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和贾玲的一句玩笑话,就扯下了《王牌对王牌》的遮羞布

摘要:这是2022年《王牌对王牌》第七季的一期节目里,贾玲说的一句话。表面上看是玩笑,实则一针见血地点出了节目最大的软肋。

"导演是不是傻子,咱们有待研究,但是我问你,光传声筒这个游戏,一共几季了?"

这是2022年《王牌对王牌》第七季的一期节目里,贾玲说的一句话。表面上看是玩笑,实则一针见血地点出了节目最大的软肋。

说出这话时,贾玲脸上还带着标志性的笑容,但语气里的无奈和疲惫却怎么也藏不住。

事情还得从当期节目的游戏环节说起。又是那个熟悉的"找坏人"游戏,沈腾和沙溢又一次被安排扮演诈骗犯。这戏码玩了多少遍了?观众都能背出剧本了。

贾玲还是老样子,从游戏一开始就盯上了沈腾。

谁知这话像捅了马蜂窝,贾玲顺势就戳破了节目最大的遮羞布 - 从第二季到第七季,传声筒游戏年年都在玩,连个样都没换过。

说白了,节目组是真把观众当傻子了。靠着沈腾和贾玲两个喜剧人的临场发挥,硬是要把一个老掉牙的节目包装成创新之作。

就连游戏环节都懒得改,抢歌、听歌、拉水桶,翻来覆去就这么几个套路。

曾经为了节目效果,沈腾都钻过行李箱了。这次他和贾玲的这番对话,与其说是即兴发挥,不如说是无奈之下的吐槽。

毕竟,在收视率和广告费的双重压力下,他们早就成了节目组的救命稻草。

这段看似玩笑的对话,却成了整个节目走向衰落的一个预兆。当两位台柱子都开始质疑节目的创新力时,《王牌对王牌》的好日子,怕是真的要到头了。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吐槽,更像是一记警钟。只可惜,节目组似乎并没有听进去,反而在随后的节目中,走上了一条更加得不偿失的路。

说起《王牌对王牌》最辉煌的时期,得从第四季说起。那时节目刚打出"家族"的概念,终于找到了最适合的组合。

前三季说实话,真的挺难顶的。节目组像是找不着北似的,从"王祖蓝白百何"到"王祖蓝谢娜",再到"王源欧阳娜娜",使出浑身解数请明星,搞些简单无聊的游戏,整得观众都提不起兴致,看着看着就犯困。

转机出现在第四季,节目组一次大胆的决定,请来了"熟面孔"沈腾、贾玲,再配上综艺新人华晨宇和关晓彤,组成了全新的"王牌家族"。

这一搭配,直接把节目带入了黄金时期。

沈腾是什么人?喜剧圈的一哥,号称"长在观众笑点上的男人"。这哥们在喜剧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抛梗接梗那叫一个溜。

再配上贾玲,两个人简直就是天生的搭档,配合起来行云流水,默契得不得了。

华晨宇和关晓彤呢?一开始还挺拘谨的。华晨宇是个内向的音乐人,关晓彤是个不太会说笑的演员。但在沈腾贾玲的带动下,这两个年轻人也慢慢活跃起来了,整个节目组就像一家人似的,和谐又有趣。

记得那会儿,"沈腾沙溢传声筒"、"贾玲无接触配送"、"沈腾摔倒"、"沈腾钻行李箱"这些名场面,可都是全网刷屏的热梗。

每期节目来的嘉宾都说,在王牌家族这儿特别放松,氛围太好了。

但是,高光时刻背后藏着隐忧。就像沈腾自己说的那句实在话:"为了这个节目,我们俩累死累活的。"可不是嘛,在一个没有任何戏剧冲突和铺垫的舞台上,全靠他俩现场抖包袱找笑点,这得多累啊。

节目组也是吃准了沈腾和贾玲的实力,把他们当成了流量担当。什么角色需要戏剧效果,找沈腾;什么环节需要笑点,找贾玲。

一来二去,两人成了节目的定海神针。

可是天底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再好的喜剧人,也架不住天天被掏空啊。过度依赖"王牌家族"的后果就是,当他们的创意和体力开始透支,节目也就走向了下坡路。

这段黄金时期,既是《王牌对王牌》的巅峰,也埋下了它后来走向衰落的种子。就像一场过度消耗的狂欢,终究会迎来散场的时刻。

除了"王牌家族",《王牌对王牌》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情怀杀"。说白了,就是玩观众的回忆牌。

《铁齿铜牙纪晓岚》《爱情公寓》《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天龙八部》《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这些经典IP剧组重聚,简直就是冲着观众的眼泪来的。

每一次重聚,都能引发一波收视高潮。

你说说,谁还不是个追星的少年呢?看着儿时的偶像重聚,那种惊喜和感动,观众哪顶得住啊。虽然岁月无情,很多演员已经不复当年的光彩,但那种重逢的喜悦还是让屏幕前的观众又哭又笑。

但是,玩情怀也是有风险的。2006年超女重聚那一期,节目组的"情怀杀"翻车了,而且翻得相当彻底。

当时尚雯婕说了这么一段话:"2006年,你们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你们是跟我一起,向着同一个目标去进军的人,我们在一起三个月,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一样的,我们是共情过的一群人。。。只不过我其实是真的不太喜欢把这个共情经常去拿出来,去在很多我自己觉得不够珍贵的场合去分享。

这段话听着刺耳,但说的是大实话。什么"一个目标"?其实就是竞争关系。"三个月"能有多深的感情?"共过情"?说白了就是曾经凑一起比赛罢了。

就像去参加个培训班,能对同学有多深的感情?除非是像87版《红楼梦》剧组那样,朝夕相处三年,才能结下真感情。

其他的?顶多就是三五个月的露水情缘。

这次翻车,也给节目组上了一课。感动的永远是观众,对明星来说,这些回忆可能就是career中的一个小插曲。

自那之后,《王牌对王牌》的"情怀杀"也变得谨慎了许多。

这件事也暴露出一个残酷的现实:情怀这张牌,用多了是会失效的。当观众发现这些重聚背后的真相时,曾经的感动也就变了味道。

到了第七季,《王牌对王牌》简直是破罐子破摔了。说句难听的,这哪是在做节目,分明是在糊弄观众。

最离谱的是,嘉宾们看提词器已经不遮掩了。沙溢连自我介绍都要瞄提词器,关晓彤和杨迪对古诗词也是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提示板。

更绝的是连主持人沈涛都开始不加掩饰地看提词器了。主持人是干嘛的?不就该有自己的主持风格和临场应变能力吗?现在好了,连基本功都不要了。

要说最让人忍无可忍的,还得是那些硬广植入。以前节目里插个广告也就忍了,现在是恨不得让观众在广告里找节目。

就说那期科普宋朝知识的节目吧。正听着教授讲得起劲呢,华晨宇突然来了句"宋朝人喜欢吸猫"。观众还没反应过来这是啥意思,贾玲立马接茬:"不仅宋朝人喜欢,我也喜欢,我们的老朋友七猫。

连主持人沈涛都不得不在游戏中间硬塞广告词。现在观众都学聪明了,一听到跟游戏不搭边的话,就知道,哦,又要开始读广告词了。

贾玲虽然也是身不由己,但这样下去,她多年积累的好感度怕是要被败个精光。毕竟,不管是综艺节目还是剧组,艺人的话语权都不大,也只能听从节目组的安排。

这种明目张胆的行为,简直就是在挑战观众的底线。节目组大概以为观众好糊弄,却不知道这是在透支观众的耐心和信任。

你说观众花时间看节目,图啥?不就是图个乐呵吗?现在可好,节目没看明白,倒是把广告词记住了。

这么一档曾经让观众又哭又笑的综艺,如今竟沦落到靠广告和提词器苟延残喘的地步,着实让人唏嘘。

七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就是这七年,《王牌对王牌》走完了从巅峰到谷底的全过程。

还记得最开始的时候,观众对每期节目都充满期待。等着看沈腾贾玲的即兴表演,期待着儿时的经典剧组重聚,甚至连广告都愿意耐心等待。

每到节目结束,大家都觉得意犹未尽,总想再多看一会儿。

可现在呢?第七季刚开播,就有观众打出差评。"一集弃"这个词,就是观众用脚投票的最好证明。

节目为啥会走到这一步?说白了就是懒得创新,吃老本。靠沈腾贾玲抖包袱,用一遍又一遍的老游戏,玩"情怀杀"收割眼泪,塞满广告赚快钱。

就像沈腾那句"导演是傻子吗"的反问,贾玲那句"传声筒玩几季了"的吐槽,看似玩笑,实则道出了节目最大的软肋 - 缺乏创新。

要知道,观众的热情可是经不起这么消耗的。

或许,第七季真的会成为《王牌对王牌》的谢幕之作。不是因为节目太差,而是它辜负了观众的期待。节目组给足了观众耐心和宽容的机会,却没给观众应有的尊重。

最可惜的是沈腾和贾玲。这两位实力派喜剧人,在节目里累死累活,到头来可能连自己积攒的好感度都要赔进去。

七年之痒,对很多人来说是个坎。对《王牌对王牌》来说,这个坎可能就是终点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节目,如果不懂创新,不尊重观众,迟早会被观众抛弃。

来源:索尔聊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