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缺乏资金开发新的杀伤性病毒来控制目前正在激增的兔子数量,Albanese政府被指责放弃了这场持续多年的战斗。
//前言//
大自然的生态链是需要维护的,
一旦有一环出了改变,
那么整个生态圈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澳洲多年兔灾没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专家再度警告!
#01:
缺乏新病毒控制
政府放手不管
由于缺乏资金开发新的杀伤性病毒来控制目前正在激增的兔子数量,Albanese政府被指责放弃了这场持续多年的战斗。
长期以来,澳洲一直在与破坏性极强的野兔进行艰苦斗争。
早在1788年,就有第一批兔子跟随着英国舰队来到澳洲,然而它们全部被圈养起来,几乎没有变成野兔的。然而在1859年,英格兰农场主Thomas Austin抵达澳洲时带来了24只穴兔和5只野兔。
就是这一次,让这29只兔子迅速繁衍到100多亿只!占领了澳洲,让澳洲人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兔灾战争。
图片来源:smh.com.au
为了应对野兔数量的激增,澳洲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曾在1950年采取了极端措施——释放兔黏液瘤病毒,这一举措在当时确实大幅削减了兔子数量。
然而,这些适应能力极强的害虫很快便适应了病毒,数量迅速反弹。此后,尽管又引入了多种新病毒进行防控,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
入侵物种委员会宣传主任Jack Gough指出,澳洲一直在投资全国性协调项目,开发针对兔子等害虫的病毒或生物防控措施,但资金却已经用尽。
他强调,没有持续的全国性协调重点来开发针对兔子的下一个突破性生物防控措施,就等于在这场斗争中缴械投降。
专家表示,大约每10年就需要一种新病毒才能保持有效性,因为兔子种群会适应疾病,死亡率随之下降。
图片来源:smh.com.au
然而,澳洲兔子生物防控管道战略的资金在2022年停止,而对脊椎动物害虫遗传生物防控投资计划的财政支持今年也已结束。Albanese政府尚未为开发新病毒所需的持续工作续资。
澳洲农场研究所执行董事Katie McRobert则指出,兔子每年给农业部门造成的损失超过2亿澳元。
#02:
澳洲为何不吃兔?
有人提出将野兔作为食物来解决问题,但专家认为这并不可行。
Jack Gough表示,社区消耗兔子的数量远远不足以对兔子种群产生严重影响,而且创建兔肉产业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生态和经济后果。
图片来源:ABC
肯定有人说,让中国人去,一年就给它消灭完!
没错,在中国是有很多兔子的美食,比如麻辣兔头、冷吃兔、烤兔还有香辣兔肉等等。
但是要知道,官方数据统计中国人一年的兔子消耗量是5亿,这样来看中国人在澳洲兔子不繁衍的情况下,要20年才能干完全部的澳洲野兔,但怎么可能不繁衍呢...
所以说还是得靠正规手段去处理入侵物种带来的麻烦。
加上对澳大利亚人来说,烹饪兔肉的手续太繁琐,他们的人工成本高。
所以让兔肉成为澳洲的常见食物,是一件很难实现的事。
而且,这些野兔的身上可能携带未知病毒,对人体造成伤害更是不可估量。
最后
看来,
想要澳洲的“兔灾”赶紧解决,
只有靠政府了,
看起来政府也不太给力。
来源:城市大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