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素有“食姜如命”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姜的身价可以跟人参相媲美,大姜的作用多不胜数。
中国素有“食姜如命”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姜的身价可以跟人参相媲美,大姜的作用多不胜数。
尤其是东北大姜在大江南北都颇受喜爱,东北大姜之所以如此受欢迎,离不开种植者的精心照料。
种姜要注意很多细节,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怎样将母姜播前处理妥当,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更好的保障播前姜母处理妥当呢?
种姜又有怎样的大学问?
大姜的种植过程中,挑选出优质的母姜是第一步,然而不同地区对于母姜的选择各有不同,因而市场需求也各有不同。
总得来说,母姜有分疏苗肉姜与密苗片姜,根据名字我们就能很容易看出这两者之间的差别。
疏苗肉姜的特点是种植时疏苗,每亩地种植1000到1500株大姜,由此可见疏苗肉姜所种植的间距较大,有利于大姜生长发育。
密苗片姜则是相反,也属于片姜种植,每亩地密植4000到6000株大姜,相较于疏苗肉姜,间距较小。
优质的种质才能培育出优质的大姜,种质主要包括丰产性、稳定性、抗病性及抗逆性等。
丰产性就是在相同条件下,有较高的产量。
而稳定性则是同一种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要有较稳定的产量。
抗病性就是大姜能够抵挡住病害,对于一名合格的种植者来说,选择高抗病性的种质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最后就是抗逆性,这项指标指的是大姜能够抵挡不良环境影响,比如干旱、高温、湿度等。
所以优质的母姜必须要具备这四项指标,这样选好的母姜,才能够小种出优质的大姜。
大姜在播前处理时,需要考虑当地环境、气候以及市场需求。
首先,我们要全面清洁母姜,以确保苗茎、芽薹等去无存留。
不同品种之间,尤以南方早熟品种为主,通常应先将大块母姜切成小块,利用物理方法通风干燥,一次晒干后,再用塑料袋包装存储。
北方多地则不同,往往会先将沟刨除泥土,顶端和假茎肋部泥土也要去除,然后将选好的母姜剪去根皮,用30%过氧乙酸涂抹去污菌,然后将浸泡过二氧化氯消毒液的大姜冲洗一遍后再进行催芽处理。
待消毒后,可以用300-400倍液对其喷洒一次消毒液,以杀灭病菌和细菌等害物。
在晒姜时,不同品种要求的晒法也有所区别,北方多地应该将晴天和阴天晾晒时间放在一致性上,这样才能更好提高出芽率和 germination 质量。
北方晚熟品通常应晒5-6天,中熟品种4-5天即可,而早熟品种更是只需要晾晒2-3天即可。
涂抹消毒液后30-40天可进行去皮焖炒处理。
然后就是一系列处理过程中的一个个细节问题,这些细节我们总结出一个步骤清单,用来警示我们之后所要加以注意:
1.清洗;
2.晒姜;
3.挑选;
4.困姜;
5.切枝;
6.催芽;
7.老姜。
每一项都息息相关,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清洗是整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在切枝前就要将其清洗干净,因为如果不清洗,在切断后母姜内部会进入一些病菌,这样就会影响母姜的成活率与生长情况,所以清洗非常重要。
晒姜则是为了催发芽芽,当芽发出后,与豆子的褐色皮一起去掉,这样能提高成活率。
挑选也是非常的重要,选好的完好母块放在2℃左右的温度中15天,让其达到最佳成活状态为止,非常有必要。
困姜也不可忽略,是将选好的母块放进温70℃-90℃的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再取出用来催芽,可提高生长率和傲涨速度。
切枝主要是为了保持每块头上的芽要保持2-3个芽,其余的芽要切掉,这样能使养分集中供养给存有芽的那一处,有利于大蒜更好的成长。
催芽则是在存储过程中将温度和湿度分别控制在15℃-25℃和80%-90%,将其平铺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每隔一定时间还需翻动一次。
老姜则是指及时使用处理隔年母块的方法进行催芽,以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同样如此,也能保证老捡不过多而贻误了新蒜。
适合播种的母姜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可以根据每一个芽薹算,一般来说每个芽薹适合100-200克,每薹个体上面有明显分化现象就可以播种,适量4-6个芽薹就能考虑移植了。
过大的薹容易阻碍发育且吸收养分小,不利于生长,而这里比较适合播种大小大约为50克比较合适。
50克 的薹自重适中,无论是分化还是吸收能力上都不会显得过小或者过大,发育良好能够产生很多农作物,所以50克是黄金标准。
而且50克薹如果结合跌落高地这样的特殊行情来考虑的话,会给扬州地区带来一个更高档次的大市场。
其他地区也会被50克薹所吸引,同样会迎来市场高峰期,并且这种标准也受到全国多个地方认可,不难看出50克薹将来会成为行业标杆,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大蒜生长的重要因素有很多,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符合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这一经济因素,搞清楚这些,咱们再回头完善自己的技术,就能提升产量和质量了。
来源:野生大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