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受损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关系

360影视 2025-01-27 03:05 2

摘要:近期一项研究表明,空腹血糖受损(IFG)是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M)的危险因素之一。IFG对糖尿病的影响强于对其他心脏代谢性疾病的影响,且IFG对CMM的影响因性别而异。本文第一作者为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内分泌二科郭智慧,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何庆教

原创 国际糖尿病 国际糖尿病idiabetes

导语:

近期一项研究表明,空腹血糖受损(IFG)是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M)的危险因素之一。IFG对糖尿病的影响强于对其他心脏代谢性疾病的影响,且IFG对CMM的影响因性别而异。本文第一作者为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内分泌二科郭智慧,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何庆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宋振强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CMM的患病率正在迅速上升。CMM是指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心血管代谢疾病(CMD),如心肌梗死、卒中和糖尿病。CMM患者比单一CMD患者或健康人群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更短的预期寿命以及更高的医疗成本。然而,由于CMM患者通常被排除在临床试验之外,对其危险因素的了解仍然有限。

糖脂代谢紊乱是CMD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患病率持续上升,而作为糖尿病前期状态,IFG的患病率也呈快速上升趋势。衰老、男性、高血压、超重/肥胖和高脂血症是IFG的风险因素,也是公认的心血管疾病(CVD)风险因素。在上述因素影响下,升高的空腹血糖(FBG)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氧化应激、血管内皮损伤和炎症水平,从而进一步增加CVD风险。

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IFG与上述疾病之间的关联,而关于IFG与CMM关联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旨在探讨IFG与中国人群CMM之间的关联。

本研究纳入参加开滦研究健康检查(2006年、2008年、2010年)中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史的119 368名受试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参与者被分为正常FBG组(

结果显示,在13.94年中位随访期间,共发生2432例CMM新发事件,其中正常FBG组1807例,IFG组625例,发生率分别为1.66%(1807/108970)和6.01%(625/10398)。IFG组CMM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FBG组(log-rank检验,P

在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与正常FBG组相比,IFG组的CMM风险比(HR)为2.83(95%CI:2.58~3.10),糖尿病的HR为3.43(95%CI:3.30~3.55),心肌梗死的HR为1.25(95%CI:1.13~1.37),缺血性卒中的HR为1.16(95%CI:1.07~1.25),出血性卒中的HR为1.06(95%CI:0.88~1.27)。与正常FBG组相比,IFG组男性CMM的HR为2.73(95%CI:2.48~3.02),女性CMM的HR为3.86(95%CI:2.92~5.09)。

图1. 根据空腹血糖分类的CMM累积发生率的Kaplan-Meier曲线

本研究首次报道了IFG与CMM风险之间的关联。与正常FBG相比,IFG增加了183%的CMM风险,并且这种风险的增加呈剂量-反应关系。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的FBG,CMM风险增加57%。即使调整混杂因素后,这种风险仍然存在。此外,使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IFG诊断标准的结果与使用WHO标准的结果相似。研究还显示,IFG在影响CMM方面具有不同的临床表型,其中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最大。IFG组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FBG组的3.43倍,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的HR值为1.81。该研究中对糖尿病的诊断无法区分分型,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的95%,另考虑到研究中参与者的年龄范围,这里主要指2型糖尿病。

综上可见,识别和量化IFG对预防CMM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意义。通过关注IFG与正常FBG之间的差异,可以更好地监测CMM高风险人群。结果也表明,与男性相比,IFG在女性人群中更大程度地增加了CMM风险,对IFG人群尤其女性进行早期干预(如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不仅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还可以降低CVD的发病率,从而提高干预效果。未来应进一步探讨IFG对CMM影响的潜在机制,并开发针对IFG人群的CMM预防策略。

第一作者

郭智慧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

内分泌二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青少年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急救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

唐山市医学会肥胖与代谢病分会委员

唐山市糖尿病防治协会委员

毕业于华北理工大学,从事内分泌与代谢病工作10余年,擅长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糖尿病及并发症、骨质疏松等代谢性疾病的诊治。获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持并参与省市级科研立项4项;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CDPP、BPROAD);发表SCI、核心论文10余篇。

通讯作者

何庆

医学博士、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博士后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垂体学组 委员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罕见病学组 委员

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考试临床专家委员会 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糖尿病分会 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副会长

天津市糖尿病防治协会 常务理事

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分会 委员

参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自然科学三等奖各一次

主持天津市科委重点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天津市二十一世纪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项

参编学术著作六部

已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110余篇

宋振强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天津医科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原副院长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糖尿病足诊疗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天津市糖尿病学会常委

天津市健康教育巡讲专家

荣获“天津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参考文献:Guo Z, Wu S, Zheng M, et al. Association of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with cardiometabolic multimorbidity: The Kailuan study. J Diabetes Investig.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4, 2024. doi:10.1111/jdi.14316

来源:营养和医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