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常言道:养儿防老不如养闺女,这话现在越来越多人信了。可我要说的这个邻居阿姨,却用15年时间证明了一个真理:养儿不防老,也要把儿子当宝。
常言道:养儿防老不如养闺女,这话现在越来越多人信了。可我要说的这个邻居阿姨,却用15年时间证明了一个真理:养儿不防老,也要把儿子当宝。
我是张大明,县供电局退休职工,今年58岁。住在县城新建的锦绣华府小区,平日里除了跟老伴去广场舞,就是在楼下棋牌室和退休的老伙计们搓麻将。
说起我们这个小区,还真有个让人既敬佩又心酸的事。楼下住着个姓刘的退休女教师,52岁,老伴早年出车祸走了,一个人把儿子拉扯大。
那是去年腊月的事。当时我正躺在沙发上看新闻联播,老伴突然喊我:“老张,你快下来,刘老师晕倒了!”
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下楼,就看到刘老师躺在楼道里,脸色煞白。路过的几个邻居正手忙脚乱地打120。
幸好送医及时,检查说是贫血加劳累过度。可让我纳闷的是,刘老师住院那会儿,总是偷偷摸摸地跑到医院走廊上打电话。
有一回,我去医院送饭,无意中听到她在走廊里说话:“小江啊,妈这边挺好的,你别担心。对了,这个月的钱我准时打过去了,你查查看收到没有?”
小江是她儿子,在深圳搞IT,听说收入不错。我纳闷,儿子条件这么好,怎么还要她这个做妈的往外打钱?
这事勾起了我的好奇心。通过老伴打听才知道,原来刘老师这些年一直过着省吃俭用的日子。她从不买新衣服,夏天的衬衫都是补了又补。每天早上4点就起来,到早市卖水饺赚外快。
最让人心疼的是,15年来,她每个月雷打不动地给儿子打1000块钱。就算是自己生病住院,也不肯耽误这笔钱的转账。
要说这事还真有个转折。去年夏天,刘老师查出尿毒症。医生说必须马上住院治疗,可她死活不肯,说是要等月初工资发了再说。
后来还是邻居们凑份子帮她垫付了住院费。可没想到,她第一件事不是配药打针,而是拿着手机转账给儿子。
那天晚上,我听见隔壁房间有人在抽泣。推门一看,是刘老师在偷偷擦眼泪。她说:“大明哥,你说我这样对不对?我知道小江现在挣得多,不差这点钱。可我这个当妈的,总想着能帮就帮一把。”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大早,刘老师的儿子和儿媳妇突然从深圳赶了回来。
原来是医院的护士看不下去,偷偷给小江打了电话。小江回来后,看到母亲瘦得脱了形,当场就跪在病床前痛哭起来。
儿媳妇翻出婆婆的存折一看,15年来每月转账的记录整整齐齐,可余额却从没超过5000元。再一看医院的诊断书,她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妈,对不起,我们不知道……”
后来我才知道,这些年小江在深圳买了大房子,一家人过得挺滋润。可他万万没想到,母亲的退休工资和摆摊的收入,有一半都默默打给了他。
现在小江调回了县城工作,儿媳妇也辞了工作专门在家照顾婆婆。刘老师的病情慢慢好转,整个人也胖了一圈。
昨天我在楼下又碰到刘老师,她正推着买菜的小车往家走。看到我,她笑着说:“大明哥,你说我这个傻妈妈是不是白忙活了这些年?”
我说不出话来,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
都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孝顺,可谁又能知道,在他们光鲜亮丽的背后,或许还有个像刘老师这样,默默付出的母亲?那些视频网站上传的豪车大房,又有多少是建立在父母节衣缩食的基础上?
这不,前两天我在医院又遇到刘老师。她正在做透析,儿媳妇跪在病床前给她捶腿。我听见儿媳妇小声说:“妈,您放心,这辈子我和小江一定会好好孝顺您。”
人们常说,儿子大了就不认娘。可我觉得,不是儿子不认娘,而是有些事情,不到生死关头,儿女们还真看不透。
来源:猛猛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