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委会绝不姑息!一则重磅消息爆出,这次轮到美国被踢出群了

360影视 2025-01-27 21:28 2

摘要:在国际体育的大舞台上,原本各项赛事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国运动员也都在为了荣誉而拼搏。然而,一则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体育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加州山火未熄,2034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的命运如今似乎也被放在火上烤。而这一切,都源于美国和

在国际体育的大舞台上,原本各项赛事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国运动员也都在为了荣誉而拼搏。然而,一则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体育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加州山火未熄,2034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的命运如今似乎也被放在火上烤。而这一切,都源于美国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之间的一场激烈冲突。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日前证实,由于美国拖欠2024年会费,从2025年1月1日起其代表丧失执委资格 。WADA在一份给记者的邮件中表示,根据《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章程》第6.6条,未缴会费国家(地区)的代表没有加入理事会或者执委会的资格。“因此,上一年未缴纳会费的国家(地区)的代表将自动失去其理事会或者执委会席位。”美国欠缴2024年会费362.5万美元(1美元约合7.33元人民币),而WADA2025年总预算为5750万美元。目前WADA官方网站执委会名单尚未更新,此前执委会中来自美国的代表为美国白宫国家禁毒政策办公室主任拉胡尔·古普塔。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大会(资料图)

上观新闻报道,美国反兴奋剂机构(USADA)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偏袒中国”为由,扣留了360万美元会费,令全球反兴奋剂工作遭受资金压力。这一争端的起源,要追溯到几年前的一起事件。2021年4月,23名中国运动员在全国游泳锦标赛期间,因食品污染导致兴奋剂检测结果呈阳性。事件发生以后,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及时主动地向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和世界泳联通报了此事。最终,经过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和世界泳联的审查,判定涉事运动员无过错、无疏忽,没有任何违规行为,不按兴奋剂违规处理。

然而,美国却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持续质疑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处理此事的公正性。在三年后的巴黎奥运会开幕之际,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再次利用举报和媒体途径,要求对包括汪顺、张雨霏在内的11名参加奥运会的中国游泳运动员禁赛。面对美国的指责,WADA对此事发起独立调查。2024年9月,瑞士独立检察官科迪尔在WADA执委会会议上提交最终调查报告认为,WADA对中国游泳运动员所涉案件的处理没有偏颇。但美国依旧不依不饶,甚至以此为借口拒绝缴纳会费。

美国反兴奋剂机构(USADA)(资料图)

美国在反兴奋剂问题上,一直奉行着“双重标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反兴奋剂机构致力于公平竞技,对运动员进行监督的功能,美国反兴奋剂机构(USADA),是一个政治背景浓厚的反兴奋剂组织,由美国政府资助并由美国国会监督,多位官员与美国政府、国会关系极为密切,在美国政坛中有着相当的影响力。这个机构的主要功能似乎不是对本国运动员进行严格监督,而是对其他国家的运动员进行监督,甚至栽赃污蔑,而对本国运动员,则是网开一面,极尽袒护之能事。

据媒体报道,2023年,USADA仅仅对3011名运动员进行了7773例检查,执行检查的数量远远低于其他国家。近几十年来,美国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例子却非常多,而美国却总是寻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美国“自行车之王”阿姆斯特朗自1999年起6次被指控服用兴奋剂,都在本人抵赖和他人包庇下侥幸过关。2005年8月退役后,其1999年参加环法赛留下的血样最终被查出使用了兴奋剂。2016年,俄罗斯黑客机构曝光了来自世界反兴奋剂组织的数据。在当年的里约奥运会中,美国队有超过70%的游泳运动员和74%的田径运动员报告为病人,用药豁免权允许这些运动员合法地使用兴奋剂。

美国运动员吉尔·罗伯茨(资料图)

美国运动员吉尔·罗伯茨曾获里约奥运会4x400米接力金牌,2017年他以和女友接吻导致兴奋剂阳性为由,得到了USADA的“赦免”。2024年3月,美国奥运田径代表队选手埃里扬·奈顿被查出呈类固醇(群勃龙)阳性,USADA宣称奈顿是由于食用了受污染的肉类引起的,不予处罚。2024年4月,美国田径选手阿尔德里奇·拜利查出雄激素受体调节剂奥司他林阳性,USADA认定是由于运动员使用的氯丁橡胶大腿压缩袖受到了污染。

在美国,兴奋剂甚至已经成了一门生意。迄今为止世界体育史上最大的兴奋剂丑闻——旧金山巴尔科实验室丑闻,就是在美国发生的。2003年,该实验室被揭露出以化学家阿诺德为研发带头人,向至少27位明星运动员提供专业兴奋剂,并直接将兴奋剂研发当作主业。该实验室涉及的兴奋剂种类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人类生长激素、莫达非尼、睾酮素、四氢孕三烯酮等等。

先进的兴奋剂研发技术,使得美国往往能逃避现有的兴奋剂检查。就像去年巴黎奥运会美国游泳运动员在比赛后均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脸部皮肤变成紫色。多数网友认为,美国队之所以集体“紫薯脸”,可能与服用违禁药物有关。但到目前为止,这还只是个猜测,这一秘密恐怕还要等几年后才能大白于天下。

而对于USADA的无理质疑,中国运动员已经以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好的答案。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接受兴奋剂检测的频次是所有队伍中最高的。但是,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运动员没有出现一次检测异常,有力地捍卫住了中国体育的形象。

美国与WADA的矛盾并非一朝一夕。美国一直试图建立一个与WADA并列甚至凌驾于其上的“平行世界”,一意推行自己的单边“治外法权”,试图成为世界反兴奋剂的“执法者”。2020年生效的美国《罗琴科夫反兴奋剂法》,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一法案规定,美国可以对参加各种国际赛事的外国运动员实施“长臂管辖”。只要是有美国运动员参加的国际大赛、有美国经营业务的企业赞助的赛事,以及在美国有转播权的比赛,如果发现外国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美国就可以对违反者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没收财产等。这权力比WADA还大,却完全无视国际规则和其他国家的权益。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举行新闻发布会(资料图)

美国还屡次通过“扣钱”方式干预国际组织。自从WADA创立以来,美国一直是最大的会费缴纳国,此次拒缴的会费金额约占WADA年度预算的6%。此前,美国也曾多次威胁拒缴会费,意在推进自身的议程。美国国会、美国反兴奋剂机构(USADA)等还反复指责WADA“缺乏透明度”,要求对其进行独立审计,试图以此来打压WADA的权威。

此次美国被WADA取消代表资格,不仅仅是其自身在国际体育反兴奋剂领域地位的丧失,更可能对2034年盐湖城冬奥会产生重大影响。国际奥委会要求美国犹他州盐湖城作为冬奥会举办方,要“尊重WADA的最高权威”,但美国与WADA持续不断的矛盾让相关人士担心盐湖城冬奥会会受到影响。如果美国不能妥善处理与WADA的关系,那么盐湖城冬奥会的筹备和举办都可能面临重重困难,甚至可能失去举办权。

美国在反兴奋剂问题上的种种行径,严重破坏了国际体育的公平秩序。它的“双重标准”做法,让世界看到了其虚伪的一面。体育本应是纯粹的,是各国运动员展示实力和风采的舞台,不应该被政治和利益所玷污。美国这种为了自身利益,不惜破坏全球反兴奋剂体系的行为,理应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国际体育需要的是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需要各国共同遵守规则,携手维护。而不是像美国这样,妄图凭借自身的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实力,来操控国际体育事务。希望美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回到遵守国际规则的道路上来,为国际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是成为破坏者。否则,它将在国际体育舞台上越来越孤立,最终自食恶果 。

来源:兵味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