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物种感染的致命细菌,人类免疫系统的万年持久战

360影视 2025-02-02 15:34 2

摘要:在传染病的历史中,牛是天花和麻疹的来源之一,鸟类传播了流感和伤寒,黑猩猩携带艾滋病病毒,而蝙蝠更是被视作众多病毒的源头,似乎动物身上的病原体常常会侵袭人类。

提到传染病,人们往往会认为这是动物带给人类的威胁。

在传染病的历史中,牛是天花和麻疹的来源之一,鸟类传播了流感和伤寒,黑猩猩携带艾滋病病毒,而蝙蝠更是被视作众多病毒的源头,似乎动物身上的病原体常常会侵袭人类。

那么反过来,人类身上的病原体是否会对其他动物造成危害呢?答案是肯定的,其中结核分枝杆菌就是这样一种能影响其他动物的病原体。

结核分枝杆菌在人类病原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抗生素发明之前,它所引发的疾病是综合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而且在短短几万年时间里,它从人类这一最初宿主迅速传播到其他动物体内。

先是传播到人类驯养的牛、羊、猪、猫、狗等家畜家禽身上,随后又扩散到野外的鹿、鼬、狮、虎、狼等野生动物身上,其传播范围广泛,甚至连水中的海豹以及没有肺的鱼类都未能幸免。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没有任何一类动物能够演化出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特效免疫能力。以猕猴为例,它们在感染肺结核后,死亡率近乎100%。

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机制十分特殊。一般来说,能够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体极为罕见,因为空气传播的感染路径面临诸多挑战。即使微生物能够穿透鼻腔的过滤体系,躲过气管的黏液防御,成功抵达肺部,也会遭遇免疫系统的攻击。

肺部存在大量巨噬细胞,它们在肺部不断巡逻,一旦发现不属于身体内部的物质,就会进行吞噬,并尝试对其进行分析。如果巨噬细胞无法识别吞噬的物质,就会释放细胞因子,召集其他免疫细胞共同分析。

免疫系统分工明确,各有专长,一旦病原体的身份被识别,相关信息就会被迅速传递给免疫系统的指挥中心,随后免疫系统会派遣具有针对性的免疫细胞,对疑似感染区域进行全面查杀。即使微生物具有强大的生存能力,免疫系统也有应对之策,它会招来成纤维细胞等,在感染区域周围构建纤维组织防御工事,形成囊肿,将病原体包围起来,使其因缺乏营养而死亡。

但是结核分枝杆菌却能突破免疫系统的防线。当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肺部后,同样会被巨噬细胞发现并吞噬。如果患者的免疫力较弱,且病菌在被吞噬时已经大量繁殖,病菌就会释放强力干扰信号,使巨噬细胞不仅无法消化它们,反而为其提供营养,让病菌在巨噬细胞内繁殖。病菌进一步影响巨噬细胞,使其向免疫系统发出错误信号,促使免疫系统在感染区域形成囊肿,而这恰恰是结核分枝杆菌计划的关键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免疫细胞聚集,结核分枝杆菌趁机操纵巨噬细胞,吸引更多巨噬细胞前来支援。它们还会识别出体内更容易被操控的巨噬细胞,并针对性地进行召唤,利用巨噬细胞分享病原体的机制感染新的巨噬细胞。随着被操控的巨噬细胞数量增加,它们能够干扰囊肿的正常建设过程,导致形成的囊肿存在许多破洞,这些破洞使得巨噬细胞可以自由进出。

原本用于困住病原体的囊肿,反而成为了结核分枝杆菌的繁殖据点,它们既能在其中安全繁殖,又能随时扩散出去。由于这种特殊的囊肿形成方式,该病菌被命名为结核分枝杆菌。

巨噬细胞在体内的移动特性,为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它们随着巨噬细胞在肺部四处扩散,导致肺部形成大量特殊囊肿,使得肺部组织纤维化,影响呼吸功能,患者会频繁咳嗽,将含有病菌的痰液排出体外,形成气溶胶,进而感染其他人。

有时,携带结核分枝杆菌的巨噬细胞会通过肺部伤口进入血管,扩散至全身,引发肺结核、肠结核、骨结核甚至脑结核等多种疾病,这也是没有肺的鱼类也会感染结核病的原因。

令人惊讶的是,在大约3万多年前,结核分枝杆菌几乎对人类和动物没有危害。根据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的祖先可能与今天的卡氏分枝杆菌类似,主要生活在土壤中,以分解腐殖质为生,与传染病似乎没有关联。那么,数万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这些细菌发生了转变呢?这一问题的线索来自另一种严重的传染病——艾滋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医生发现许多艾滋病患者出现类似肺结核的症状,而当时美国几乎已经消灭了肺结核。经过研究,医生们发现这些患者感染的是堪萨斯分枝杆菌,这种细菌同样生活在土壤中,分解腐殖质,与结核分枝杆菌的祖先特征相似。

这些细菌原本以分解腐肉为生,而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当堪萨斯分枝杆菌随着地面扬尘被艾滋病患者吸入肺部后,它们就会在患者体内生存繁殖。类似的情况可能也发生在结核分枝杆菌的祖先身上。

那么,在数万年前,是什么导致早期人类的免疫力普遍下降呢?答案或许隐藏在一块直立人的骨骼化石中。在这块骨骼上,人们发现了许多细小的坑洼,与现代骨结核患者的症状相似,因此这块骨骼化石被认为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结核病证据。

考虑到现实中只有1% - 5%的肺结核患者会发展为骨结核,这块化石背后可能存在一个庞大的远古肺结核患者群体。更重要的是,这块化石的年代距今约50万年前,这一时期正是人类从利用天然火向人工生火转型的阶段,人类与火的接触日益频繁。

2016年,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假说,认为肺结核是火带来的危害。由于人类在几十万年前开始频繁使用火,尤其是在室内用火,不可避免地会吸入大量烟雾。烟雾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有毒物质会严重损害肺部的免疫细胞,使得一些原本无法感染人体的土壤细菌有了在肺部生长繁殖的机会,其中就包括多种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在土壤和水中生存时,由于没有鞭毛,无法自主运动,经常会受到变形虫等单细胞生物的捕食。为了生存,它们合成了多种有毒物质,其中一些物质能够干扰单细胞掠食者的生理功能,使其不仅不再捕食分枝杆菌,还能带着它们移动到其他地方。这些毒素对人体的免疫细胞也有一定影响。

例如,生活在海水中的海洋分枝杆菌,虽然正常情况下不会接触到人体免疫系统,但它们分泌的毒素能够影响某些人类巨噬细胞。当人在海水中受伤时,就有可能感染海洋分枝杆菌,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对于侵染人体的分枝杆菌来说,能够合成更多、更强效的毒素,就能在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下获得更强的生存能力,从而感染更多的人。在数十万年的时间里,人类的免疫系统对分枝杆菌进行了自然选择,最终在大约3万多年前的非洲,一群分枝杆菌彻底转变为真正的病原体。

即便在这个时期,肺结核还不是一种极其凶险的疾病。在非洲,人们发现了一种名为“非洲分枝杆菌”的细菌,它是结核分枝杆菌的近亲,但感染力较弱,一般只能感染老人、儿童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非洲分枝杆菌很可能代表了结核分枝杆菌的早期形态。

巧合的是,距今3万年前,正是人类大规模走出非洲的时期。随着人类的迁徙,结核分枝杆菌也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地。此后不久,大约在距今一万多年前,世界各地的人类开始定居农耕,定居生活不仅增加了人口密度,还使得人类开始大规模饲养家畜,结核分枝杆菌也开始从人类传播到动物身上。

牛成为了第一批被感染的动物之一,因为牛是人类早期唯一一种大量饲养且不轻易宰杀的动物。部分结核分枝杆菌逐渐演化成专门寄生在牛身上的牛分枝杆菌,随后羊、猫、狗等动物也相继感染,甚至偷偷进入人类住所的老鼠也未能幸免,由此衍生出了羊分枝杆菌、田鼠分枝杆菌等不同类型。之后,这些病菌可能通过老鼠传播到野外,成为全球性的传染病。

在最初阶段,这些结核病大多属于人畜共患病。在大约7000多年的时间里,经过多种动物免疫系统的筛选,部分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能力大幅提升,现代意义上的肺结核和结核分枝杆菌由此诞生。

然而结核分枝杆菌的广泛传播也为人类提供了对抗它的机会。感染牛的牛分枝杆菌经过上万年的演化,几乎成为牛专属的传染病菌,对人类的致病能力大幅下降。科学家利用这一特点,对牛分枝杆菌进行处理,研发出了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卡介苗。卡介苗能够让人体免疫系统提前接触到低致病力的结核分枝杆菌,增强对结核病的免疫力。

从上世纪中叶开始,随着卡介苗、抗生素以及结核病特效药如异烟肼和利福平的全球推广,肺结核在许多国家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率大幅下降。但是,作为一种能够在短短几万年间迅速进化的病原体,人类现有的医疗技术可能只是其进化道路上的一个挑战。

在结核分枝杆菌起源的非洲,已经出现了一些能够抵抗卡介苗和特效药的超级病菌。微生物的进化速度极快,肺结核有可能再次卷土重来。这场人类与结核分枝杆菌的对抗,将是一场持续不断的战争。

文本素材来源@芳斯塔芙

来源:贾老师说的不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