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告诉你关于转基因作物相关言论的真与假

360影视 2025-01-23 03:06 2

摘要:国际马铃薯中心研究了全球近300个甘薯(红薯)品种后发现,所有品种都含有来自一种细菌——“农杆菌”的基因,而这个跨物种的基因转移事件是在大约8000年前自然发生的。农杆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细菌,它可以通过伤口侵染植物,并将它的基因移植入植物基因组。

转自“田边的小萝”。

真的假不了——以下事实都有科学依据或统计数据支持,客观真实,可以放心接受。

1.转基因古已有之TRUE 真

国际马铃薯中心研究了全球近300个甘薯(红薯)品种后发现,所有品种都含有来自一种细菌——“农杆菌”的基因,而这个跨物种的基因转移事件是在大约8000年前自然发生的。农杆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细菌,它可以通过伤口侵染植物,并将它的基因移植入植物基因组。

红薯,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人们正是利用了农杆菌的这一独特本领,将其开发为创造转基因农作物的重要工具。

事实上,自然界不同物种间发生基因转移的现象并不罕见,从病毒到细菌、从细菌到植物、从植物到昆虫等等,都能自然发生。育种家们培育杂交新品种,也是通过人工改造不断进行基因转移的工作。

2.全球转基因农作物产业不断扩大TRUE 真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统计,自1996年转基因农作物商业化种植以来,全球已有29个国家或地区批准种植,43个国家或地区批准进口,种类主要涵盖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等。在全球范围来看,转基因棉花种植比例已高达76.0%,大豆72.4%、玉米34.01%、油菜24.0%。2023年全球共种植转基因农作物2.063亿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3%,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比例。

2023年,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排名前5位的国家是美国、巴西、阿根廷、印度和加拿大,它们总共种植了全球约91%的转基因农作物。中国种植面积为280万公顷,主要是抗虫棉花,这一数字仅相当于美国的3.8%,排名全球第8位。

3.转基因农产品批准上市前须开展严格的食用安全性评价TRUE 真

转基因食品中增加了转入的新基因和它所产生的新蛋白,必须确保新蛋白对人畜没有毒性,也不会导致过敏。我国针对转基因农作物建立了科学严谨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标准,评价按5个阶段进行,在任何一个阶段发现任何一个对健康不安全的问题,都将立即终止研发。通过安全评价而获批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和普通食品一样安全。

我国转基因安全性评价的五个阶段

自1996年至今的近30年间,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十亿人食用转基因食品,未发生一例被科学证实的食用安全问题。网上流传的致癌致畸、影响生育等说法,早已被证明是毫无事实依据的谣言。

4.曾发生转基因农作物无法通过安全性评价的情况TRUE 真

美国先锋种子公司曾将巴西坚果的一个基因转入大豆中,以提高其含硫氨基酸含量。1994年,在对这种转基因大豆进行食用安全评价时,发现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同样也会对这种大豆过敏,新转入的蛋白可能是主要过敏原。于是,这项研究便被立即叫停了。可见,科学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程序完全能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保驾护航。

5.转基因农作物批准种植前须开展环境安全性评价TRUE 真

除了食用安全性外,还必须考虑转基因农作物种植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有这样一些担心——大规模种植转基因农作物会不会影响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转基因抗虫农作物会不会导致产生抗性害虫,或对天敌昆虫、蜜蜂及其它昆虫产生毒害?转基因农作物的花粉扩散到普通农作物上,发生“基因漂移”的转基因后代是否有未知风险?万一转基因耐除草剂农作物在自然界扩散,会不会成为人们无法控制的“超级杂草”……

因此,在批准种植前要对转基因农作物进行严格的环境安全性评价,确保风险可控并明确安全措施,以彻底消除这些隐忧。

6.转基因农作物可显著降低化学农药用量TRUE 真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使棉田杀虫剂使用量减少了40%-60%,降低了环境污染,减少了人畜中毒事件,还减轻了棉铃虫对玉米、花生、大豆等其他作物的危害。我国已发放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抗虫玉米抗虫效果达95%以上,比对照可增产7%-17%,减少农药用量60%,还能减少虫害后续引发的黄曲霉素污染。

中国抗虫棉研究,登上2008年9月19日的《科学》杂志封面

向农作物中转入来自细菌或其他生物的耐除草剂基因,可以获得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大大简化田间除草工作。例如耐除草剂大豆仅需喷施1次除草剂,除草效果即可达95%以上,明显优于常规大豆。我国自主研发、获得安全证书的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可使每亩地的除草剂成本降低30元以上,还能比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节本增效优势明显。

7.转基因农作物商业化种植20余年为人类带来巨大效益TRUE 真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统计,1996-2018年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累计种植400多亿亩,共增产粮食8.22亿吨,减少了8.3%的化学农药使用量,按照有效成分计算约77.6万吨,仅在2018年一年就减少CO2排放2300万吨,相当于1530万辆汽车一年的碳排放总和。

8.我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具有知情权和选择权TRUE 真

我国对转基因产品实行按目录强制标识制度,大豆、油菜、玉米、棉花、番茄5类17种转基因产品强制标识,其他产品可自愿标识,以保证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选择知情权。

大豆油,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市场上的个别产品为了营销,会在包装上标识“非转基因”字样,如“非转基因花生油”“非转基因葵花籽油”等,有暗示转基因产品可能不安全的意味。其实,目前市场上并没有转基因花生和向日葵等产品,标注“非转基因”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为。

假的真不了——以下说法要么是偏见要么是谣言,千万不要轻信,更不要传播。

1.美国人不吃转基因食品FALSE 假

美国是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第一大国,也是世界上消费转基因食品最多、时间最长的国家。据美国食品杂货制造商协会统计,美国75%-80%的食品都含有转基因成分。

美国超市,图片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

2019年美国种植了10.7亿亩转基因农作物,玉米、大豆、棉花、甜菜等转基因品种种植面积均超过90%。2020年,美国种植的约50%的大豆和80%以上的玉米均在国内消费。生长速度更快的转基因三文鱼已在美国批准上市,成为首例获得食用许可的转基因动物产品。

2.欧洲人对转基因食品“零容忍”FALSE 假

欧盟对种植转基因作物较为谨慎,只有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国家种植转基因玉米。然而欧盟每年进口和消费大量转基因农产品,包括大豆、玉米、油菜、甜菜及其加工品。

欧盟2020年转基因大豆进口量占其总消费量的81%,此外每年还进口约25万吨转基因大豆油以弥补市场缺口;欧盟进口的玉米和油菜籽产品中近25%为转基因产品。2024年3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关于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产业分析报告,倡议简化生物技术监管框架,加速审批和市场准入进程。

3.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改变自己的基因FALSE 假

基因是一段DNA,我们每天摄入各种食物,也随之摄入了千千万万条不同的基因片段。科学家估计水稻含有3万到4万个基因,番茄也含有3万个以上的基因。转基因农作物和普通农作物相比,只有一个或几个基因不一样,食物中含有的这些DNA将被消化系统“一视同仁”当做营养物质消化掉。此外,人类基因组结构极为复杂且稳定,其稳定性受到严格的生物调控机制,绝不可能被吃进去的食物所改变。

推荐阅读:《科学之种:我们为什么深深地误会了转基因》

4.转基因食品一代人吃看不出问题,但可能危及后代 FALSE 假

大多数转基因农作物仅比普通农作物多了一个或几个新的基因和蛋白质,并没有其他特殊的化学物质。人体消化系统具有强大的分解能力,食物中的蛋白质、DNA等大分子会被胃酸、消化酶等降解为小分子,以便吸收利用。

因此,无论转基因食品还是普通食品,它们携带的基因和蛋白质在人体中没有“累积效应”,不会随着摄入量的增加而在体内积累,更不会通过改变我们的生殖细胞而影响后代。此外还要指出一个事实,在转基因大豆加工产生的大豆油中,已经检测不到与转基因相关的DNA与蛋白质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5.长相特别的蔬菜水果是转基因的FALSE 假

彩色玉米、樱桃番茄、彩椒、紫薯、白草莓、黑皮花生……按颜色、大小、形状来判断是不是转基因产品,这不靠谱。自然界原本就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种质资源,目前市场上的蔬菜水果种类越来越丰富,是育种家利用这些资源精心选育的结果。

种类丰富的生鲜农产品,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目前国内市场上能见到的转基因食品主要是番木瓜、大豆油和菜籽油。我国允许进口的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等,批准的用途都是用作“加工原料”,如进口大豆直接进入榨油厂,豆粕通常作为饲料原料,而进口的玉米则用来生产饲料、淀粉和糖浆等。

6.转基因作物的种子不能发芽FALSE 假

目前,种植最为广泛的转基因农作物主要是抗虫和耐除草剂农作物,它们分别被精准地引入了抗虫基因或耐除草剂基因,而这两种基因都不直接参与或干扰种子的发芽过程。因此,将转基因作物种子与不能发芽相联系,是毫无根据的误解与偏见。

来源:金菜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