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领域占四分之一!两院院士揭晓2024年国内外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360影视 2025-01-23 10:00 1

摘要:1月22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江苏省南京市揭晓。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辰,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之常出席会议并致辞。吴朝晖、王辰分别揭晓了2024年

1月22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江苏省南京市揭晓。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辰,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之常出席会议并致辞。吴朝晖、王辰分别揭晓了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2024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两院院士评选的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是:

两院院士评选的2024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是:

◉ 科学家首次3D打印出功能性人类脑组织

◉ 谷歌新量子芯片跨越精度里程碑

◉ 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公布首批科学成果,包括首张“宇宙地图”照片

◉ 科学家绘制迄今最大脑基因调控网络图谱

◉ 超精确癌细胞3D图谱问世

◉ 首个双语读脑装置让失语者重新“开口”

◉ 美“星舰”第五次试飞,“筷子”成功回收助推器

◉ 世界首例干细胞治疗恢复人类视力

◉ 全球首例活体人类移植猪肾脏手术完成

◉ 长效HIV预防针剂试验成功

在这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信息技术领域占了四分之一,共有五大新闻。国内的三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是:

第一,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首款基于原语的类脑互补视觉芯片。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团队借鉴人类视觉机制,提出了基于原语表示的多通路互补类脑视觉感知新范式,将视觉信息拆解为基本原语,并有机组合成“认知”和“运动”两条优势互补、信息完备的通路,突破了传统图像传感器无法满足开放环境中视觉感知的复杂需求的制约。基于此,团队成功研制出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降低90%带宽,实现每秒10000帧、10比特、130dB的高速、高精度、高动态范围视觉感知,并发展了软件、算法、数据集和系统,在自动驾驶复杂开放道路展示了优异的性能。相关研究成果2024年5月30日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自然》。

第二,科学家研发出全球首个Pb级超大容量光盘存储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上海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在超大容量超分辨三维光存储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我国在信息存储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上海理工大学教授顾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阮昊团队,上海理工大学、张江实验室教授文静,研发出国际首创的双光束调控掺杂聚集诱导发光染料的有机树脂薄膜超分辨光存储技术;实现了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双光束写入和双光束读出的Pb量级光存储;验证了记录点尺寸为54纳米、100层记录、材料寿命大于40年的超分辨数据存储,单盘等效存储容量相当于8000张商用光盘或约100个普通商用硬盘。相关研究成果2024年2月22日发表于《自然》。

第三,我国研制超级显微镜,首次全景“看到”大规模细胞交互行为。生物体内不同类型细胞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交互作用,对此进行的研究被视为“介观”尺度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戴琼海团队自主研发出的新一代介观活体显微仪器RUSH3D,兼具厘米级三维视场与单细胞分辨率,可以每秒20次的高速三维成像速度,实现长达数十小时的全景连续低光毒性观测。相关研究成果2024年9月13日发表于《细胞》。据悉,RUSH3D的研制与产业化填补了对复杂生命现象介观尺度活体观测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在活体介观是微成像领域处于国际前沿。目前,该仪器已支持国内多所高校院所在肿瘤学、免疫学、脑科学等领域开展系列创新性研究。

国外的两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是:第一,科学家首次3D打印出功能性人类脑组织。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学家首次3D打印出功能性人类脑组织,它可以像传统脑组织一样正常生长并发挥作用。相关研究成果2024年2月1日发表于《细胞—干细胞》。研究人员采用了水平叠层方案,将从诱导多能干细胞中培养出来的脑细胞置于柔软的“生物墨水”凝胶中,最终培育出神经元。打印的细胞通过介质在每个打印层内部和层之间产生连接,形成与人类大脑相当的网络。

这种3D打印技术不需要特殊的生物打印设备或培养方法来保持组织健康,并可以使用显微镜、标准成像技术和电极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家认为,这一突破对研究大脑,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神经和神经发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谷歌新量子芯片跨越精度里程碑。美国谷歌公司开发的一款量子芯片Willow,首次实现了“低于阈值”的量子计算,这是寻求制造足够精确且实用量子计算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相关研究成果2024年12月9日发表于《自然》。过去几年,包括IBM和亚马逊的AWS在内的多家公司和学术团体已经证明,纠错可以略微提高准确性。2023年初,谷歌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在Sycamore量子处理器中使用了49个量子比特,并在超导电路中对每个物理量子比特进行了编码。Willow是该技术的改进版本,其规模更大,拥有105个物理量子比特。谷歌量子计算部门负责人表示,Willow功能强大,可以在约5分钟内完成全球最大的超级计算机预计需要1025年才能完成的随机电路采样任务。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