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有个词叫:愧疚诱导(隐蔽且极具杀伤力的“情感操控手段”

360影视 2025-01-23 12:07 2

摘要:偶尔想买个贵点的东西,就会想起父母的叮嘱:“你现在能挣钱了,一定不要乱花钱,我们家还靠你呢。”于是觉得自己太奢侈,赶紧打消念头。

你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情况:

偶尔想买个贵点的东西,就会想起父母的叮嘱:“你现在能挣钱了,一定不要乱花钱,我们家还靠你呢。”于是觉得自己太奢侈,赶紧打消念头。

异性找你沟通事情,你想起伴侣有意无意的指责:“如果你爱我,你就不应该有任何异性朋友!”于是你逐渐切断和所有异性的联系。

临时接到很难的一个项目,没有按时完成,这时领导告诉你:“我把这么重要的项目交给你,你却拖到现在还没做好,太让我失望了。”于是你继续没日没夜地加班,牺牲自己所有的娱乐时间……

像上述一样,如果你也经常被“愧疚感”驱使,不断牺牲自己的需求去满足对方,甚至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逐渐变得小心翼翼,自我耗竭。

那么就要注意,你很可能是陷进了“愧疚诱导”(guilt inducement),这是一种隐蔽且极具杀伤力的“情感操控手段”。

有的人会经常拿它当作一种操纵他人的心理工具,让他人顺从自己,为自己所用。

但由于“愧疚诱导”通常发生在亲密关系中,如亲子、伴侣、好友间。受害者往往很难察觉,即使后来发现了想反抗、离开,却由于害怕破坏关系而放弃。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识别“愧疚诱导”的行为?

发现别人对自己进行“愧疚诱导”,该怎么办?

今天,壹心理就来好好和大家聊一聊:如何避免被他人“愧疚诱导”

在人际关系中,你可能多多少少都遇到过别人的指责。

这些话如同无形的枷锁,让我们在情绪的漩涡中挣扎,不断反思自己,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弥补行为。

这就是“愧疚诱导”——

操控者通过一系列言语、行为,在对方心中播下愧疚的种子,让对方产生自己做错事、对不起他人的负面情绪,进而迫使对方在愧疚感的驱使下,违背自身意愿,顺从操控者的要求。

如果你经常怀疑“我是不是又做错了”,或者感觉“我好对不起TA”,那么你需要警觉:你的愧疚感是适度的吗?

首先,一个人有适度的愧疚感是没问题的。

在社会关系中,有时候愧疚感具备“利他作用”:当我们真的做错事时,出现愧疚感,能够提醒我们去改善言行,弥补错误。

一个完全不会愧疚的人,往往会伤害他人且不自知,甚至会故意伤害他人,这类人通常是比较危险的。比如TA可能具备“自恋型人格特质”或者“反社会人格特质”。

然而,过度的愧疚感也是有害的。

它会让你产生极大的情感负担,不断陷入自我怀疑,降低你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甚至影响你做重大的决定,损害自身权益,做出超出能力范畴的自我牺牲。

关系中的愧疚诱导,是一种不健康的人际模式,会给被诱导者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也会让关系走向难以修复的境地。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模式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人际关系的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问题。

关系中的双方,常常就像“榫对卯”一样,共同促成了这个局面。

1、操控者角度

一是“控制欲”作祟。

这类人对生活的一切掌控欲极强,难以忍受“预期以外的事”,并将身边的人视为自己可操控的对象。

在TA们眼中,他人的行为和选择必须符合自己的预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一旦对方的言行超出自己的预期,TA们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和指责,通过引发对方的愧疚感,确保事情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

就像有些父母经常对孩子说:“我们每天为了你起早贪黑,你就不能争气一点吗?干啥啥不行,你就这样报答我们的吗?”

久而久之,就容易把孩子养成了谨小慎微甚至软弱讨好的性格。

二是沟通能力匮乏。

这类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不懂得如何以平等、尊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当TA们有求于人时,无法清晰地阐述事情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只能借助愧疚诱导这种简单粗暴但往往能迅速见效的方式。

比如伴侣中的一方,为了说服对方满足自己的要求会说:“要不是因为你,我会变成现在这样吗?我早就升职加薪了!”通过夸大自身牺牲,让对方愧疚,迁就自己。

三是有过往成功经验。

操纵者往往曾通过愧疚诱导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一旦发现这种方式有效,就会习得这种不良的交往模式,在日后的生活中不断重复使用这种策略。

因此,愧疚诱导通常不会只在关系中出现一次。

2、被操控者角度

希望被操纵者要明白:不是你错了,而是你被利用了。

可能是以下3个原因,让你陷入了愧疚诱导中。

一是过强的“同理心”。

如果你在情绪上有着超乎一般人的感知能力,能够深刻体会到他人的痛苦、压力和需求;或者当听到他人的“悲惨境遇”时,内心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同情和不忍,那么你可能会更容易被愧疚感左右。

过于心软、同理心太强,有时反而成了被伤害的“软肋”。

二是较低的“自我价值感”。

受成长环境或过往经历的影响,有的人会形成不够自信的性格。

如果你经常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缺乏坚定的信念,内心深处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或者应该做得更多、更好,当面对他人的指责或暗示时,会不假思索地将责任归咎于自己,这样也会很容易被愧疚感所驱使。

三是过剩的“责任感”。

你可能经常把他人的压力问题背在自己身上,潜意识里觉得能者多劳,强者应该帮助弱者。

尤其当面对领导、父母、伴侣等传达的压力时,不由自主地认为自己应该去帮TA们解决,而背负了许多不该承受的事。

比如,领导临时将一个很难的项目交给你,还对你说:“这个团队只有你有能胜任,我真的不知道还能指望谁了。”这很有可能是别人都不愿意接手这个“烫手山芋”,而恰好你表现得一直都很敬业。

其次,关系中也存在“破窗效应”(Broken Windows Theory)。该理论认为:

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不管,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例如,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

如果你在一些重要关系中形成了卑微、讨好的性格,经常为了维持关系而选择妥协,就会纵容他人不断侵入界限,让你付出更多。

因此,保持对关系模式的反思与觉察,才能保护好自己不受到更多伤害。

如果觉察到别人对你进行“愧疚诱导”,你可以:

1、不要忽视那些“怪怪的”感受

当关系中出现一方以道德、责任、错误、耻感等为核心的话语,让你产生隐隐的“不舒服”,你就要警惕了。

这种感受,可能是你潜意识对危险的察觉。

你的潜意识察觉到对方正试图“控制”你,希望你能如TA们所愿,甚至不惜以指责你、攻击你的方式来证明你是错的、不够好的、应该付出更多的。

这时候,千万不要急着去证明自己,不然反而会落入对方的圈套。

2、察觉到“不舒服”时,先停一停

你需要先把双方的责任和需求厘清。

比如想一想:

牺牲自己的健康,不停加班完成别人都完成不了的项目,真的是你应该承担的吗?

父母的辛苦与劳碌,都是你造成的吗?

伴侣没有安全感,要求你切断与朋友的联系,你喜欢这样被控制吗?

朋友要求你帮忙,到底是真诚地表达对你的需要,还是在为难你?

所有的这些问题,真的是你不断付出就能解决的吗?

搞清楚这些,再给对方反馈也不迟。

3、合理表达“攻击性”

勇敢地拒绝对方无理的要求,并把对方抛过来的问题抛回去。

比如,面对领导说你工作完成得不好,要给你加活,可以地委婉表示:“这个项目我精力有限难以完成,要不领导你再看看哪位同事有能力承担,毕竟交给最合适的人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拒绝时态度要坚决,清晰地向对方传达自己的想法和边界。

拒绝后,不要陷入过度的自我怀疑和自责,要明白:拒绝是一种合理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

维护界限不是自私,而是自爱。

4、勇敢提出需求

很多时候,你不说出自己的需求,对方会默认你能帮忙,就会一再让你付出。

因此,我们不用努力证明自己“有能力搞定一切”,反而可以向对方表明:

我需要你看到我的困难,我需要你理解我的压力,我需要你看到我的付出,我需要你帮我一起处理……

让对方看到,你不会因为做不到而感到愧疚,这个陷阱对你也就失去了作用。

大家发现了吗?想要避免被愧疚诱导,其实建立在“自体稳定”的基础上。

当我们有一个稳定的精神内核,能够清晰地自我觉察,而不是自我批评,能够温和但有力地维护自我边界,而不是通过弥补他人去维系关系时,对方会感觉到我们足够自洽,不会因为一两句话就动摇、退让,反而会真正尊重我们,不敢轻易操控我们。

因此,我们平时可以注重提升自我价值感,通过不断学习新技能、设定并实现小目标等方式,逐步积累成功经验,增强自我效能感。

同时,进行“积极自我暗示”,每天对着镜子或在内心说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改变内心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要相信,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你是值得被爱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以招架的部分,有的人吃软不吃硬,有的人吃硬不吃软,谁都有可能陷入“愧疚诱导”,并不是因为你不够好。

相反,有时候是你太好了。

所以,不论是对方强烈的请求让你难以说出“不”,还是对方的指责让你深感不安,都请记得:

维护自己的权益不是一件可耻的事,你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多爱自己一点,世界也会多爱你一点。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文献(滑动查看)[1]Barber, B. K. (1996).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Revisiting a neglected construct. Child Development, 67, 3296-3319.[2]Miller, R. S. (1996).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Guilt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R. D. Kavanaugh, B. Zimmerberg, & S. Fein (Eds.), Emotio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pp. 125-147).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3]Soenens, B., & Vansteenkiste, M. (2010). A theoretical upgrade of the concept o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Proposing new insights on the basis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Developmental Review, 30(1), 74-99.[14]Sezer, D., Locher, C., Gaab, J., & Hurlemann, R. (2022). Deceptive and open-label placebo effects in experimentally induced guilt: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healthy subjects. Scientific Reports, 12(1), 18619.

来源:壹心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