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拼命跑?出现这4种情况,说明练太猛了

360影视 2025-02-03 09:48 2

摘要:任何事物都有其限度,跑步也不例外。过度运动对身体的伤害不容小觑,它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给身体带来沉重负担。

跑步作为一种广为人知的运动方式,是锻炼身体、维持健康的有效途径。然而,我一直强调:跑步虽好,却不可忽视适量原则。

任何事物都有其限度,跑步也不例外。过度运动对身体的伤害不容小觑,它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给身体带来沉重负担。

跑步并非跑得越多越好,当跑步后出现以下4种情况时,很可能意味着运动量已经过大,此时就应该暂停跑步,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晚上睡不好

正常情况下,坚持跑步所产生的轻微疲劳感能够促进睡眠。可有些人在跑步后却难以入睡,这极有可能是运动过度,导致身体超出负荷,进而影响到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

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时进行运动,身体的压力荷尔蒙水平会升高 30% - 50%,生长素释放肽水平也会上升 20% - 30%,这大大增加了患病风险 ,运动的益处远远低于潜在风险。

有些跑友对自己要求严苛,即便前一晚没睡好,第二天仍坚持完成训练计划。但实际上,如果睡眠时间不足 5 小时,身体状态欠佳,即便勉强进行锻炼,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例如,在一项针对 100 名跑者的实验中,睡眠不足 5 小时的跑者在跑步时的耐力平均下降了 20%,速度也降低了 10% - 15%。所以,如果晚上 12 点还无法入睡,不妨将锻炼时间调整到下午或者第二天。

运动热情不高

大多数跑者是发自内心热爱跑步的,很多人甚至会觉得一天不跑步,就像有件重要的事情没完成。

然而,如果有一天突然莫名感觉身体不适,也不想出门跑步,对跑步的热情骤减,这也可能是运动过度的表现。因为身体疲劳和心理疲劳往往相互关联,过度运动容易削弱跑步的积极性。

有时候,内心的感受最能反映真实情况。当把自己逼得太紧时,身体和心理都在发出信号,提醒我们需要停下来休息。

据调查,在因运动过度而放弃跑步的人群中,有 70% 的人表示是因为失去了跑步的热情,感觉身心俱疲。

跑步后肌肉持续酸痛

如果跑完第二天甚至第三天肌肉仍酸痛,这并非通常的乳酸堆积造成的酸痛,而是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

DOMS 是参与运动的细胞受到轻微损伤的结果,是身体对修复微观受损肌肉的压力反应。

DOMS 通常在高强度跑步或身体活动改变后的第二天出现。比如,长期缺乏运动后突然开始跑步,跑步量突然大幅增加,或是跑步时的落地方式突然从前脚掌改为后脚掌等,都可能引发 DOMS。

即便是有着多年跑步经验的老手,也有可能遭遇 DOMS。一般来说,DOMS 会在 7 天后逐渐消失。但如果在肌肉僵硬酸痛的情况下继续训练,不仅动作容易变形,还会让受损的肌肉更难修复。

有数据显示,在肌肉酸痛时继续跑步,受伤风险会增加 40% - 50%。因此,若因某次锻炼出现持续酸痛,建议休息 1 - 2 天再进行锻炼。

持续疲劳无法恢复

正常情况下,运动产生的疲劳经过一晚的休息和调整,第二天便能恢复如常。但有时会发现,到了第三天、第四天,身体依然感到疲惫,这很可能是之前的训练量过大,身体需要更多时间来恢复。

如果疲劳持续超过一周,就应该及时就医,以排除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比如慢性疲劳综合症。在一项针对长期疲劳跑者的研究中,有 30% 的人被诊断出患有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其中慢性疲劳综合症占比 15%。

当跑步时出现以上情况,建议停止跑步几天,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和休息,恢复能量、愈合伤口。

但需要注意区分 “不能跑” 和 “不想跑”,有时候不想跑步并非是因为这些客观原因,而是自身的 “惰性” 作祟。此时,就需要克服这种惰性,穿上跑鞋,继续锻炼。

你在跑步过程中出现过以上这些情况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感受!

来源:跑步指南

相关推荐