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亿度!1000秒!中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360影视 2025-01-22 20:41 3

摘要:1月20日,在我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英文简称为“EAST”)在安徽合肥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该装置首次完成了1亿摄氏度1066秒“高质量燃烧”,标志着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了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

本报记者 曹琦

1月20日,在我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英文简称为“EAST”)在安徽合肥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该装置首次完成了1亿摄氏度1066秒“高质量燃烧”,标志着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了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上述突破表明我国聚变能源的研发进程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将利好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据了解,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是中国自主设计、研制的世界首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装置。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上亿度!超1000秒!这是非常厉害的突破了,这一数据上的突破让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前景变得更加清晰。”

当前,尽管可控核聚变仍处于商业化前期,但是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均在积极布局这一领域。1月10日,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泰科技”)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2024年,公司不断优化聚变产品核心技术,扩大国际聚变合作范围,提升行业竞争优势,为未来商业化推广应用积能蓄势。

瞄准可控核聚变领域,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创光电”)近年来持续加码高温超导赛道。

1月20日,联创光电接受投资者调研时透露,近日参股子公司江西联创光电超导应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创超导”)自主设计的基于高温超导集束缆线的D型磁体成功完成20K温度下低温测试,进一步验证了高温超导磁体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可靠性。“这是国内首个基于超导集束缆线的D型超导线圈,进一步验证了高温超导磁体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可靠性,证明了高温超导核聚变装置采用更高运行温度的可行性。”联创光电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注意到,联创超导已成功中标《中核二三系统事业部超导线圈研制与测试服务分包项目》,并签订正式合同。

此外,宁波弘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表示,公司意大利子公司EQUIPAGGIAMENTI ELETTRONICI INDUSTRIALI S.P.A为核聚变装置提供具有高动态特性的HDPS系列电源完整解决方案,是核聚变装置中一个组成部件。

可控核聚变商用化尚早

要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商用化落地并非易事,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在回应投资者时表示:“离可控核聚变商业应用还有较长的距离。”

当前,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可控核聚变装置实现点火并维持燃烧的时间都很短暂,实现长时间可控核聚变的难点痛点不少。上述业内人士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耐高能中子辐照的材料技术尚待突破,聚变产生的高能中子引起材料损伤,目前尚无相关实验设施能够开展长期服役条件下的材料可靠性验证。其次,高参数模式下的等离子体稳态运行控制技术有待突破。”

为了平衡各方需求,快速推动可控核聚变的商用化进程,由联创超导深度参与的江西省可控核聚变项目另辟蹊径,采用了“聚变—裂变混合堆”这一解决方案,相较于纯聚变堆方案,混合堆方案可以帮助解决纯聚变堆面临的材料和部件难题,提供聚变中子考核环境,在技术成熟度及工程可实现性等多个方面具有优势,相较于裂变堆方案,基本不产生高放核废物,可以极大地降低熔堆风险且没有临界安全事故,更为安全,经济性更高。江西省可控核聚变产业相关技术人员称:“聚变裂变混合堆是原理上的更新,理念上的换代,加上高温超导技术可以在同样输出功率的情况下缩小装置体积,极大的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周期,是当前实现聚变能源利用的可行方案。”

当前,我国可控核聚变产业正逐步迈入快车道,2023年底中核集团接棒,由25家央企、科研院所、高校等组成的中国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正式宣布成立。中信证券研报显示,可控核聚变有望成为民用发电领域的终极能源,行业热度持续上升,技术路径较为确定。在各国持续加大投入的背景下,聚变堆商业化的节奏有望超出市场预期,预计2030年至2035年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有望达2.26万亿元。

来源:证券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