畅运作,也制约了其与“外循环”的有效对接。
一是课程目标缺乏集体教研机制的支撑,教师对其他学段的教学目标不了解,导致各学段教学目标各自为战,缺乏系统规划和进阶性,学段目标碎片化,使得思政教育难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时缺乏清晰、系统的认知框架。二是课程设置重复化。不同学段和同一学段不同课程之间存在简单重复,同时,课程内容在逻辑层次上没有实现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思想水平的提升。三是部分思政课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第二,“外循环”的系统性、差异性、协同性尚未构建。作为连接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等外部环境的重要桥梁,“外循环”的构建尤为重要。当前,“外循环”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影响了不同教育主体之间的协同育人效果。
一是育人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大思政”着重于全面发掘并高效整合所有教育资源以用于人才培养。然而,目前部分地区思政教育资源开发尚不充分,或仍处于分散状态、各自为营,未能形成协同效应。这种资源的非系统性配置限制了其思政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二是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没有深刻挖掘。部分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和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导致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度、融合度和渗透性不足。此外,部分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往往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使得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大思政课建设缺乏协同配合。目前,大思政课建设处于开局起步阶段,各学校更多注重本校特色和优势,忽略了与其他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的协同创新。这种缺乏协同性的做法不仅导致了资源浪费,也限制了思政课建设的创新和发展。
“双循环”互促共育区域大思政的路径探索
在探索和实践大思政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明确并优化实施路径是确保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这些路径不仅涵盖了教育体系内部的自我完善,也包括了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与融合。通过优化“内循环”与拓展“外循环”,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内外循环畅通的协同育人“大思政”教育格局。
第一,“内循环”优化: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程“四位一体”体系。发挥高校理论优势和师资队伍力量,通过教学改革,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一体化的“四位一体”体系,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打通不同学段壁垒,强化各学段间的紧密衔接与协同合作,确保思政教育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此外,还应注重强化师资培训与交流,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为“四位一体”体系的顺利运行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第二,“外循环”拓展:打造大思政协同育人的“三维进路”。发挥高校整合引领作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思政育人资源的共享与优化。在大思政协同育人的整体格局构建中,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发挥家校社政企的协同效应,共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
一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根据学科和专业特色开展好隐性教育,弥补思政课程显性教育存在的一些局限性,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跨课堂交融,形成全课程育人的局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性,为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德树人、以智启人、以体健人、以美化人、以劳塑人,其中德育为先。通过五育并举的教育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学术素养和综合素质,增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以及培养劳动精神和职业素养。这种全面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之才。
三是家庭、学校、社会、政府、企业五位一体。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课堂教育,还必须重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功能,丰富思政课的社会生活内涵,善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
基金项目:2023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以‘双循环’互促共育区域大思政——地方高校引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创新与实践”
作者:李楠(惠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