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诀云:人来之势,务要审查。足踢头前,拳打膊下。侧身进步,伏身起发。足来提膝,拳来肘拨。顺来横击,横来捧压;左来右接,右来左迎。远便上手,近便用肘;远便足踢,近便加膝。
陈长兴大家都知道吧?陈氏太极拳比较出名的前辈。他写过一篇名为《用武要言》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
要诀云:人来之势,务要审查。足踢头前,拳打膊下。侧身进步,伏身起发。足来提膝,拳来肘拨。顺来横击,横来捧压;左来右接,右来左迎。远便上手,近便用肘;远便足踢,近便加膝。陈长兴《用武要言》节选
看完我沉默良久……其中“侧身进步,伏身起发”不正是拳击(比如泰森)的经典动作吗?!还有,“足来提膝,拳来肘拨”以及“远便足踢,近便加膝”,不正是泰拳(比如播求)的招牌形象吗?!这些被我们严格区分的西洋拳种,怎么跟拳论的描述一模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那些西洋拳手个个训练得精壮有力,而这边打太极的却极少见到有相仿训练痕迹的,擂台实战更是没法说。难道太极拳金蝉脱壳,化身为各类西洋格斗术继续存在,只留下一副空壳在她的发源地?
至少现状的确如此。我们的太极拳只剩下套路,外加一点推手。推手是什么?如果你玩过,应该知道它只是一种在零距离(双臂互贴)、相对慢速(不脱手,无击打)的情况下,互相感知劲力、维持自身平衡并破坏对方平衡的训练方式,跟陈长兴《用武要言》里所指的“用武”,完全不是一回事。
如此看来,我们现在打的太极拳,真的顶多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当然也很好,但离所谓的“武”,还有十万八千里呢!西洋拳没那么多虚幻的名头,他们扎扎实实根据对抗需要,一点一滴地完善身体素质和技术,而我们却更喜欢沉溺于一些完全不实际的“幻术”。
我们总觉得太极拳里有妙招,有西洋拳难以匹敌的地方,却看不到在实际对抗时,哪怕一个躲闪,都需要各种综合的千锤百炼才能实现。我们被投机取巧的“大师”蒙蔽了双眼,困住了手脚!可太极拳原来明明不是这样的呀!
太极拳前辈的这些实战要诀,已经清清楚楚告诉我们对抗范式。而这些范式,哪个不需要身体素质的支持?每天摸空气就只谈健身,千万别提武术。若有心致力于太极拳实战,我看是少不了跟西洋拳好好学一学了。
来源:欢快麻酱EJg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