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小红书因“Tiktok难民”现象意外走红。短短两天内,超过70万外国用户涌入该平台,使其下载量跃居欧美应用榜单首位。这一现象让中国大陆网民首次在本土应用中感受到如此大规模的国际互动。从分享宠物照片到讨论医疗费用,再到交流游戏心得,普通民众之间的跨国交流显
近日,小红书因“Tiktok难民”现象意外走红。短短两天内,超过70万外国用户涌入该平台,使其下载量跃居欧美应用榜单首位。这一现象让中国大陆网民首次在本土应用中感受到如此大规模的国际互动。从分享宠物照片到讨论医疗费用,再到交流游戏心得,普通民众之间的跨国交流显得异常自然。
然而,这种开放的氛围却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他们担心外国用户可能会触及敏感话题,甚至建议限制外国人在平台上的发言权。对此,作者提出了一个讽刺性的建议:既然有人如此热衷于防范风险,不如干脆取消免签政策,要求所有来华外国人接受政治审查。毕竟,按照这种逻辑,大量涌入的外国人中必然潜藏着“坏人”。
这种过度谨慎的态度背后,折射出某些群体的特殊利益。过去,由于英语教育的稀缺,少数掌握外语的人垄断了对外信息的传播渠道。如今,尽管英语教育已普及多年,大学毕业生普遍具备四级水平,但这些人依然通过翻墙获取海外信息,筛选后在国内传播,借此维持其“网络大V”或“专家”的地位。他们担心,如果中外民众能够直接交流,自己的话语权将受到威胁。
事实上,随着中国英语教育的普及,许多小学生的词汇量已超过5000个。如果这些孩子无法与外国人直接交流,那么学习英语的意义何在?是为了让中国学生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还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移民?显然,这种封闭的思维与全球化趋势背道而驰。
有人试图通过渲染个别问题来证明限制中外交流的必要性,但这种做法只会阻碍正常的民间互动。真正的安全并非来自隔绝,而是来自开放与自信。只有通过正常交流,才能打破海外媒体的偏见,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与历史。同时,这种交流也能促进经济合作,激发海外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归根结底,真正的“坏人”并非那些积极参与交流的普通人,而是那些试图通过制造隔阂来维护自身利益的人。在全球化的今天,开放与包容才是大国应有的姿态。#中国##美国#
来源:瀚海如烟书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