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积极心理学视角探索反邪教工作新思路

360影视 2025-01-24 18:25 2

摘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技术是开展反邪教工作的利器,但在之前的工作中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消极心理学”视角,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探讨如何激发、利用邪教易感人群和原邪教人员的积极特质和正向心理需求,帮助他们摆脱邪教束缚,实现积极发展,以期为反邪教

【内容提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技术是开展反邪教工作的利器,但在之前的工作中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消极心理学”视角,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探讨如何激发、利用邪教易感人群和原邪教人员的积极特质和正向心理需求,帮助他们摆脱邪教束缚,实现积极发展,以期为反邪教工作实践提供新思路。

【关 键 词】反邪教;积极心理学;积极特质;预防;矫治

邪教作为“世界三大毒瘤”之一,一直是我国社会治理的焦点问题。在近二十多年的反邪教斗争中,通过精准施策综合治理,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从宗教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角度出发,对邪教的传播机制、习练者痴迷原因、社会预防及矫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在反邪教工作中对心理学学科的潜在价值挖掘不够深入。主要是以心理学手段分析原邪教人员痴迷邪教的心理机制以及防范、援助策略等,多为传统的心理学视角,且缺乏总体理论框架,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是目前反邪教工作主要以负向、消极的角度看待工作对象。主要将邪教易感者、邪教痴迷者、有邪教经历者等人群视为是被动的、等待“拯救”的角色,忽视了该群体自有的积极力量,对于这些群体自身或环境中存在的能有效促进自我积极发展、远离邪教的积极因素不够重视。

一、积极心理学的主张及优势

纵观诸多的心理学流派,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教授创立的积极心理学可以为完善反邪教工作理论和实践体系提供理论框架。积极心理学强调每个个体都有其内在的积极力量,通过挖掘、利用这些积极因素,可以激发个体潜力,构建良好的心理和行为模式。这一观点弥补了传统心理学过于关注心理问题或个体缺陷的不足,平衡了心理学的研究体系,使得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不只局限于心理疾病或健康,而是包括对人类自身心理力量和潜力的挖掘。积极心理学主要关注三方面的内容:

(1)积极的主观情绪体验。“拓展-建构理论”认为,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可以让个体获得即时的心理满足,而且会对个体的思维方式和内部资源产生有益影响:一方面,积极情绪体验可以提升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开阔性,激发个体探索新知的欲望;另一方面,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个体不断构建并强化心理韧性、习得性乐观等内部资源,提升抗压能力。

(2)积极的内在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中,主要关注包括乐观、勇气等在内的二十四种积极个人特质,它们可以提升个体抵御风险、化解危机的能力。在Seligman等人的研究中发现,这些积极品质都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

(3)积极的社会环境。积极心理学兴起之初对于社会环境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提升人类幸福感、激发人类创造力的社会因素。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在教育等领域的实践,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社会环境已经拓展为针对某一特质或解决某种问题而营造具有针对性的有利环境。

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主张可以为反邪教工作开辟新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下面笔者将以积极心理学理论框架为指导,从社会预防、教育帮扶入手,提出可行的工作方法,希望能为反邪教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二、积极心理学在邪教社会预防层面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众多邪教痴迷者的心理和社会分析发现,他们在加入邪教组织前,有两个鲜明特点:

一是大部分个体性格内向、自我意识混乱、自我认同感较低、神经质倾向明显。拥有此类特质的人群更容易在邪教教主的利诱和恐吓下被精神控制,陷入邪教的歪理邪说中无法自拔。

二是在生活、工作中难以满足自身生理和心理需要,缺乏积极的情绪体验,感到自己被边缘化,对社会充满怨恨和仇视,为寻求能实现自我满足的超自然“神力”从而加入邪教。

因此,在社会预防工作中,可将工作重点聚焦于提升公众福祉,增强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等积极情绪体验,通过不断积累,进而强化个体的积极特质,提升社会认同感和自我认同感,提高对邪教的免疫力。

(1)获得持续的积极情绪体验。在“易感”人群推广“感恩练习”、“积极日记”、正念训练等策略,让个体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积极方面;在社区、学校开展丰富的体育、艺术、技能学习活动,让个体在多种活动中培养爱好、发挥特长,体验到成就感和幸福感,提升自我认同感,降低被邪教精神控制的风险。

(2)增强社会联结。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加强人际沟通,提升社会凝聚力。例如,多社区联动,在节假日开展主题活动、志愿活动,促进个体和群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社会信任。较强的社会联结会增强个体的归属感,个体更不容易陷入被边缘化的困境从而走进邪教组织。

(3)完善心理工作室建设。借助高校、医院的专业心理学资源,开设积极心理学工作坊,培养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在社区定期开展以自我认知、构建和谐自我为主题的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提升个体在面对风险和挑战时的积极应对能力,防止个体将加入邪教作为逃避现实、解决问题的方式。

(4)营造积极的社会文化环境。利用官方媒体和自媒体平台,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以及国家在外交、科技等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等内容,提升大众的自豪感和社会认同感,进一步挤压邪教的生存空间。

三、积极心理学在原邪教人员教育矫治层面的指导作用

许多邪教教主善于以个体合理的生理或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堂而皇之宣称自己编造的歪理邪说可以帮助信徒实现这些人生目标,吸引普通人加入其组织。

一是利用个体追求健康的目标。由于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之中,许多人在生病后由于经济负担或医疗条件受限,无法完全治愈疾病,在有病乱投医的心理下,接触到邪教所谓的“消业”“肉体并不重要”等歪理邪说后开始相信邪教蛊惑。

二是利用个体追求自我实现的目标。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都有不断提升自己,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而邪教组织正是利用个体的这种心理追求,通过夸张的手法将自己美化成可以帮助、引导普通人达成诸如“真善美”“做好人”的修炼目标,甚至实现“圆满”,修成“正果”。许多人就因此误听误信走入歧途,痴迷邪教不能自拔。

三是利用个体寻求群体接纳和尊重的需要。邪教教主或骨干成员利用个体倾向于在群体中获得地位和尊重的心理,让邪教人员们“报团取暖”形成紧密联系,通过语言和行为的频繁互动,让邪教人员都能感受到虚假的“归属感”和“尊重感”。

针对以上三点,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可从以下三点入手:

(1)立足原邪教人员追求健康的需求,引导其对疾病形成科学认识。一方面,从科学角度分析、讲解人体生理机制和疾病产生的原因,结合案例剖析邪教言论的谬误,缓解焦虑和心理压力,帮助信徒重建科学的健康观;另一方面,在生活中关心关注原邪教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定期测量身体指标,身体遇异常情况及时送医,使其亲身体会到现代医疗保障体系的效用,满足其追求身体健康的生理和心理诉求。在实际工作中以此为切入点,结合实际情况,逐渐动摇信徒对邪教的信念。

(2)立足原邪教人员追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引导其树立正向的人生价值观。开展以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宣讲古代先贤、革命先烈、改革先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等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引导原邪教人员重新树立积极阳光的人生价值观,将人生目标从追求“天国”“圆满”重新变成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可的人生目标。并在此过程中,教育引导原邪教人员认识到“人生的美丽并不在于终点,而在于沿途的风景”,只要为了崇高的理想奋斗,就是一种自我实现,自我圆满。

(3)立足原邪教人员追求社会交往与受人尊重的需求,引导其寻找获得归属感的正确途径。原邪教人员长期处在邪教组织的严密控制下,与正常人交往的机会较少,社交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在矫治过程中,教育人员与帮教人员要秉持耐心、恒心、细心与爱心,通过“聊家常”的方式,消除原邪教人员的抵触心理,拉近心理距离,恢复其正常的社交功能。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关注每个人的表现并给予鼓励和共情,让原邪教人员体会到他人的关注和尊重,激发其积极接受教育的心理动力。

四、总结与展望

积极心理学以其关注个体内在积极力量,强调挖掘、利用积极因素,激发个体发展潜力的鲜明特征,弥补了传统心理学过于关注消极特征的不足,为邪教预防、矫治工作提供新思路、新视角。笔者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聚焦于激发、利用个体的积极特质或心理需求,为邪教社会预防、原邪教人员矫治工作提供思路借鉴。本文提出的方法多立足于心理层面,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仍需进一步探索如何与其他举措相结合,形成反邪教工作的完整体系。

来源:中国反邪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