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第一个女留学生,也是首个毕业于国外大学的中国女性,被奉为中美大豆之间的桥梁,也是在美国尝试推广大豆第一人。
我国第一个女留学生,也是首个毕业于国外大学的中国女性,被奉为中美大豆之间的桥梁,也是在美国尝试推广大豆第一人。
改写美国对大豆的认识,被美国人奉为“大豆之母”,至今位列《纽约时报》影响力人物标签。
她到底有何魅力,令其在美国被追捧百年?
身高不到155,体重不足90斤,精通中英日法四国语言,从来见人便是一身鲜艳的中式旗袍,从不穿西装,却是百年来令美国赞叹的中国女性。
我国第一个女留学生金韵梅。
可以不夸张的讲,便是因为金韵梅令美国认识了“中国起司”。
追溯金韵梅讲解中国豆制品的历史,可以回到1904年,那是金韵梅第一次向纽约媒体公开呼吁用中国的酱油和豆腐等豆类制品,来增加人体蛋白质的摄入来源。
听来匪夷所思,却是“救”了美国。
金韵梅与美国的渊源颇深,2岁半的年纪父母相继患病去世,随后被一对美国传教士夫妇收养,也是由此1869年,不过5岁的金韵梅跟随养父母回到美国开始接受启蒙教育。
接连的周转,从美国一路到日本开办诊所,金韵梅成为一名医护工作者,而也是在金韵梅进入大学第二年,美国政府颁布《排华法案》的关系,使得金韵梅成为首个在美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国女性,也成为我国第一个留学的女学生。
从治疗学到药理学,1908年金韵梅回到祖国开办护士学校,成为我国第一所官办女医学堂的校长。
甚至在兴办北洋女医学堂期间,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亲自写信给到袁世凯为其提供帮助。
那又是如何牵扯上“中美大豆桥梁”一说?
实际搜集大豆在美国传入的史实,最早也在19世纪50年代,不过美国人对大豆的认识尤其匪浅,认为大豆只是“肥料和饲料”,即使作为盘儿菜也是上不得台面的菜品,或者作为不显眼的配菜。
且基本用来榨取用油,极少数会用来进食。
而找到金韵梅,一来是其作为在美首个毕业女学生的身份显眼,另外便是因为美国对中国人能够用“大豆替代肉类”作为蛋白质十分好奇。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军参战后食品供给不足愈发明显,补给战士的营养便成为关键。
美国人的好奇,对中国大豆的发展,也便“压”在金韵梅之身,也令美国人惊叹,中国人竟然利用豆腐,领先了时代五十年!
为给予金韵梅最大支持,美国农业部亲自将投入豆制品发酵研究项目,授予这位中国人。
在彼时年代,美国此举终是罕见。
实际,在金韵梅求学回到中国期间,便向各地了解大豆和豆制品的生产过程,1902年便多次撰文发表演讲,向美国民众介绍大豆食品在中国饮食中的地位。
不过经由美国农业部1904年任命后,金韵梅不自觉担起“中美桥梁”角色。
从了解豆制品生产到和当地政府与农户洽谈,将大豆出口到协约国,另外在美国农业部实验室研究大豆制成的食物,开始令美国人惊叹“中国起司”,更是将中国豆腐称之为是“中国奶酪”。
突破中西文化之外,从豆芽、豆腐、腐乳、臭豆腐等豆类制品开始在美国传播,甚至后来被美国不少州认为“吃豆腐”是过上流行生活的方式。
传播的愈发广泛,豆制品可以上桌成为美味佳肴,中国豆制品“冲击”着美国主流,金韵梅的名字开始在美国所流行。
不过,除去传播我国的大豆技术,金韵梅也开始张罗学习美国的先进技术,彼时美国先进的棉花种植技术,经由个金韵梅这个传播窗口,却是令两国互惠互利。
只是相较于美国棉花技术传入中国,美国人始终惊叹于中国大豆的实力。
连带着,金韵梅的地位在美国愈发高尚,可以说,一部分“真实中国”的影子,便是从金韵梅身上影射。
1904年公开向美国媒体介绍中国大豆之际,金韵梅便不止一次阐述中国人对“和平”的理解。
为何金韵梅受到美国欢迎,除去其在接受美国教育之外,她是正统的中国人,又先后在中国和日本生活,其一人之身,终是融汇太多特点,加上美国农业部亲自任命的标签。
金韵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便极为受到关注,而其于1904年10月在美国波士顿参与的世界和平会,金韵梅便是公举的十七名副主席之一。
她发言不卑不亢,感谢于西方人带来先进知识的同时,也谴责西方国家的贪婪和野蛮,并告诉到西方“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
赞叹于独属于中国的东方文化,不卑于西方文化的劣势,高举东方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和非物质主义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缺失,从而帮助实现世界和平。
可以说,彼时的金韵梅发言终是大胆,却也令彼时的美国大众开始重新感受东方形象,而这场演讲,被奉为最欢迎的一场。
而后便承担起中美大豆桥梁的角色,1917年再度专门回到中国,研究豆制品的制作工艺。
而那间金韵梅创办的医学堂便是如今的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20年,金韵梅再次从美国回到中国后,便一直在北京生活,独身一人,回忆起家庭,金韵梅并非幸运,幼年丧亲,中年离异,晚年丧子。
所以晚年去到孤儿院做义工便成为金韵梅最开心的事。
1934年2月,因患肺炎,该年次月,金韵梅去世,享年70岁,临终唯一的愿望便是将自己的全部钱财捐给燕京大学,希望更多的孩子有学可读,其遗体至今保存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而那个承担起中美大豆桥梁的女子,又当如何惊叹于如今的美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豆生产国。
这个被美国人奉为“大豆之母”的女性,百年过去,至今在美国是段传奇。
参考资料:
用“豆腐”领先美国社会五十年,中国医生让大豆从饲料“逆袭”——文汇报
首位赴美求学的中国女性:一百多年前,她将大豆介绍给美国——澎湃新闻
金韵梅:“最古老帝国走出的新女性”——环球人物网
来源:大国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