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23日讯(通讯员 肖心玥 金浪)2024年年末,长沙市中医医院又发出一张“国字号”的喜报:入选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而在医院,这样的“国字号”还有好几个,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长沙答卷”上强有力的“得分点”。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23日讯(通讯员 肖心玥 金浪)2024年年末,长沙市中医医院又发出一张“国字号”的喜报:入选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而在医院,这样的“国字号”还有好几个,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长沙答卷”上强有力的“得分点”。
长沙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杨人贵说:“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套‘全国卷’答起来并不容易,但是一步一个脚印,一题一题答好,我们就有信心交出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医院推动诊疗能力提升、中医文化普及、中医资源下沉,让中医药与时代、与人民紧紧相拥,交出了一份长沙中医“龙头”名副其实的“答卷”。
中医药诊疗核心竞争力的“必答题”越答越精
2024年4月的一天,一对年轻夫妻抱着孩子闯进了位于闹市区南门口的长沙市中医医院天心院区。原来,孩子桡骨骨折,骨头几乎断成了“Z”字形。骨伤科中心主任刘政治立刻开启绿色通道,在C臂透视技术下,为孩子实施了无痛可视手法复位。术后X片显示,孩子的桡骨复位成功。不仅如此,通过外敷中草药和夹板外固定术,同时改良固定方法,孩子可以正常上学。这个省内首创的无痛可视正骨复位技术,诠释了“中医药现代化”的内涵与力量。
而在高龄老人骨折手术的禁区里,医院也在不断打破边界,2024年就有两位百岁老人“闯关成功”。骨伤学科年门诊量达12万人次,住院病人近1.2万人次,其中,中老年病人占50%以上。近几年,成功为数十位90岁以上高龄老人实施了手术。目前,骨伤科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中医正骨团队,其所擅长的“湘一正骨”疗法在2024年1月入选了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医药的走红,凭的是实力,靠的是疗效。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中医药不仅在治未病上独领风骚,在危急重症方面的贡献也日益凸显。历经60多年的积淀,再次通过三甲复评的长沙市中医医院,正以全面提升一体化救治能力为目标快速发展——2024年成立神经医学中心、创伤中心,获批省级卒中中心,重度颅脑损伤、脑出血救治水平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以传承创新闻名的针灸康复学科,成为又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2024年5月,学科被确定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围绕优势病种、疑难病种及亚专科建设方向,开展了100余项技术研究和120余种病症治疗研究,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带状疱疹等20余个病种为学科优势病种,首创的“针灸分期愈骨法促进骨折愈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痛症技术”等多项国内领先或先进技术,填补了专业领域空白。
同年10月,在世界针灸学会“一带一路”中医药针灸风采行比利时站上,针灸康复学科主任杜革术做学术分享。小小针尖,画出了半径一万多公里的圆,在美国、德国、荷兰、瑞士……越来越多“黄头发”“蓝眼睛”成为杜主任的“中医粉”,中医药的国际“朋友圈”不断更新。
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的“多选题”越答越准
马王堆医书发掘惊天下,张仲景长沙坐堂开先河。“思变求新,敢为人先”“执中致和,道法自然”“兼容并举,中西汇通”等湖湘中医精神特质,构成了湖湘中医延续和发展的根本。新发展阶段,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既要塑形,更要铸魂。
在长沙市中医医院微信公众号上,“儿医话方药”“中医说节气”“与人为膳”等精心设计的栏目,全年不间断地向一百多万粉丝推送着实用的养生小知识。小小屏幕的背后,是一支由150余位各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健康科普人才战队。2023年该院订阅号传播指数位列湖南省中医医院第1名。由该院组织摄制的科普视频在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等各大媒体轮番登场,其中《中药奶茶》全网播放量超350万,引发超25万次互动。依托设立在医院的省市两级中医药科普基地,近年来形式多样的科普作品也在各级科普竞赛中频繁亮相。
为更好地传播中医文化,2017年长沙名老中医馆在医院的芙蓉院区强势登场,成为湖湘中医文化的纽带和传承创新的主场。在这里,儿科“圣手”张涤,湖南省名中医刘定安、蔡进、卿照前等数十位中医专家,既是医生也是讲师,将中医药文化浸润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2024年医院开展讲座及义诊400余场,参与专家700余人次,发放健康教育资料3万余份,受益群众4万余人。
“老师很专业,讲解得很清楚,我以后在家就可以给家人做艾灸。”市民朱女士在“长沙市市民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培训班”上说。为了进一步普及中医知识,提升健康素养,让更多市民体验中医“简、便、验、廉”的优势,医院推出市民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培训班,线上讲堂永久免费开放,2024年培训群众1.2万人次。
在长沙,中医夜市正逐渐取代酒吧,成为“脆皮年轻人”的聚集地,“中医药+”的话题也屡屡冲上热搜,成为“流量密码”。2024年入夏伊始,医院在芙蓉区婚庆公园、天心区海信广场、长沙县果园镇举办了一场场“出摊”即“出圈”的中医药文化夜市,为长沙的“夜经济”注入了健康元素,为上万名星城市民带来了轻松又实在的健康体验。
中医药优质资源下沉的“连线题”越答越通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中国的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因此要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积极开展巡回医疗和帮扶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就近就便、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瞄准这一关键目标后,长沙市中医医院通过中医联盟、紧密型医联体和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推动“家门口”的服务从“有”向“优”全速前进。
“我刚刚免费测完血糖,再找专科咨询,大夫帮我调了药,省去了进城的麻烦!”恰逢医院在长沙县金井镇开展巡回医疗,80多岁的陈嗲嗲咨询完内分泌科的专家后举起了大拇指。
“急需支援!”工作群里长沙县三医院急切地求助,一场跨院开展的抢救即将展开……25天后,这位心搏骤停病人的家属送来锦旗,昭示着联合救治的成功。
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鲜活地上演,而翻开医院对口帮扶的地图,优质中医药资源辐射效应已经冲出了长沙,跨越了600多公里,延伸到贵州省的黄平县。医院摸索出的“一个龙头”“多点开花”的中医发展“长沙模式”,让“家门口”看好病,老百姓有“医”靠成为现实。
病好还需药来医。作为一家中医院,收集和挖掘名老中医疗效确切的验方、家传秘方研发成中药制剂,是医院的强项,其中治疗骨折的集成系列产品等,对不同阶段的骨伤科患者疗效颇受认可,获得湖南省科技成果奖。这些科研创新的成果,在长沙市中医医院的互联网医院上,触手可及。而随着以生产、检验、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全新制剂中心的落成,更多的中医药科创成果将随着发达的物流网络,抵达千家万户,融入更多老百姓的日常。“中药安心达”也让中药饮片服务更有温度。
“人们常说‘尽力就好’,但我们深知必须‘全力以赴’!因为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可能意味着救回一个家庭的支柱,给这个家以完整;还意味着一位老人的康复出院,让在外打拼的子女们过年还有家可回……”长沙市中医医院院长李波动情地说。
来源: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