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围城》中有句经典台词:“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在人际关系中,这句话同样适用。许多人误以为亲戚关系天然比朋友更可靠、更亲密,但现实往往相反。亲情虽然是血缘维系的纽带,但在利益面前,并不比普通人际关系更牢固,甚至有时更复杂、更难以处理。
——成年人的社交智慧:面对亲戚,装傻哭穷才是上策
《围城》中有句经典台词:“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在人际关系中,这句话同样适用。许多人误以为亲戚关系天然比朋友更可靠、更亲密,但现实往往相反。亲情虽然是血缘维系的纽带,但在利益面前,并不比普通人际关系更牢固,甚至有时更复杂、更难以处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你日子艰难时,亲戚未必会帮你,但当你日子好了,他们却纷纷找上门来,借钱、求人办事、搭关系,甚至动辄道德绑架。这时,你的亲戚并不是因为爱你才来找你,而是因为你的存在对他们有了利用价值。
因此,成年人的社交智慧在于——千万不要向亲戚暴露自己很有钱或者很有能耐,装傻哭穷,才能远离无穷无尽的麻烦和嫉妒。
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曾指出:“人性中最普遍的弱点之一就是贪婪。”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贪婪在亲戚关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借钱不还:当亲戚知道你经济宽裕,他们会以各种理由找你借钱:买房、买车、孩子上学、投资创业……然而,借钱容易还钱难,甚至有些人根本就没打算还。求人办事:如果你有一定社会地位或资源,亲戚们会开始求你帮忙找工作、推荐学校、安排医院专家号,甚至让你替他们“摆平”麻烦事。而最大的坑在于——拒绝就会得罪人,帮忙却吃力不讨好。
你不帮,他觉得你冷血无情,不顾亲情;你帮了,下次还有更多要求,甚至一旦你不帮了,他觉得你势利眼、变了、看不起他们。这正是“亲戚提款机”效应,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
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曾说:“人们总是能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幸,却无法忍受别人的好运。”
很多亲戚嘴上说着希望你过得好,但实际上并不希望你过得比他好。特别是当你显露出财富或能力的优势,你的成功可能会引发嫉妒,甚至导致亲戚之间的矛盾和诋毁。
有人开始挑你的毛病,说你“发达了就看不起人”;有人暗地里散播谣言,说你的钱来路不正;甚至有人当面刁难你,故意让你难堪,试图把你“拉回原点”。嫉妒心理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不会因为你的谦逊而消失,反而会因为你的成功而加剧。正如《圣经》中所说:“嫉妒是骨中的朽坏。” 因此,低调、隐忍、藏锋,是在亲戚圈子里生存的智慧。
在中国文化中,亲情被赋予了极高的道德意义,很多人擅长利用“亲情债”进行道德绑架。
“我们是一家人,你不帮我谁帮?”“你有钱了,不帮帮弟弟妹妹,良心不会痛吗?”“你小时候你三姨奶还抱过你呢,现在一点忙都不帮?”道德绑架的本质是:他们认为你的财富或能力应该“共享”,但你的努力和奋斗却不值一提。 于是,你成了亲情债务的承担者,他们成了理直气壮的索取者。
但请记住,成年人的世界,亲情不是单方面的索取,而应该是平等互助的关系。 过度的道德绑架,最终只会让你心力交瘁。
在亲戚面前,千万不要显露自己的财富。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收入模糊化:“最近行情不好,勉强能维持生计。”抱怨生活成本高:“现在房贷、车贷压力大,存款也没多少。”避免过度炫耀:不在亲戚面前谈论房产、投资、奢侈消费。人际交往中的“财不露白”原则,在亲戚关系中尤其适用。
当亲戚找你帮忙时,可以这样应对:
工作推荐:“我这边也竞争激烈,不太好安排,还是自己努力比较稳妥。”投资借钱:“我自己资金也不宽裕,现在风险太大,不敢投。”人情关系:“这事我也不太熟,可能帮不上什么忙。”在心理学上,建立边界感是维护健康人际关系的关键。
拒绝无理要求:“我能力有限,实在帮不上。”婉拒道德绑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我也不是万能的。”避免无谓的情感消耗,减少与过于功利的亲戚接触。《韩非子》中说:“利莫大于治人,害莫大于被人治。” 在复杂的亲戚关系中,如何让自己不被消耗、不被利用,是一种社交智慧。
在亲戚面前,适当装傻哭穷,不是虚伪,而是一种保护自己、避免麻烦的方式。低调做人、藏锋不露,既能维系亲情,又能避免吃力不讨好。
真正的亲情,不是建立在金钱和利用之上,而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和理解之上。远离亲戚的“吸血”模式,才能过上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来源:狼窝一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